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产业融合背景下的古村落景观规划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30
/ 2

新兴产业融合背景下的古村落景观规划设计

邵悦雯

南京奥美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210000

摘要:旅游文化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当中的一个重要的产业类型,随着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文化产业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除了产业自身之外,同时也与其它不同产业之间或产业内部形成了相互渗透和交融的新局面,最终朝着一体化的方向迈进。在这样的背景下,新兴产业融合成为了旅游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古村落是我国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历史文化产物,在新兴产业融合背景下,应当对古村落景观开展更为科学的规划设计,实现对历史文化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利用。

关键词:新兴产业融合;古村落;景观;规划设计


前言:古村落是在古代时期遗留下来的自然村落,在漫长的发展历史当中,凝聚了较高的经济、美学、文化、历史价值。村落环境是对农村生活环境质量的体现,通过对村落环境的研究,能够促进村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和乡村村容村貌的改善。不同的村落具有不同的历史人文、经济发展、气候条件、地理环境等因素,因而村落自然空间中,往往蕴含着独特的历史脉络和人文特点,展现出了不同的发展水平和风土人情。在古村落景观规划中,这些都是至关重要。

一、新兴产业融合在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体现

在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当中,很多新兴产业融合都得以体现。包括健康养生产业、文化体验产业、生态旅游产业、乡村旅游产业等,带动了旅游文化产业的良好发展。古村落环境清幽、气候宜人,没有工业化污染的影响,非常适合健康养生,因此可以与健康养生产业融合发展[1]。古村落蕴含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度挖掘古村落的文化内涵,使其与文化体验产业融合发展。古村落工业化水平较低,没有环境污染,生态环境十分理想,能符合人们亲近自然的需求,因此与生态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前景较好。古村落作为乡村的一种,生活节奏缓慢,舒适宁静宜人,受到广大城市居民的喜爱,因此可实现与乡村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二、登封市大金店镇袁桥古村的基本概况介绍

(一)地理区位

大金店镇袁桥古村的位置与登封市城区距离约为8km,与少林寺景区的距离约为20km。村落的主要地形地貌为丘陵山区,住户约有300余户,人口约为2000人左右。村落中林地面积、耕地面积均接近千亩,属于典型的传统北方古村落。

(二)人文概况

袁桥古村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至今已有近6000年的历史。村内的袁桥古村遗址在明朝时期十分辉煌,村落中的古建筑群落、古树名木都有较高的历史文物研究价值。同时登封市一大的会址也在村落中,还有千亩农业园,都具有比较浓厚的袁桥代表性特点。袁桥古村是豫西地区农业文化、历史文化、红色文化保护发展最好的村落,很多原始生态村落布局至今仍然得到保留。

(三)自然条件

袁桥古村的位置在河南省登封市颈内,气候性质为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4.2℃、日照时间2297h。村落四季分明,具有较大的相对温差,最高和最低气温分别是40.5℃、-15.1℃。同时降水较少,年平均降水量为614mm。村落前侧为颖水河,后侧为少室山,西侧边界穿插S323省道、G207国道。村落背侧集中了大部分的居民建筑群,西侧、南侧以山林和农田为主。村中保存较多具有当地特色的风水乔木,如老樟木、古柏树等。

(四)历史建筑

在村落发展当中,传统历史感的建筑的发展脉络受到了有意或无意的打破,在村落发展当中,新旧村落建筑并没有形成良好的融合,差异性比较明显。很多现有建筑特点与一般农村建筑差异较小,主要是底层或一层的传统砖混结构,主要建造材料包括红砖、黏土、石灰泥、水泥等。村落中遗留了很多古建筑,包括四合院、祠堂、古城墙、碉楼等。在闲暇时,周边村民会聚集在此开展一些文化娱乐活动。

(五)景观现状

袁桥古村现有的景观比较多样,包括了古城墙、古槐树、古桥、古院落、植物资源、街道小巷等。原古村落为椭圆形,周长750m,古城墙分别设置了西南、东北、东南三个寨门。村落中的古槐树,据说是明朝时期袁氏先祖带领族人移民定居于此后缩种植,树龄约有五六百年。古桥称为袁桥,是由于颍河阻挡去路而修建。村落民居院落高低起伏,通常包括2-3个庭院。房子和墙体结构均以石头为主,屋顶以木头为主。庭院墙壁使用了不同尺寸的石头,简洁庄重。村落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槐树林、梧桐林、竹林都具有特色。村内主要为石头街道,样式规则。

三、新产业融合背景下袁桥古村景观规划设计的构思策略

(一)设计构思

在设计构思上,考虑到袁桥古村原始布局较好,在规划设计中,要对原始生态加以尊重和保护。主要的设计构思为,将古村落尽量保留,另外建设新村落,做到顺势理脉、科学布局,同时注重保护开发、活化民俗。将古村落保持原有状态,现代建筑也进行仿古改造[2]。按照新农村建设标准建设新村落,将旧村村民迁移安置,一方面满足村民现代化生活需求,另一方面能保护古村落生态格局。景观空间布局内容对原有景观资源充分利用,合理划分功能区。对古代建筑及城墙加以保护,达到合理村落结构,对古代民居进行复建。尽量保留传统民俗活动,并进行展示和创新。

(二)设计策略

在具体的设计策略上,需要将生态景观放在首位,同时结合文化资源,注重系统性和总体性的协调兼顾。以当地文化为基础,构建田园特色空间。将旅游项目作为优势内容,积极推进产业持续和周边的旅游资源实现共享,达到大区协同发展的目标。要做好长远的规划,采取分期建设的原则,确保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在古村落景观规划设计中,必须重视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信息的完整,体现出文化价值差异,以促进旅游业发展。运用古村落特有的文化特点,构建特色化的旅游空间项目。在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中,对村落景观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保证良好的协调发展,提升村落的旅游吸引力。

四、新产业融合背景下袁桥古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具体实践

(一)功能分区规划设计

以田园风光规划要求,结合地理文化特点,对袁桥古村进行了不同功能区的划分,如图1。在村落西侧公园休闲区,作为村落次入口和游客集散地。村落北侧区域改造为商业街区,增加网红拍照、餐饮、售卖等设备设施,形成一体化商业街区。中心居民区融合商住两用房,改造为古建筑场景设施,对当地特色文化保护传承。主入口北侧设置服务中心去,提供导游及游览咨询服务。设置养老中心区,采取“互联网+”技术,构建医养结合养老体系。设置健身中心区,配置各种各样文体设施和场馆,促进健身文化发展。设置文化遗址区,探索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和古村落文化。设置种植观光区,让游客体验乡村特有风景。

62bd60c8165fc_html_83491f8f74c208da.jpg

图1 袁桥古村整体规划

(二)核心景点规划设计

核心景点主要包括了公园休闲区、中心居住区、种植观光区。其中,公园休闲区设置在古村落西北侧,景观连接水系,在区域建设中,增加乡村旅游及农业文化,促进了乡村发展和区域优势的提升。中心居住区在村内中央设置,为村民主要分布区域。对基础设施进行完善,改造村容村貌,建设改造旅游产业,部分庭院改造为小型民俗展馆、民俗、酒吧,形成旅游业态。将旅游产业和农业产业进行融合,推广核桃、红薯、梨等当地特色农副产品。实现农业及旅游业良好互动,建设农业休闲旅游示范项目。种植观光区在古村落四周分布,多种植当地特色农产品,开展科学化种植体验、农业采摘活动,实现农业、旅游业的产业融合[3]

(三)水系景观规划设计

水系景观在袁桥古村规划设计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通过科学引导规划,形成完整的水系景观。村落水源发源地为古城外的湖泊,以水景连接村落内重要景观节点,将整个水系规划盘活。借助风水文化元素,设置上水格局,构建“上善若水任方圆”的形态。通过地表溪流、地下暗河完善水系景观,提高景观结构及水系的完整性和协调性。打造不同的亲水景观,如溪流、湖泊、瀑布、河流等,做出合理规划。将建筑和水系进行结合,形成庭内水乡、分流压力、整体水环的形式,增加亲水性,同时构建亲水性建筑景观。

(四)植物配置规划设计

在植物配置规划设计当中,首要任务是对原有植被的妥善保护。对袁桥古村现有的各类植物,包括大量原有乔灌草植被,以及各种古树名木等,都要做好系统的保护和登记。在此基础上,遵循适地适树的基本原则,在景观观赏性相对较低的区域,适当补充合理的植被类型。对乡土植被进行增加,使原生态植被景观及植物多样性得到保护和优化。

(五)特色项目规划设计

规划设计特色乡土田园类项目,以河流自然景观及村落现有景观为基础,对水系景观资源加以改善。村落周围种植时令花卉和树木,营造古老传统生态村庄的模式。对农业资源加以利用,在不同节气和季节,提供不同的农业生产劳动活动体验,体会传统农业文化。营造特色的文化旅游空间。利用周边建筑及古祠堂,扩建历史文化博物馆,对老人儿童活动中心设施进行改善,与周边地区实现文化和谐。将当地的宗教文化、寺庙文化、武术文化进行整合,打造体验式文化旅游产业。加大力度对非遗项目进行传承保护创新,利用丰富的非物质文化已产资源,打造独特的非遗文化品牌。与周围景区协同发展,如摘星楼景区、少林寺景区等,形成联动效应,构建少林寺武术文化、古代禅文化、古风村落的综合性文化旅游项目。

五、结论

我国拥有数千年的发展历史,遗留了很多古村落的历史文化产物。这些古村落拥有丰富的文化历史资源,非常适合旅游产业的开发和发展。而在古村落景观的规划设计当中,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特色资源,以新兴产业融合为背景,在不同产业之间找到共通点,实现良好的协调发展,进而带动古村落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洪清萍.乡村振兴背景下耕读文化创新性景观设计研究——以景德镇市进坑村为例[J].美与时代:创意(上),2021,22(11):103-104.

[2]张莘荣.乡村振兴背景下古村落调研与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衡阳市沙井湾村为例[J].农业与技术,2021,41(16):143-146.

[3]苏醒.美丽乡村建设下的古村落田园风光景观规划设计——以登封市大金店镇袁桥古村为例[J].绿色科技,2021,23(19):12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