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30
/ 2

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探讨 车慧 湖州市吴兴区东林镇公共事业服务中心 浙江省湖州市 313021


摘要:近年来,中国对水利工程的投入越来越大,工程建设加速发展,但水利工程管理体系尚不健全,建设与管理未能实现有效平衡、同步发展。目前,很多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管理基本遵循传统模式,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经验论,不能有效应用信息化技术,或是对信息化技术信任程度不够,对水利工程管理的整体质量和效率造成一定影响。文章旨在分析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演进过程,探讨如何一步步实现现代化管理,促进工程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保障水利工程的正常运用,充分发挥工程效益。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措施

1现代化管理的意义和内涵

水资源的需求量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升而逐年增加,传统的水利工程管理手段已经不能够适应现代的发展需求。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能够有效的对中国已开发的水利工程以及水域和水源进行有效的保护和改善,以适应社会发展趋势,为城市化建设和社会稳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确保新时期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和项目管理的有序发展。通过高效、现代化的管理,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并且能够及时准确地观察到水利工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给予解决。利用高质量的管理方式充分发掘水利工程在农业发展、居民用水、气候调节等方面的作用,能够有效的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发展。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的内涵是指水利部门依据相关法律与行业标准,通过引进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优化工程质量,应用数字化和信息技术融合的管理手段,赋能数据的整合和归纳,便于深入了解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践行安全、经济、实用等管理理念,通过使水利工程管理注重工程回报、社会效益和生态改善,提高水利工程整体运行水平,促进水利工程管理科学、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2现代化管理演进过程

2.1常态化管理阶段

常态化管理即是将管理化作日常,对管理的各个环节,按照固定时间、频次实施。如堤防工程管理,每天进行堤防巡查、堤防保洁,每月进行草皮护坡养护(草皮非生长期除外)等等,通过常态化管理措施,保障工程安全有效运行,同时美化工程外观形象,是实现现代化管理的基础。

2.2规范化管理阶段

规范化管理是对管理的各个环节,明确管理对象和管理方法,就是从常态化管理中提炼出水利工程管理所必须的内容,并将其以固定的形式表现出来,形成一套日常操作实施细则或是日常考核标准。具体如堤防检查,即明确检查对象是堤身、堤顶、护堤地等,检查内容包括堤防保洁情况,是否发现堤防裂缝、雨淋沟、管理范围违章等,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如何处理等一整套规范流程。规范化管理不是独一的,如水利工程检查、维修、养护、运行,养护机械操作等等,是在不断的运行管理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对象设计相应的规范流程。而当管理的各个环节均实现规范流程管理,则达到规范化管理阶段。

2.3精细化管理阶段

精细化管理是对管理的各个环节,通过相应措施开展有针对性的有效管理,进而提升工程管理水平,同时节约管理成本,推动水利工程管理良好的可持续的发展。如堤防工程草皮护坡养护,具体体现为在草皮护坡养护过程中,通过常态化、规范化管理加大样本量,以此比对人工背负式割草机与小型乘坐式割草机、大型机械割草机、智能遥控割草机等方式的养护效率、成本,并综合考虑水管单位养护经费、人员等因素,择优选择以达精细化管理目标。而精细化管理也可不断深入,如机械化养护如何操作可减少燃油消耗、降低机械磨损等等,同时不断深入的过程,也是不断优化规范流程的过程。

2.4标准化管理阶段

标准化管理即是对管理的各个环节,相同内容执行统一尺度,针对管理目标制定定性或定量标准,而标准的制定须建立在规范化管理和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上。如堤防草皮养护进行草皮控高,草皮过高影响堤容堤貌,汛期也不利于巡堤查险,过低则需加大修剪频次,增加经费投入。通过常态化管理加大样本量,比对管理精细化程度的效果和经费投入,通过平衡效果和投入,制定合适的标准,实现有限经费投入达到最优效果。目前,从水利部到省水利厅均对水利工程管理制定相应标准,这些管理标准都是通过积极努力可以实现的,当通过不断运行,日常管理也可实现标准后,则应对标准进行修订,提高标准要求,以此不断提升工程管理水平。

2.5现代化管理阶段

现代化管理是采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手段全面监控调度水利工程,健全规范的管理制度保障管理底线,引进培养人才建立高素质专业管理队伍,以此构建专业化的水利工程管理、维护体系和模式,在管理过程中借助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管理理念来严格控制水利工程,促进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进而最大限度的体现水利工程的根本作用。实现管理现代化的基本条件,笼统概括为标准化管理、信息化手段,专业化人才和合理化保障。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作为目前管理模式的最终目标,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在管理、手段、保障、人才等各方面实现突破都是现代化管理向前迈进的基础。

3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保障措施

3.1强化现代化管理意识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水利工程存在明显的重建轻管思想,要想树立现代化管理意识就需要转变这种思维方式。在相关部门增加宣传力度,使相关负责人认识到,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是新时期推进水利现代化的关键一环和重要举措。培训管理人员掌握现代化管理的科学方法和逻辑思维,要求职工落实自己的岗位责任。为确保全体员工积极参与现代管理模式,还应建立相应的绩效考核体系,使考核结果与员工的晋升待遇相结合,通过竞争机制中的优胜劣汰原则,促进相关人员之间的良性竞争。

3.2加强队伍建设

优秀的人力资源是建设高质量水利工程的基本保证。鉴于此,水利管理部门可以考虑从人才培养机构的合作方面入手。与相关高校签订合作意向,培养和储备专业的水利工程人才,定期选派职工进入高校再教育学习,学习结束后,部门内开展的学习交流活动将全面提高水利管理部门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以适应和改善水利工程专业人才短缺的现状。此外,要加大对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引进力度,制定专门的人才引进计划,保障人才引进待遇,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推动水利工程人才队伍向年轻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3.3加强技术支撑

为保障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更加合理有效,需将信息化技术融入管理工作中,对工程的调度运用和保护基于大力支持,确保工程安全有效运行。更多更好的信息化设备和技术的运用,不仅能有效加强工程管理效率,也能合理优化水利工程管理体系,我们应积极推进管理新技术的使用,试行科学管理提升管理保护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3.4保障管理经费

现阶段,部分地区大多数水利工程管理养护经费是量入为出,与水利工程运行养护定额标准相差甚远,而新时期下水利工程管理标准一再提高,没有经费保障是难以为继的。各地应积极保障管理经费需要,助推管理新技术、新设备运用来实现管理现代化,以适应新时期新形势对水利工程管理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

4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在推进水利工程现代化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引起相关部门和从业者的共同重视。同时,要认识到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系统性工程,要从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并不断强化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持续创新管理机制、管理手段出发,保证中国水利工程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中国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提质增效,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提高。

参考文献

[1]杨东旭.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设施的建设[J].建筑与预算,2020(09):14-16.

[2]张宝军.试论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建设[J].冶金管理,2021(09):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