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全胃切除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3
/ 2

胃癌全胃切除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效果分析

郭金玉 ,徐玉茹

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邮编:441200

【摘要】目的:探究胃癌全胃切除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效果。方法:以2021年5月-2022年4月于我院行全胃切除的84例胃癌患者作为此次实验的研究对象,随机均分成甲、乙两组进行对比研究,各行肠外与肠内营养支持和对应护理,比对效果。结果:在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与血红蛋白三项营养指标上,治疗前两组差异不大(P>0.05),但治疗后乙组均显著更高(P<0.05);与此同时,乙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恢复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显著更短(P<0.05)。结论: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各项营养指标,从而在此基础上助力患者得以尽早恢复出院,值得推广。

【关键词】胃癌;全胃切除;肠内营养支持

胃癌为临床常见癌症,通常起源于胃黏膜细胞[1]。现如今,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各类不良饮食习惯与作息习惯越来越多,导致胃癌发病率越来越高。其多发于40岁以上人群,并以男性多见。其在早期并无明显症状,使得多数患者在发现时已经进入到中晚期,从而产生严重危害。对于胃癌患者而言,尤其是晚期胃癌,全胃切除是常用治疗方式。而为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需要积极的为患者提供营养支持,包括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本文便针对此展开了深入研究,旨在探明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干预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84例患者随机分成甲、乙两组进行实验对比研究,其各项资料对比情况如下。男女比例比较:甲组 vs 乙组为23:19 vs 22:20;年龄区间比较:甲组 vs 乙组为40-71岁 vs 41-72岁;平均年龄比较:甲组 vs 乙组为(55.5±0.5)岁 vs (55.5±0.5)岁。两组各项资料比较差异均不大(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甲组:肠外营养支持。首先,针对患者进行肠胃的持续减压,并指导其禁食;其次,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为患者提供营养液,并对患者的口腔与皮肤进行基础护理。

乙组:肠内营养支持。营养支持方式:将营养管置于患者肠吻合口下30cm的位置,术后第一天给予患者200mL肠内营养乳剂与200mL0.9%氯化钠注射液,将其温度控制在38℃-42℃,并积极观察患者的反应表现[2];术后第二天开始增加肠内营养乳剂提供量,具体剂量视患者实际情况而定,但总体不得超过1500mL/d。护理干预方式:①心理疏导:受疾病影响患者负性情绪较多,不利于机体康复,需要对其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包括以温柔亲切的语言多多鼓励患者,为患者介绍成功治疗案例,为患者讲解疾病知识,和为患者提供更多的家庭情感支持等。以此,促使患者保持良好心态,并积极配合护理工作,从而获得良好的营养支持效果。②管道护理:充分做好管道冲洗、消毒与更换工作,如在为患者进行营养液输注前需要对营养管道进行冲洗,并置于温水中浸泡10min,同时对于体外管道需要每天更换。除此之外,还需要做好管道的固定工作,避免管道出现松动、脱落与弯曲的现象[3]。③病况监控: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与胃肠道反应,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保障疗效。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营养指标,包括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与血红蛋白;同时观察比较两组的恢复时间,包括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恢复时间与住院时间。

1.4统计学分析

以spss25.0软件处理数据,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营养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各项营养指标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乙组各项营养指标均显著高于甲组(P<0.05),见表1。

表1营养指标比较[(x±s)g/L]

组别

例数

血清总蛋白

血清白蛋白

血红蛋白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甲组

42

27.55±1.45

30.54±2.22

50.12±2.16

58.46±3.22

102.03±2.11

110.32±2.52

乙组

42

27.35±1.55

35.62±2.85

50.32±2.04

65.84±3.45

101.25±2.39

126.57±3.14

t

-

0.62

5.13

0.58

4.55

0.47

6.35

P

-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2恢复时间比较

乙组恢复时间显著短于甲组(P<0.05),见表2。

表2恢复时间比较(x±s)

组别

例数

肠鸣音恢复时间(h)

肛门排气恢复时间(h)

住院时间(d)

甲组

42

69.55±3.45

72.65±4.12

14.12±2.15

乙组

42

45.25±2.75

51.32±3.22

10.35±0.75

t

-

6.34

5.98

4.78

P

-

<0.05

<0.05

<0.05

3.讨论

对于行全胃切除治疗的胃癌患者而言,由于手术的创伤性非常大,患者机体将长期处于高代谢状态,并且由于患者的术后饮食恢复较慢,将导致患者出现营养不良情况,从而严重影响预后效果。为此,积极为患者提供营养支持治疗是非常必要的。而营养支持分为肠内与肠外,相较于肠外营养支持而言,肠内营养支持更符合人体的生理特点,能够有效维持患者的肠道功能,并促进患者的微循环改善,使得患者在良好的营养状态下尽快康复

[4]。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肠内营养支持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做好相关护理工作,包括心理疏导、管道护理与病况监控等。以此来提升肠内营养支持效果,进一步加速患者的术后康复[5]。本研究显示,乙组各项营养指标显著高于甲组,同时恢复时间显著短于甲组,充分说明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干预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各项营养指标,从而在此基础上助力患者得以尽早恢复出院,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郭瀛.胃癌全胃切除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7,23(26):180-182.

[2]孙岩,徐芳玲,陈云云,等.分析胃癌全胃切除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3):133.

[3]杨静,龙成超.胃癌全胃切除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38):18.

[4]兰芙蓉.胃癌全胃切除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效果观察[J].饮食保健,2018,5(32):116.

[5]米楠.胃癌全胃切除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方法及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25):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