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治理的理论思考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0
/ 2

城市社区治理的理论思考与实践

高雄

上海中建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华中分公司 湖北 武汉 430000

摘要:最近这些年以来,社区逐渐成为社会治理的焦点,社区治理在国家和地方层面都受到广泛的重视。在国家层面,党中央和国务院对社区治理和社区建设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17年制定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这是党中央在新时代对社区治理的最新判断,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社区治理的高度重视。在地方层面,各级政府对社区治理也非常重视。从目前社区治理的实践来看,社区治理还存在着严重的行政化倾向。社区治理的行政化对社区建设产生消极影响,它消减着社区治理的质量,同时也会对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模式造成消极影响。

关键词:城市社区治理;理论思考;实践策略

引言

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微观基础和下沉重心。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可见,社区治理能力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科学、客观的社区治理评价能够准确衡量社区治理水平,从而为观测社区治理水平是否达到预期提供参考。

1社区治理的基本理论

社区治理的理论主要沿用西方的主流的理论。治理-善治理论是社区治理的理论基础,善治是以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来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过程。社会资本理论是揭示社区成员实现互信合作、自我管理的良好社区治理状态的最佳理论。国家-社会理论是研究社区治理的主要视角,国家-社会关系决定了基层权力体系的建构和社区治理模式的构筑。在分析不同国家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社区时,可选用恰当的理论视角展开分析。社区治理的方针从“统治”过度到发展,基层民主理论和公共治理理论在社区治理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基层民主理论认为社区是国家控制、组织管理和个人发展的载体,是培育基层民主、实现民主自治的基本场域。公共治理理论提出以社区为载体在一定范围内,权力部门与社区组织、社区公民共同管理社区公共事务。我国社区的新发展对社区治理提出了新要求,需要在新形势下发展形成中国特色的社区治理理论。

2城市社区治理现状

2.1理念融合不够深入

首先,社区治理的重要理念没有较好地融入到重要的政策文件之中,这是导致社区治理相对停留在传统思维阶段的重要原因。其次,政府对社会建设缺乏足够的重视程度,或者说没有很好地兼顾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之间的平衡关系。从实际情况来看,虽然已经深刻认识到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短板,但无论从政府年度目标的设计来看还是从公共服务的资金投入来看,政府对社会建设的重视程度都有待提高。再次,部分政府工作部门和一些工作人员在思想上对社区治理创新及其手段或方法的运用存在一些误区甚至偏见,需要转变观念。

2.2社会组织发展不够健全

政府不是公共服务供给的唯一主体,还有民营组织、社会组织和居民自治组织,以及个人和市场力量等。社区作为公共服务供给的主要场所,社区治理需要最大限度地调动上述各种力量来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新格局。目前社会组织登记、培育、管理制度初步建立,社会工作事业逐渐起步,持证社工人数偏低,社区治理手段比较单一,社会服务领域缺乏枢纽型社会组织,社会资源比较有限。

3城市社区治理的理论思考与实践策略

3.1树立服务理念,构建服务型社区治理模式

社区治理之所以出现行政化问题,主要原因是政府管理控制方式以及政府运行的压力型体制。只有改变政府的这种管理方式,才能保证社区治理的非行政化。只有地方政府树立服务导向,注重与其他社会治理主体合作,才能促使社区治理去行政化。另一方面,社区也要树立服务理念,加强服务社区居民的意识,为社区居民提供社区服务,把服务型社区作为社区治理的重要目标,这样才能实现社区治理的去行政化。具体而言,在理念上社区干部要树立为居民服务的观念,在行动上要把提供优质社区服务作为主要目标,在结果上要向社区居民负责,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社区治理的行政化,提升社区治理的品质。

3.2建立协作互惠机制,促进信息资源共享

首先,社区治理的信息化改造升级关键在于各方治理主体间信息资源的发掘与共享,信息资源的开放重点在于政府部门,在长期的单一主体管制模式影响下,政府是各类信息资源的最大保有者,其信息资源面向社会的开放程度直接影响着社区治理升级的成效。当前虽然政府信息公开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难以满足社区治理的实际需要,为此政府应进一步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实现有步骤、分对象、分等级的信息公开。其次,对于掌握了大量信息资源的社会组织也应抱持开放的态度,加大对自身信息资源的开放共享,以助力于城市社区治理发展。如淘宝、微信等互联网产品依托数字信息技术而获得了大量的市场信息,政府在推进智慧社区治理中如果可以与这些产品公司加强合作,提高对其掌握信息资源的共享利用效率,则对于社区治理将大有助益。与此同时,政府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促进不同治理主体间信息资源的开放共享,有必要时应设置相关协调机构,建立协作互惠机制,使信息资源的共享在制度保障下实现最佳的状态。最后,应重视信息的安全管理,不断提升安全防卫能力,强化对软硬件设施的维护更新,制定严格的信息管理规范与制度,以最大程度地保障信息在流动过程中不会被泄露或滥用。与此同时应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社区治理需要为宗旨,加大对各类技术工具的设计研发,不断完善对智慧平台体系的打造与建设,如在微博、微信这些基础性的技术工具基础上,社区还应加强对更为智慧化且功能更为丰富的工具的研发,这些工具应广泛覆盖互动娱乐、公交车到站提醒、天气预报、便捷生活、商家信息、社保、医保、共享单车、小额支付等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功能。在技术工具的开发设计中,应立足社区实际,充分考虑社区的人口结构、治理特色等各种因素,所设功能应匹配于服务能力,杜绝形象工程、面子工程,避免华而不实,在细节设计上要突出人性化色彩,尽量照顾到不同人群,如残疾人、老年人等的使用需求,注重实用性与易用性。

3.3运用信息技术建设智慧型社区

创新应用信息技术建设智慧社区,打造更加信息化、智能化的智慧社区。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硬件及智能化、一站式综合服务设备的投入。推进5G网络、人脸识别、物联网传感终端等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推广社区公共设备监控、闭路电视监控、周边报警、小区门禁以及电子巡更等智能系统的应用,打通数据孤岛构建一体化的底层数据平台。建设市级-区级-街道-社区多级联动的信息系统,实现基层数据共享,推动建设深圳统一的社区服务管理平台,实现社区人口管理、安全防范、信息采集、选举投票、智慧管控、居民社交、信息共享等功能。

结语

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完善助推了社区治理体系的重塑与再造,网络对社区治理的介入打破了原有的信息壁垒,为构建多元治理主体体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为社区治理提供了更多创新的技术工具,促进了以居民为主体的社会组织的培育与壮大,激发了居民的自治热情同时也有效提高了社区治理的成效。

参考文献

[1]谢刚.我国推动社区教育与创新社区治理的协同发展研究[J].成人教育,2021,41(9):41-45.

[2]张欣亮,王雯.政务热线改革驱动下超大城市基层敏捷治理研究———以北京市“12345”政务热线为例[J].领导科学,2021(16):46-49.

[3]陈晓春,肖雪.共建共治共享视角下我国社区分类治理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5(4):4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