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面积深度烧伤修复中整形外科技术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3
/ 2

小面积深度烧伤修复中整形外科技术的应用分析

杨甜

松桃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贵州省 松桃县 554100


【摘要】目的:探讨小面积深度烧伤修复中整形外科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8例小面积深度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34),对照组进行常规修复术,研究组进行整形外科修复术,对比两组临床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6.5%,研究组为94.1%,研究组显著更高(P<0.05)。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更高(P<0.05)。结论:小面积深度烧伤修复中整形外科技术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治疗有效率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小面积深度烧伤;修复;整形外科技术


小面积深度烧伤是常见现象,患者初期临床症状轻微,一旦久病未愈,会引起感染、重度疼痛、溃疡,严重者会诱发全身性感染[1]。常规的修复术康复时间较长,治疗效果欠佳,不利于患者快速康复及预后。所以,探寻更快速有效的治疗方法十分重要。有对小面积深度烧伤修复应用整形外科技术的研究显示,整形外科技术不仅可提高修复效果,还能促进创面愈合、改善患者预后[2]。本文就对小面积深度烧伤修复中整形外科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68例小面积深度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均符合小面积深度烧伤诊断标准;均自愿参加此次研究。排除标准:心肝肾功能严重障碍者;凝血功能障碍者;精神、认知异常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34):对照组年龄18~59(38.2±3.3)岁,其中男18例,女16例;研究组年龄17~60(41.5±3.4)岁,其中男19例,女15例。两组基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创面晚期患者加强换药,做细菌培养使用抗生素,术中进行扩创,切除创面及周围坏死组织、水肿肉芽组织,切口扩至创面缘外0.5cm,电凝止血。用新吉尔灭、0.1%生理盐水、3%双氧水清洗创面。对照组进行常规修复术,根据创面实际情况进行植皮治疗,严格按照操作步骤。研究组进行整形外科修复术,根据烧伤部位、深度、缺损形状大小及血供情况应用整形外科技术,如Z成形术、旋转皮瓣、改良腹部带蒂皮瓣、菱形皮瓣,做切除缝合,全后皮移植并结合大张中厚进行创面修复。手术须把坏死组织彻底清除,术中观察患者血运情况,术后使用抗生素。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临床效果。根据《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评定疗效:显著为临床症状改善明显、血肿<2cm2,无感染,皮片、皮瓣存活率>95%;有效为临床症状有所改善、血肿2-5cm2,无感染,皮片、皮瓣存活率>85%;无效为临床症状无改善、血肿>5cm2,有感染。治疗有效率=(显著+有效)/总例数*100%。(2)对比两组生活质量评分。采用GQOL-74量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价,包含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4个维度各5个因子,分值为0-100分,得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运用SPSS20.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2检验,计量资料y以(62b3f96086040_html_516eb74bb9bf0608.gif )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

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6.5%,研究组为94.1%,研究组显著更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组别(n)

显著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对照组(n=34)

10(29.4)

16(47.1)

8(23.5)

26(76.5)

研究组(n=34)

19(55.9)

13(38.2)

2(5.9)

32(94.1)

2




4.221

P




0.040

2.2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

对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为71.12±6.21,研究组为90.54±7.64,t=11.501,P=0.001,研究组显著更高(P<0.05)。

3讨论

烧伤是被高温气体、热液或蒸汽灼伤导致的组织损伤,轻微者伤及皮肤或黏膜,严重者伤及皮下或黏膜下组织的肌肉、关节、骨头等[3]。对深二度及以上的深度烧伤,会对皮肤真皮深层造成损害,降低细胞的再生能力,若不进行有效的治疗,会导致创面迁延不愈,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发展,人们生活提升,小面积深度烧伤频发,成为了临床中常见病症。小面积深层烧伤因其创面较小,临床治疗原则为通过增加换药方式促进创口自然愈合,出现肉芽组织后再行植皮。但此方法的愈合效果较差,其创面会受多种主客观因素影响,发生坏死、溃烂,影响创面恢复。而反复换药过程会增加疼痛感,让患者产生治疗排斥感[4]。且新生创面无耐磨性,愈合后有明显疤痕,影响美观性。所以,寻求更科学、有效、安全的修复技术非常重要,以改善创面恢复效果,提高生活质量。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整形外科技术广泛应用于烧伤患者的治疗中,根据患者创面实际情况,选择整形外科技术修复方法,严格无菌操作,结合患者皮瓣长宽、方向、血供情况等,合理对患者进行创面修复,促进患者创面愈合的同时降低了瘢痕风险,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本文对68例患者进行分组修复,结果显示,常规修复术组治疗有效率仅为76.5%,整形外科技术组为94.1%,整形外科技术组明显更高。另外,常规修复术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为71.12±6.21,整形外科技术组为90.54±7.64,整形外科技术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有明显的改善。分析其原因:应用整形外科技术可根据患者创面部位、大小、深度等对患者选择不同技术。对胯关节蹼状或线状瘢痕痉挛的缓解、烧伤导致的虎口皮肤挛缩修复可选择Z成形术,能重新定位瘢痕组织位置,便于皮肤自然纹理和皱褶重叠、平行,降低了瘢痕外观影响。对面部新鲜创面、眼睑创面缺损及血管、神经、肌腱等组织暴露严重缺损可选择旋转皮瓣技术。对面部皮肤缺损严重可选择改良菱形皮瓣整形外科技术,能降低术后瘢痕负面影响,有利于皮肤外观恢复正常。对手部皮肤修复可选择腹部带蒂皮瓣整形外科技术,及时实施可提升骨骼重获生机机率,降低肌腱坏死风险。且能在坏死骨血运建立下,有效保留手支架,对手部深度烧伤患者效果较好。

综上所述,小面积深度烧伤修复中整形外科技术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谢冰.小面积深度烧伤修复中整形外科技术的应用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1,32(09):1051-1052.

[2]胡媛媛.整形美容外科在小面积深度烧伤中的价值分析[J].临床研究,2019,27(12):123-125.

[3]孙丹丹,郝强,郭文静.整形美容外科方法处理小面积深度烧伤[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17):28-29.

[4]王宏伟,戴欣,徐静.整形外科技术用于小面积深度烧伤修复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医疗美容,2018,8(05):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