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斥者社会排斥的诱因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4
/ 3

排斥者社会排斥的诱因研究

焦志彬

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  天津 300387

摘要:研究发现,不同诱因下引发的社会排斥对排斥者的影响并不完全相同。本文对前人研究进行梳理,总结出排斥行为对排斥者的影响,归纳社会排斥行为的主要诱因,比较不同研究结果之间的差异成因,并对未来该领域研究进行展望,以期对后续研究者能够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社会排斥 排斥者 诱因

1 引言

社会排斥(social exclusion)是指由于被某一社会团体或他人所排斥或拒绝,且个体的归属需求和关系需求受到阻碍的现象和过程[1]。社会排斥有多种表现形式,如排斥、拒绝、孤立、无视等。社会排斥事件广泛存在于职场、校园甚至是家庭中。有研究表明,我们每天大约会排斥他人一次,一生中,我们平均排斥他人25000次。

研究发现,个体在经历过社会排斥后,其睡眠状况、压力知觉、抑郁水平、主观幸福感、工作绩效等都受到影响,而且,个体自杀及进行暴力行为的可能性也会增加,进而影响社会政治、经济的稳步发展[2]。大量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排斥事件对被排斥者消极影响上,很少探究社会排斥事件的原因及对排斥者的影响。社会排斥作为一个多方互动的社会现象,仅仅只是对被排斥者进行研究,并不利于对社会排斥事件的深入理解。因此,本研究将深入探讨排斥事件对排斥者的影响。

2 社会排斥对排斥者的影响

社会排斥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无痛的人际决定,对于排斥者来说排斥他人也是一段不愉快的经历。当我们对他人实施排斥行为以后,通常会感受到抑郁、愧疚以及羞愧,并且比被排斥者失去更多人性化的特点。

2.1引发负性情绪

实验室研究中的强迫性排斥行为,通常会引发排斥者的负性情绪。尽管对于排斥者来说,排斥行为是极具代价的,但是通常会对整个群体带来一些积极的影响。例如,当排斥对群体没有贡献的个体时,会促进群体内合作水平。在经济游戏中,对群体贡献较小的个体通常会更有可能受到排斥[3]。因此,社会排斥对群体的作用不容忽视。

2.2产生社会疼痛

社会排斥对排斥者的影响也受到被排斥者特质的调节,当个体排斥对群体贡献较小的个体时,排斥者社会疼痛水平会显著低于排斥有突出贡献个体时的特痛水平。排斥者的疼痛程度受到被排斥者贡献的影响,当被排斥者对群体或个人贡献增大时,排斥者受到的社会疼痛程度会显著增加,而当贡献减少时,排斥者社会疼痛程度会显著减小[4]

2.3增加自我损耗

排斥事件会导致排斥者产生更强的自我损耗,建立新的社交关系的动机减弱,而且报告更高的恐惧程度。基于自我决定理论,对他人进行排斥会使排斥者自尊减少,与他人联系被阻断以及引发消极情绪,排斥者感到疼痛是由于自主需要(对个人行为的掌控感)受到威胁,归属感会降低[5]。无论排斥行为是否有正当理由,排斥者都会由于心理需要满足感降低而导致心理健康水平降低。

3 排斥者产生排斥行为的诱因

排斥者作为社会排斥事件的发起者,是社会排斥事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排斥者的暂时性心理状态或目的,通常也可以成为社会排斥事件的诱因。诱因是指能引起动物和人产生某种行为的刺激或情境。通常把直接推动行为的内部原因称为动机,把引起行为的外部原因称为诱因[6]。任何事情都不会无端发生,对于排斥者来说,社会排斥事件的诱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嫉妒

嫉妒是一种对嫉妒者与被嫉妒者双方都有显著影响的社会情绪。嫉妒通常发生在个体渴望拥有其他人的某种优良特质及能力或希望他人失去自身原本具备的某一优势的情况下。嫉妒对人际关系的影响通常是消极的,会使个体远离嫉妒来源或者对被嫉妒个体做出伤害行为,从而降低个体受挫感[7]

在职场中完成具有创造性工作的过程,高创造力个体通常会对组织做出更加突出的贡献,因此也会获得更多的资源,从而为同事嫉妒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已有研究表明,职场排斥拥有像攻击行为一样的作用,可以使被排斥者感到社会疼痛使其产生社会死亡感,从而影响个体工作满意度、主观幸福感以及工作绩效,排斥者通常使用社会排斥的手段达到弥补个体与优秀员工之间的差距的目的[8]。因此,在嫉妒的诱使下,社会排斥似乎成为一个很好的帮助个体达成目的的工具。Mao(2021)等人基于社会对照理论对高创造力工作环境下,同事嫉妒与职场排斥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证明了嫉妒对职场排斥的诱发作用。

3.2同伴压力

社会生活中,我们常常身不由己,大量的行为并不是出于自身意愿,而是迫于同事、父母、领导等个体的压力。这种压力可以迫使我们对陌生个体实施物理或心理伤害,并且这种现象在社会排斥事件中也极为普遍,尤其是在女生群体中。Legate(2013)等人利用网络掷球范式测量了迫于主试压力而实施的排斥行为对排斥者的影响。该范式中,实验者要求被试与假被试(被试认为其他玩家是真被试)完成网络掷球任务,与普通网络掷球任务不同的是,该任务中主试要求被试排斥特定玩家(不能把球传给某一被试或少把球传给某一被试)。结果发现,相比于控制组,被迫排斥组产生了更强的排斥行为,被试听取主试意见,并未将球传给特定被试

[9]

3.3 利益威胁

研究发现,排斥行为是用来惩罚给集体带来负担的个体或不善于合作的个体,以及投机取巧的个体的手段。现有研究者普遍认可排斥行为的这种工具性概念。但是,现实生活中的排斥行为并不总是伴随着不适宜行为,并且这种排斥的伴随性概念并不能够很好的解释排斥行为为什么在日常生活中如此普遍[12]。Fairlamb(2020)等人利用协调博弈范式与囚徒困境范式,对排斥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者发现,在没有工具性动机的情况下,个体为了获取最多的利益,排斥行为也会发生。有研究表明,个体更倾向于将对群体利益作为选择排斥目标的准则,同时也会参考被排斥者对自身的利益,当二者冲突时,更倾向于选择群体利益为标准[7]。同时,当群体利益受到威胁时,为了维护群体利益,社会排斥行为也会发生。也有研究表明,投票者对社会福利的态度在做出政治决定的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3.4违反群体准则

无论是人类还是其他生物种群中,总是会出现个别不利于群体和谐发展的个体。而社会排斥通过增加群体成员遵守社会准则以及提高合作动机,提高族群凝聚力,从而保证族群健康延续。为了维护族群利益,对族群生存具有消极影响的个体会被知觉为负担个体,从而诱发社会排斥行为。如今,我们的社会仍然在使用制度性放逐手段(判刑)惩罚违反规则的个体[10]。日常生活中,具有不文明行为的个体也容易成为被排斥的对象,比如,随地吐痰个体也更容易受到其他人的唾弃甚至是厌恶,也更容易成为社会排斥的目标。

3.4 排斥者自尊水平

在社会排斥对排斥者产生影响的过程中,排斥者个人特质也会调节这些影响。例如自尊。自尊是个体对自己被接受程度、自我价值、自我韧性的评估。个体通常倾向于积极的评价自我,例如认为自己很有价值。自尊可以被分为高、低两个水平,高水平自尊通常对个体心理健康水平、自我效能感、自我表达、社会适应能力具有积极影响。低自尊个体通常具有较低的自信、较高的攻击倾向、并且在与人交往初期不易被接纳[11]

3.5 被排斥者的个性特质

被排斥者作为社会排斥事件的主要承担者,其特质对社会排斥事件的诱发作用不容忽视。根据受害者沉淀理论,个体通常不会随机的对他人实施侵害行为,而是针对具有某一特点的个体实施侵害行为。研究者发现,某些特质是引发排斥行为的重要诱因。Coplan(2019)等人对现实生活中不同个体遭受社会排斥程度进行分析,发现不同个体经历社会排斥频率存在显著差异,为上述观点提供了有力证据。也有研究表明一些不受人喜爱的人格特质及行为(例如侵犯行为、过于敏感、不诚信等)通常会使其成为职场上潜在的被排斥者。因此,在社会排斥事件中,个人特质的诱发作用不容忽视[2]

4 未来研究展望

4.1 加强社会排斥事件中对排斥者神经机制的探讨

已有研究已经对排斥事件中被排斥者神经机制进行了详细且深入的探讨,但对于排斥者神经机制的研究却较为浅显。众所周知,个体的行为、情绪情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个体神经基础的调节,如果我们想要深入了解社会排斥的根本成因,对排斥者排斥过程中神经机制的了解是不可或缺的。

4.2 对不同诱因引发的排斥行为进行区分

许多研究已经证实,不同诱因引发的排斥行为对排斥者的影响有时是存在显著差异的。如果我们忽视这些差异,将不同类型的社会排斥行为混为一谈,那么对该行为的研究结果势必会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未来研究应该注重不同诱因下排斥行为对排斥者影响的差别,并深入探究引起这些差异的成因,深入剖析社会排斥行为对排斥者的影响。

4.3 在动态社交网络中观察对排斥者的影响

社会排斥事件是一个多方互动的事件,仅孤立的观察其中一方很有可能会导致对社会排斥事件的解释较为片面。通常,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不同的互动结果、模式使得社会排斥事件对各方的影响造成差异,因此我们应重视社会排斥的动态过程中,不同反馈结果对社会排斥事件的影响。

4.4加强对群体内社会排斥事件的研究

在以往的研究中,大多数招募的被试彼此都不认识,在做出排斥抉择的过程中,通常被试只能根据主试给予的少量信息进行抉择,更像是对陌生群体的排斥。而在现实生活中,排斥行为通常发生在群体内,是彼此熟悉的人之间的排斥,因此已有研究的生态效度也许会大打折扣。

参考文献

[1]Williams, K.(2007). Ostracism.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58, 425–452.

[2]Williams, K, Forgas, J, et al.(2005). The social outcast: Ostracism, social exclusion, rejection, and bullying. Psychology Press, 1, 16–23.

[3]Sasaki, T, & Uchida, S.(2013). 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 by social exclusion.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 280, 20122498.

[4]Ren, D, & Evans, A.(2020). Leaving the Loners Alone: Dispositional Preference for Solitude Evokes Ostracism.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07, 168–173.

[5]Nezlek, J, Wesselmann, E ,et al.(2015). Ostracism in everyday life: the effects of ostracism on those who ostracize. 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55, 432–451.

[6]Bastian, B, Jetten, J, et al.(2013). Losing our humanity: The selfdehumanizing consequences of social ostracism.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9, 156–169.

[7]Kim, E, & Glomb, T.(2010). Get smarty pants: Cognitive ability, personality, and victimization.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95,889–901.

[8]Penhaligon, N, Louis, W, & Restubog, S.(2009). Emotional anguish at work: The mediating role of perceived rejection on workgroup mistreatment and affective outcomes.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 14,34–45.

[9]Legate, N, Dehaan, C, et al.(2013). Hurting you hurts me too: the psychological costs of complying with ostracism. Psychol, 24, 583–588.

[10]Nezlek, J, Wesselmann, E, et al.(2015). Ostracism in everyday life: the effects of ostracism on those who ostracize. 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55, 432–451.

[11]Dijker, A, & Koomen, W.(2007). Stigmatization, tolerance and repair: An integrative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f responses to deviance. Netherlands Journal of Psychology, 65, 37–43.

作者简介:焦志彬(1998.3- ),男,汉族,河南新乡人,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2021级硕士研究生,基础心理学专业,研究方向:社会认知(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  天津 30038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