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治教育路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4
/ 2

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治教育路径分析

孙雨欣

湖北中医药大学 430065

摘要:将法治教育有效地融入我国教育中,能够有效地促进全民法治意识的建设。高校不只是培养人才的场所,还是帮助我国社会教育人才的主要阵地,当代学生就是我国法治建设过程中的重要驱动力。基于此,本文先说明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意义,再对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治教育路径进行分析。

关键词:依法治国;大学生;法治教育

引言: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党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部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是实施依法治国的基础。大学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人群,其法治观念的培养,对我国法治建设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牢固树立全民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意识,为了进一步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将法治教育深度融入大学生活,以此提升法治教育的有效性。

  1. 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意义

  1. 提升大学生的法治素养

随着时代不断地发展与进步,除了要求当代大学生具备专业知识以及实践能力之外,还应该具有比较全面的法律基础知识。现阶段,大学生对我国法律具有一定的认知,但是我们并没有深入地理解,在实际生活中,也欠缺对相关法律的正确应用。基于此,为了增强学生们的法治意识,让我们善于拿起法律的武器,解决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难题[1]。新时期学生需要具有比较高的法治素养,然而,法治教育就是提高当代大学生法治素养的重要渠道。为了能够让大学生更好地抵制住不良的诱惑,正确认识责任感以及信念感,适应我国社会的发展,最大限度地提升法治能力,法治教育意义重大。

  1. 促进依法治校顺利实施

依法治校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涉及学校工作的每个方面,各个高校应该充分结合实际情况,适当地转变管理的理念,最大限度地提升依法行政的水平,从而促进我国高校教育教学发展。依法治校关键在于适当地转变自身的管理形式,提升学校领导、教师以及学生的法律素养,利用法治的观念,进一步严格地指导学校管理,高校根本的任务就是对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优秀人才进行培养。高等学校的法治水平,从而展现出依法治校的实施程度。良好的校风需要学校根据相关法律的章程制度,只有注重法治教育,从而创建出良好的法治氛围,这样一来,才能够顺利实施依法治校,形成稳定的法治校园。

  1. 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治教育路径

  1. 创建法治教育在线沟通平台

学校培养的大学生将来都是直接面向社会的,因此要打破学校教育的单向模式,建立全社会共同关心、协助育人的方式,凝聚社会各方面力量,汇集人才和法治资源,共同培育大学生的法治理念[2]

一是利用互联网,构筑一个宽广的法治网站,让优质的法治教育资源汇集到同一个平台。以高校为主要阵地,将信用度、专业度很高的社会法律机构,引入到高校法治教育体系中来,还有相关政府部门、司法机关、有关企业等都可以加入这个平台,共同构建法治教育大环境,提供高质量法治资源和真实案例。

二是确立有序安全的在线交流系统,高校法治工作部门应主动积极,争取与当地的高级律师事务所、法务部门等社会机构建立友好关系。定期请社会法务人员来学校与大学生交流法治信息,根据学生的需求改进教育方法,分享法治经验和最新法治理念,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来助力大学生法治教育。借助互联网等新媒体来增强普法宣传的影响力和广泛度,在净化网络环境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开辟网络平台,建立专门的法治教育 网站,由专业人员严格管理和更新法治教育内容,还可以与大学生实行在线咨询与答疑解惑,加强针对大学生法治教育问题的宣传[3]

(二)营造民主公平的法治环境

大学校园主要就是学生们实际生活、学习的场所,创建出一个良好的校园法治环境,有助于当代学生们形成法治信仰。高校需要不断地加强依法治校,主要根据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确保教师与学生的合法权益。每一项制度的制定都应该发扬民主、听取学校教师与学生的意见与建议,进一步确保相关制度的科学、合法,取得大部分教师与学生的认同。与此同时,学校需要不断地加强程序的合法性与公开性,譬如,开展申诉以及听证程序等活动,从而保护教师与学生的合法权益。学生们竞选班委以及学生会成员、评优以及奖学金、助学金等,这都是学校落实每一项制度规章,以及学生们参与法治建设的平台,减少人为因素的不当影响,保证程序的公开、公平,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利[4]。此外,学校还需要通过多种多样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充分地体会法律知识的重要性,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程度,这样一来,使学生们更加深刻地掌握以及理解法律,又能够把法律基础知识和实际生活中与法律有关的情况充分结合,与此同时也能够锻炼出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因此,在此基础上,高校需要对教师的素质给予一定的重视,与此同时还应该要求老师实践经验丰富,又或者常年和法律打交道。

结论:综上所述,当代大学生法治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然而,高校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当中最高的层次,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还比较薄弱,因此,高校需要不断地加强对大学生的法治教育,逐步增强大学生的法治思维。

参考文献:

[1]周春晓.习近平法治思想对新时代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意义及实践路径[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24):324-326.

[2]李娅蕾,徐志颖.当前大学生法治教育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探析——以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为例[J].昭通学院学报,2021,43(05):108-112.

[3]李其瑞,古丽巴奴木·吾买尔江.爱国主义价值观融入少数民族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内涵与路径[J].民族教育研究,2021,32(03):72-77.DOI:10.15946/j.cnki.1001-7178.2021.03.011.

[4]朱军.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学生法治教育的科学内涵与现实意义[J].文教资料,2021(08):111-113.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