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皮障在口腔根管治疗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9
/ 2

橡皮障在口腔根管治疗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吴丽春 王馨 李春梅

黑龙江省医院口腔科 150036

【摘要】目的:分析橡皮障在口腔根管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9年8月-2020年8月间行口腔根管治疗的患者69例,将其分成两组,使用橡皮障的患者为实验组(n=35),未使用橡皮障的患者为对照组(n=34),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与充填率均优于对照组,炎性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橡皮障在口腔根管治疗患者中的使用效果良好,能够显著提高根管治疗成功率,减轻患者疼痛感,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根管治疗;橡皮障;治疗效果;


现今,临床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主要手段为根管治疗术,其优势表现在能够有效清除根管系统感染,而感染彻底清除率将直接影响治疗成功率[1]。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根管治疗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隔湿工作,避免出现二次感染。研究发现[2],国内临床进行预备根管治疗时大多未采用隔离口腔唾液措施,因而导致再感染和根管的感染率较高。近年来临床发现在口腔患者根管治疗期间放置橡皮障可有效防止口腔细菌扩散,减少高频感染事件。本课题鉴于此展开研究,现将具体研究报告展示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我院进行口腔根管治疗的患者69例,将其按照研究方式分组,对照组34例和实验组35例,所有患者均知晓本次试验,并已签订相关知情文件,无根管再治疗者,无复杂根管治疗者。对照组中男患18例,女患16例,最大年龄61岁,最小年龄19岁,平均(40.36±5.31)岁;实验组患者男女比例为21:14,年龄范围21~60岁,平均年龄(40.41±4.96)。对比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 方法

两组患者根管治疗前、中、后均需根据病情变化进行X线检查。对照组患者根管治疗间未使用橡皮障。实验组放置橡皮障的具体操作如下:首先清洁患者的牙面,准备好橡皮障相关使用器械,而后根据患牙位置,采用橡皮障打孔模板确定打孔位置,选择孔型适宜的橡皮障打孔器,在患者患牙周围适当区域放置橡皮障布、夹和架,操作期间要注意不可夹到软组织,用橡皮障夹和牙线以楔线固定法将橡皮障布固定在患牙操作区,确认边缘的封闭严密性,对不严密的区域也可通过边缘封闭剂密封,保障橡皮障正确放置。

    1. 疗效评价

(1)成功:无自觉症状,无叩痛,无窦道或原窦道完全闭合,牙齿恢复正常咀嚼功能,根尖周X线透射区完全消失,牙周间隙正常,硬骨板完整;进步:无自觉症状,临床检查正常,牙齿咀嚼功能基本恢复,根尖周X线透射区基本恢复;失败:患者自觉症状与叩痛显著,牙齿完全失去咀嚼功能,原窦道未闭合,根尖区透射区呈扩大趋势。治疗总有效率=成功率+进步率。

(2)充填情况:材料与根尖距离<2mm,根充密室为恰填;距离>2mm,不密实为欠填;材料超出根尖为超填;

(3)急性炎性反应:根据Negm评价,完全无痛为1级;轻微疼痛且不会影响牙齿咬合与进食为2级;中度疼痛,会影响牙齿咬合为3级;疼痛严重,无法咬合,有肿胀症状为4级。急性炎性反应界定3~4级,1~2级则未发生。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对本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计数相关资料可用(n%)表示,予以卡方检验;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呈现,组间配对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两组的治疗效果

实验组的成功率80.0%,进步率14.0%,治疗总有效率为94.3%;与对照组患者的76.5%相比,组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数据见表1。

1 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n

组别

n

成功

进步

失败

总有效率(%)

实验组

35

28

5

2

33(94.3)

对照组

34

20

6

8

26(76.5)

X2





4.416

P





0.035


2.2 两组的充填和急性炎性反应

对照组中25例恰填,9例欠(超)填,炎性反应1~2级21例,13例3~4级;实验组患者中33例恰填,2例欠(超)填,31例炎性反应1~2级,3~4级4例,组间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见表2。

2 比较两组充填和急性炎性反应(n%

组别

n

恰填

欠/超填

急性炎性反应

1~2级

3~4级

实验组

35

33(94.3)

2(5.7)

31(88.6)

4(11.4)

对照组

34

25(73.5)

9(26.5)

21(61.8)

13(38.2)

X2


5.544

6.674

P


0.018

0.009


3 讨论

根管治疗术是目前临床用于治疗各类根尖周疾病和不可复性牙髓疾病的主要方式[3]。随着根管治疗器械的不断优化和口腔材料学的持续改良,根管治疗的成功率也越来越高。而患者在根管治疗中的不适感也相对较强,主要与操作过程中会刺激牙根有关[4]。本组研究中,实验组患者应用橡皮障取得良好成效,充填率明显提升,患者疼痛也相对较轻。详细分析发现,橡皮障可显著提高患者舒适度,有效防止误吞或误吸牙体碎片、冲洗液等。有效分离患牙与软组织,更利于进行大量根管液冲洗,减少对软组织刺激,减轻患者疼痛。不仅如此防止橡皮障还能有效减少和控制涡轮使用中形成的微生物水雾和唾液,保持治疗操作区域的干燥环境。橡皮障可起到强力的封闭密封性,保障杀菌冲洗液和次氯酸钠的冲洗效果,加速治疗进程。

综上所述,橡皮障在口腔根管治疗患者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利于治疗顺利进行,保障充填率,减轻疼痛,临床前景广阔,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赵子义,俞星,昝昊.橡皮障在口腔根管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9,39(10):1011-1013.

[2]曾敏,方丹苗,江霞,郭敏.口腔根管治疗中橡皮障的应用及其护理配合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06):182-183.

[3]张文静.橡皮障在口腔根管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8,5(25):85+87.

[4]黄晓琳.橡皮障在儿童口腔根管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8,41(06):689-691+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