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重症护理人员强化措施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7
/ 2

医院重症护理人员强化措施研究

皮启露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五医院, 贵州 贵阳 550000

摘要重症患者身心处于煎熬当中,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患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很可能会死亡,因此对于重症患者通常要采取必要的抢救措施。在治疗的过程中要加以护理干预,其对于提升患者的身体情况和和治疗效率有积极的作用。为此,本文系统论述了医院重症护理人力缺陷问题,并进一步强化策略应坚持优化护理人力学历结构、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并重、坚持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重视危重症护理管理、凸显中医护理优势、积极开展传承工作。

关键词中医院;危重症;护理人力;缺陷;强化策略

医院重症护理对提升患者的身体情况和和治疗效率有积极的作用,并且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护理工作及水平提升受到医学界及有关部门的普遍关注。例如“中医护士能力提升计划”是《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年》中的重大项目。《中医药人才发展“十三五”规划》也强调了应加强中医护理人才队伍建设。中医院危重症患者病情复杂多变,对护理人员的要求更高。为提高医院重症护理水平,本文调查了医院危重症护理人力缺陷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强化策略。

一、医院重症护理人力存在的缺陷和问题

我国人口结构中老龄化趋势的日益明显使得危重症患者的数量明显增加,这一社会趋势的变化为医院护理人力建设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另一方面社会与医疗技术的进步也使得人们对护理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如今护理工作已经从传统的“疾病护理”“基础护理”,向着“预防”“保健”“护理”“个性化护理”等多层次转变。护理人员与患者接触密切,护理质量与患者和家属对医院、科室的认可度直接关联。强化医院危重症护理人力建设对于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促进危重症患者康复与提高护理水平具有重要的价值。医院危重症护理人力缺陷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职称、学历较低

资料指出医院护理人员普遍存在学历及职称层次较低的问题。调查中发现医院危重症护理人员同样存在这一问题,结果显示危重症护理人员队伍中职称较低占比83.33%,学历较低占比60.00%。护理人力学历主要为职业护理学院、卫校毕业的中专及大专毕业生,职称多为初级和中级职称。而本科、研究生及以上及高级职称的护理人力则较少见。由此可见,护理人员在学历和职称上普遍较低。

(二)服务与学习主动意识低下

医院危重症护理人员中存在创新意识差(占比56.67%)、学习、科研意识弱(占比33.33%)、团队意识弱(占比26.67%)、护理文书记录不合格(占比40.00%)问题。与有关资料中的护理人员多满足于执行医嘱,安于现状结论相符。

(三)医药护理知识匮乏

目前医院危重症护理人员中有许多护理人员在护理知识上比较缺乏,虽然有的护理人员具备西医护理知识,但是对中医的护理知识比较缺乏,造成中医护理项目难以有效展开。调查发现医院危重症护理人员存在中医药护理知识匮乏缺陷(占比43.33%),虽然现已对部分西医护理专业毕业的护士展开了中医护理知识培训,但由于培训的目标、形式、课程等针对性和系统性不强,加上前文所述护士的学习积极主动性较弱(存在应付、被动问题)导致培训效果不显著。

(四)护理管理工作中对护理人员重视度不足

医院危重症护理面对危急重症患者,其具有病情危重、死亡率高等特点,要求护理人员具娴熟精准的操作和高度的责任心及良好的应急能力。不但要配合完成诸多治疗工作,还需要掌握许多设备操作技术,护理人员长期承担较大风险处于紧张状态,工作量大难以平衡家庭与工作。有关报道指出护理人员在身心承担巨大的工作压力同时还需要承受来自家庭的心理压力。即要求中医院危重症护理管理工作更加灵活柔性,推崇人性化管理,但调查发现当前仍存在缺乏有效晋升渠道(占比53.33%)、人力管理缺乏人性化(占比23.33%)等缺陷。其原因主要为医院普遍存在“重医轻护”问题,认为护理人员只要负责“打针”“输液”“发药”等“医嘱执行”工作,而受到医院编制、学历、科研等因素的制约护理人员晋升机会、渠道少,也是造成护理人员缺乏主动性的因素之一。

二、医院重症护理人员强化措施

针对存在的缺陷笔者认为医院危重症护理人力建设应坚持“凸显中医护理优势”“重视培养护理专业人才”“坚持护理、教育、科研、创新发展”的原则。具体的强化策略如下。

(一)坚持优化护理人力学历结构

提升护理人员学历结构,如积极选拔专业素质过硬、具有良好医德医风的护理人员参与“专升本”提升教育等,通过学历结构的提升起到提升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目的。通过“专升本”学历的提升,如今医院护理人员学历组成中本科及以上学历比重得到明显提高,对于优化护理队伍总体素质与稳定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并重

优化医院危症护理人力是一项系统长期的项目应多方协同促进。此处的“走出去”是指选派一线危重症护理人员进修,参加危重症专科护士资格认证培训、参加学术交流等活动。选派管理人员参加知名院校、示范性医院参观学习,掌握先进的管理理念提高医院危重症护理管理水平。而“引进来”则是指医院应积极引进高学历、高级职称的护理人才;邀请著名医学专家学者进行讲座,为护理人员提升护理人水搭建平台。

(三)坚持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

医院应针对不同层次的为种种护理人员制定相应的职业培训目标并建立培训考核制度。例如针对工作5年内的护理人员主要围绕“三基”安排、巩固医学理论和护理知识、规范化护理操作等。针对工作5年以上的护理人员应强化危重症专科培训,要求护理人员掌握各项急救技术,擅于总结护理经验。对于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者应强化教学、技术指导,要求其能够全面掌握危重症护理知识,解决临床护理疑问,参与科研工作。

(四)重视危重症护理管理

统筹护理队伍整体发展积极尝试创新性举措。如改革医护薪酬体系,提升护理人员薪酬福利来提升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增加护理人员的晋升途径,提升职业发展前景和成就感。适当增加护理人员数量减轻危重症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关心护理人员情绪变化和家庭情况,缓解护理人员身心压力等。

(五)凸显中医护理优势、积极开展传承工作

医院应加强中医护理传承,如遴选中医护理人才系统整理和挖掘专家学术思想和护理经验。再如积极组织中医护理交流活动,搭建交流平台促进中医护理的发展。中医院危重症护理应结合病床特点进行合理创新,以“循证原则”研究中医危重症护理效果。促使护理工作从“经验型”转化为“科学型”。

综上所述,医院危重症护理人力仍存在诸多缺陷,进一步强化策略应坚持优化护理人力学历结构、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并重、坚持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重视危重症护理管理、凸显中医护理优势、积极开展传承工作。

参考文献

[1]茹江丽,项春燕,蒋建新,等.中医院危重症护理队伍建设的

探索与实践[J].中国中医急症,2018,244(8):167.

[2]何诗雯,郭亚茹,丁向,等.中医院校急危重症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初探[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5(22):584.

[3]梁静.探究重症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对于促进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的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259-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