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对冠心病康复期患者服药依从性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6
/ 2

延续性护理对冠心病康复期患者服药依从性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张琼

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零医院 454001

摘要】目的:探究将延续性护理措施应用于冠心病康复期的重要性。方法:研究入选人员为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康复期居家修养的冠心病患者,入选总例数60例,在取得患者配合后对上述入选人员进行小组划分,归至对照组30例,康复期予以常规方式施护;归至观察组30例,康复期予以延续性护理模式施护。对两种模式施护后的整体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相较于常规施护的对照组,观察组康复期服药依从性更高,且施护后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分均更高一些,上述指标的组间对比结果存在较大差异性(P<0.05)。结论:在对冠心病康复期患者实施管理期间,应用延续性护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实践中积极引用。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冠心病;康复期;服药依从性;社会功能;生活质量


冠心病属于临床收治率相对较高的一种心血管病症,大多以PCI治疗为主,但术后需要经历较长时间的康复期,期间需要坚持药物巩固治疗。但据相关调查研究发现,该类患者在居家康复期间的服药依从性较低,甚至很多患者私自停药,导致病情反复,生活质量大大降低[1]。在此背景下,我院尝试将延续性护理模式应用到该类患者居家康复管理中,并取得良好成效。现特选取60例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康复期居家修养的冠心病患者展开对比分析,以此为临床相关医疗工作开展提供一定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入选人员为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康复期居家修养的冠心病患者,入选总例数60例,年龄设定在40-66岁之间,在取得患者配合后对上述入选人员进行小组划分,归至对照组30例,其中入选男性人数为16、女性人数为14,获取年龄均值为(52.26±4.03)岁;归至观察组30例,其中入选男性人数为15、女性人数为15,获取年龄均值为(52.40±3.98)岁。经由对比处理后发现并没有明显差异性(P>0.05),可知后续资料数据有对比意义。

1.2 方法

在对本项入选人员居家康复管理期间,对照组仅接受出院前的宣教,以及出院后的定期随访。对于观察组,予以延续性护理,即出院前创建患者档案,对患者当前情况进行全面记录,并开展出院前宣教工作。其次,在患者出院后,与患者社区进行联系,取得配合后,一同对患者进行居家期间管理,定期进行随访,了解患者近期用药情况、机体状态等,并纠正患者的不正确习惯等,以此提升患者的认知度和配合度。最后,对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充分利用,建立微信群等,定期推送相关健康知识内容,并及时解决患者或家属提供的问题等。

1.3 观察指标

(1)对本项入选研究人员经施护后的服药依从性进行统计,所用工具为自制依从性评估量表,依据评估分值进行等级划分,即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对比组间依从率。

(2)对本项入选研究人员经施护前后的社会功能情况及生活质量进行测定,分别选用临床通用社会功能评估量表、SF-36量表进行测定,两种量表总分值均在0-100分之间,最终测定分值越高,表明相关测定结果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本项研究开展期间需要对诸多数据资料实施整合、处理,所用软件为SPSS 23.0;所有数据资料可细化为计量、计数两种,经均数±标准差(62aaf2c83988b_html_e650e1f908969261.gif ±s)表现前者、百分率(%)表现后者,并采取t值、x2值对两种数据资料准确性实施校对。经软件处理后,以P=0.05作为临界值对组间/组内对比数据资料的统计学意义进行测定,于临界值小,则有意义、反之无。

2 结果

2.1 本项入选研究人员经施护后服药依从性对比

见下表1:相较于常规施护的对照组,观察组康复期服药依从性更高,组间对比结果存在较大差异性(P<0.05)。

1 本项入选研究人员经施护后服药依从性对比(n/%

组别

例数

完全依从

部分依从

不依从

依从率

观察组

30

16(53.33)

13(43.33)

1(3.33)

29(96.67)

对照组

30

11(36.67)

11(36.67)

8(26.67)

22(73.33)

x2

-




6.405

P

-




0.011

2.2 本项入选研究人员施护前后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见下表2:相较于常规施护的对照组,观察组康复期施护后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分均更高一些,组间对比结果存在较大差异性(P<0.05)。

1 本项入选研究人员施护前后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对比(62aaf2c83988b_html_e650e1f908969261.gif±s,分

组别

例数

社会功能评分

生活质量评分

施护前

施护后

施护前

施护后

观察组

30

23.52±2.43

86.54±4.03

26.85±3.04

90.46±3.65

对照组

30

24.02±2.31

80.41±3.46

27.01±3.10

86.25±3.46

t

-

0.817

6.321

0.202

4.585

P

-

0.417

0.000

0.841

0.000

3 讨论

冠心病患者虽然能够通过手术得到有效控制和治疗,但术后需要渡过一段较长的康复期,期间如不能予以有效管理则可能导致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使其生活质量受到影响[2]。我院尝试在康复期冠心病患者治疗期间融入延续性护理,经对比研究呈现:相较于常规施护的对照组,观察组康复期服药依从性更高,且施护后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分均更高一些,上述指标的组间对比结果存在较大差异性(P<0.05)。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延续性护理干预能够确保患者在居家管理期间也能够得到规范、全面、系统的干预,使得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增强,更好地配合院外治疗,从而使其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随之增强[3]

综上,在对冠心病康复期患者实施管理期间,应用延续性护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实践中积极引用。

参考文献:

[1]陈艳丽. 延续性护理对冠心病康复期患者服药依从性与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黑龙江医学,2021,45(10):1059-1060.

[2]关丽佳,沈烨,李岩. 延续性护理对冠心病康复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25):235.

[3]马艳,陈娟,王丽娟. 延续性护理对冠心病康复期患者服药依从性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9,17(01):105-107.张琼,主管护师,职务无,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零医院心血管内科,13888194621


张琼,主管护师,职务无,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零医院心血管内科,13888194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