市政施工管理存在的困境与优化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9
/ 2

市政施工管理存在的困境与优化路径

贾方方

济南市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山东省济南市  250004

摘要: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配套基础设施也需要同步完善,而市政工程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直接关乎城市整体正常、高效运行。因此需要高度重视市政工程建设,结合工程特性来选择不同的施工管理模式,依据相应制度和要求规范有序落实到各环节,便于创设高效的施工环境,按部就班地进行施工活动,提升市政工程总体施工成果。基于此,本文将对市政施工管理存在的困境与优化路径进行分析。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工程管理

1 市政工程施工的特点

1.1 影响因素众多

在工程建设中,会存在诸如人为、机械材料、施工技术等不确定因素。而市政工程由于涉及面广,更容易受到来自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不确定因素不仅给施工带来了直接的影响,也对工程进度及质量控制造成影响。其中,人为因素包括领导层、技术管理人员以及一线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一旦人员责任心缺失或专业技术水平差,就会导致施工管理工作效果大打折扣;机械材料因素是指应用于施工的材料与机械,材料质量不达标,施工机械老旧、性能不佳,都会给施工管理造成阻碍,进一步导致工程质量存在问题;施工技术因素包括在施工期间对各项规范及标准的执行情况,技术标准不达标也会导致工程质量不佳。

1.2 受拆迁及政治因素影响大

市政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常常会涉及拆迁,不可避免地会给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带来影响。而且在拆迁过程中,部分居民出于个人情感或者不满意补偿方案等原因而不愿拆迁,甚至会阻挠工程建设。这些问题都会给市政工程的施工带来影响。另外,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市政工程通常带有政治性质,代表了地方政府的形象,其施工过程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

2 市政施工管理存在的困境

2.1 建设图纸不合理

工程施工图对整个市政工程的具有指示性作用,施工前必须合理制定,对于施工图是否经过论证对质量也至关重要。审查施工方案是工程建设前的重要的环节,必须确保按照技术和标准制定施工方案,并对费用进行预算。在项目建设中,很多部门没有意识到施工图的重要性,审查工作形式主义严重,导致无法发现施工图中的问题。市政工程施工中使用施工图,在市政建设中难以消除实际施工存在的问题,给工程留下了很大的隐患。一些单位为了降低成本,许多部门允许一些非专业公司检查建筑计划。由于人员缺乏专业性,在审计中无法发现施工中的问题。因此,导致市政工程建设计划缺乏保障,建设质量更难保证。

2.2 忽视市政工程施工质量

由于一些市政工程工期相对较短:为了施工兼顾工期,管理层组织工人不停地施工。为了完成工程施工工作,通常将进度放在第一位,质量放在第二位。在用工短缺的时期,聘请了不具备施工技能的人员,影响了市政工程建设的效果。

3 市政施工管理优化路径

3.1 加强图纸会审和技术管理

要落实图纸会审制度。设计图纸是施工的依据,在进场施工之前要对图纸进行严格的审查核对,重点是查看图纸是否存在错误、与现场实际情况有无偏差、图纸中的施工方法是否具有可行性。在施工过程中还要做好技术管理工作,在此阶段,要求管理人员能够详细掌握设计图纸及现场的施工情况,明确技术要点、施工方法及要求,从而促进施工质量提高。

3.2 加强对市政工程的监管力度

鉴于监督单位在市政工程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除了需要高素质技术的施工队伍外,监督管理也是质量管理的重要的方面。监理单位要重视在市政工程质量管理中的重要性,根据实际情况选拔管理人员,监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对潜在风险和质量问题及时整改,并基于实际情况问题采取补救措施。尤其是建设中的诸多隐蔽工程,需要注意二次监理及验收,提高监理人员的职业道德,保证在工程建设中的监理规范性作用,以此来做好各个环节的质量监理工作。为规范市政工程市场环境,加强施工单位的诚信建设,避免各类施工质量问题,必须加强对相关施工企业的法制教育和质量诚信管理。同时,在市场准入、项目实施和诚信评估中,形成完善的监督约束机制,营造诚信利好、失信惩戒的氛围。根据合同和项目期间的质量安全情况,对信用进行评价,并结合对正常行为的评价,形成信用等级和信用评分。

3.3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为实施市政工程施工的全面控制,提高施工质量,必须保证每一道工序的效果。为此,需要基于市政工程建设特点,建立质量监督体系,在管理体系实施中,控制员工的工作行为,严格按照设计流程控制质量。由于通常的市政工程建设投资金额大,社会影响大。应建立质量管理责任制,将质量的客观责任转移到相关负责人和各级人员,以避免公共投资损失。在施工方与监理方签订委托书的过程中,明确各自的责任和利益。施工方赋予监理一定的权力,使其独立管理和控制市政工程质量,主动承担责任。项目经理对工程质量负责,编制保证计划,项目总工程师、质量管理人员等,要确保质量责任明确。建设部门严格执行考核、奖惩等机制,发挥市政工程质量管理的积极性,引导管理人员将高新技术理念融入质量管理实践,确保质量管理过程的可操作性创新动力。不断完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管理模式满足市政工程质量要求。在市政工程建设中,只有拥有完善的管理体系,才能保证工程的建设质量。建设部门应优化质量管理体系,规范市政工程施工过程,确保施工质量满足建设需求。因此,应提高管理意识,建立动态的质量管理系统,不定期对工程建筑质量进行评估,确保工程施工的实时性。对市政工程质量进行有效管理,确保工程质量符合项目建设要求。在工程中,以项目经理的质量责任体系,项目经理是质量管控的第一责任人,工程师是技术负责人,各项目部有质量职能,建立质量组织,并合理地优化资源配置,将质量管控贯穿于市政工程项目全过程,要求每一道工序都能得到全面的质量控制。通过高质量的质量管理过程,确保了市政工程项目的高效完成。明确质量岗位职责,进行定性统计分析,了解质量动态管理各环节,全面监控各分项施工质量。

3.4 加强前期准备工作

在市政工程施工前,结合设计方案来合理配备施工材料、机械设备以及人力资源。市场调查来选择性价比较高的施工材料,并对材料供应商资质进行审核,审核通过的方可建立合作关系,保证材料供应连续性。机械设备可以依据施工需要购买或租赁,综合考量各环节施工需要,配备完善的机械设备,并且在施工前对设备运行情况检修和维护,保证机械设备后期正常运行,支持施工活动高效、连续进行。依据各环节施工要求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组建一支高素质队伍,满足施工需要。在此基础上,积极改善传统的管理理念,引入时代前沿元素如BIM系统来推动施工管理模式创新优化,并通过市场化运作模式来有机整合施工管理工作,在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同时,为工程项目经济效益提升做出更大的贡献。

4 结束语

总的说来,市政工程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工程项目,应同步优化改进,推动施工管理工作创新优化,在完善健全、合理的制度体系基础上,强化管理人员综合素养。基于此类方式,对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环境优化改良,制定合理的措施对施工活动全方位监管和把控,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便于打造高质量的市政工程。

参考文献:

[1]傅胜.市政施工管理存在的困境与优化路径[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9):168.DOI:10.16141/j.cnki.1671-8089.2019.09.156.

[2]刘小琴.市政施工管理存在的困境与优化路径[J].四川水泥,2018(07):180.

[3]张伟宗.市政施工管理存在的困境与优化路径[J].建材与装饰,2018(16):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