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话“哮喘”,妙招解君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6
/ 1

中医话“哮喘”,妙招解君忧

刘定辉

营山县中医医院 四川南充 637700


作为常见呼吸系统问题之一,哮喘往往会对患者呼吸功能造成不良影响,继而不利于充分保障患者的健康。近年来,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该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出现了升高的趋势,从而对人民群众的健康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与威胁。针对这一问题,为了进一步实现哮喘患者治疗效果的合理提升,广大医疗工作者针对哮喘治疗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索。大量研究表明,通过中医疗法的合理应用,有利于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对于患者健康地保障具有良好的促进意义。

一、走进哮喘

哮喘也称为支气管哮喘,其属于一种慢性气道疾病,是以气道出现慢性炎症反应为主要特征的临床问题。在临床过程中,多数患者可出现反复喘息,胸闷,咳嗽,气短,呼吸不畅等症状,从而对其生活质量极为不利。相关调查资料显示,该病在夜间以及凌晨时容易发作或加重,继而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在我国成年人群体中,哮喘的患病率约为1.24%左右。从致病因素的角度分析,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是导致患者罹患哮喘问题的重点诱因。其中遗传因素可导致患者出现过敏体质,从而容易对生活中的相关物质产生过敏反应,进而诱发哮喘问题。

二、中医治疗哮喘的相关方法

(一)宣畅肺气治疗

中医的宣肺气治疗方法又称为宣法,总的来看,中医认为,肺气以布达宣畅作为重要作用,因此,只有肺气宣达才能够实现对于肺部中浊物的合理排出。其中宣法又分为温宣法、精宣法、祛宣法三种。温宣法主要采用性味辛温的药物帮助患者实现对于肺部寒邪的合理温散,从而实现肺气的宣畅。在此过程中,常用的药物包括五味子、生姜、桂枝、细辛、麻黄等。清宣法主要通过性味寒凉的药物进行治疗,这种治疗方法主要用于宣通肺气、清热化痰,从而达到平喘的目的。常用的药物包括桑白皮、马兜铃、葶苈子等。祛宣法又称为祛逐风邪法,总的来看,在药物选择方面常用祛风汤进行治疗,相关药物方剂包括地龙、细辛、白芷、荆芥、防风、木蝴蝶、蝉衣、薄荷、甘草。

(二)通降肺气治疗

中医表示肺主肃降,肺气以清肃下降为顺,以壅塞上涌为逆。对于人体而言,一旦肺气上涌,则往往会导致外邪引动,从而造成痰气交阻,对气道造成影响,继而诱发哮喘。因此,在治疗过程中,中医主张采用通降废气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在具体治疗方法上,主要包括釜底抽薪法和理气降逆法。其中,釜底抽薪法采用宣白承气汤加味进行治疗,该方剂可以清肺降气化痰通下,方剂中涉及的药物包括生石膏、生大黄、瓜萎、莱菔子、枳实、厚朴、桑白皮以及杏仁,如果患者有便秘问题,可以增加芒硝。此外,作为另一种治疗方法,理气降逆法主要采用下气、宽胸、涤痰的药物作为处方选择。对于以痰气交阻作为症状的哮喘患者而言,该疗法可以有效实现患者临床症状的充分改善,在药物选择方面,其涉及的药材主要包括沉香、桂枝、生姜、厚朴、前胡、当归、半夏、橘红。总的来看,通过该疗法的合理应用,患者在临床过程中常见的胸闷、气促以及呼吸不畅等症状均可以得到合理改善,对于其健康的维系具有积极作用。

(三)中医纳气治疗

中医认为肺部主要用于呼吸结合,因此,如果肺部只呼不吸或者只吸不呼,则不利于肺部功能的充分保障。在治疗过程中,中医主张使用纳气法对于哮喘病患者进行治疗。总的来看,对于慢性哮喘患者而言,通过纳气疗法的合理应用,可以帮助患者充分改善临床症状。在具体治疗方法问题上,常用的方法包括镇纳浮阳法和补肾纳气法两种。其中,镇纳浮阳法主要用于哮喘时间较久且元气消耗较为明显的患者。在治疗方法上,主要采用参附龙牡汤或参茸黑锡丹进行治疗。补肾纳气法主要用于肺肾两虚的哮喘症患者,此类患者在临床过程中可伴有呼吸急促、易出汗、头晕耳鸣以及夜尿频多的表现。在治疗过程中,可以采用人参蛤蚧散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若患者存在夜尿频多的问题,则应加用肉苁蓉与胡桃肉,若患者伴有脉细数情况,可以加用五味子、麦冬以及熟地。

(四)中医饮食治疗

在中医治疗过程中,饮食疗法的应用相对较为广泛。总的来看,通过饮食治疗工作的合理开展与落实,医疗人员可以帮助患者结合饮食有效实现对于自身体质的强化,对于哮喘问题的合理改善具有良好的促进意义。在中医饮食治疗方面,常用的食疗偏方包括茯苓大枣粥、南瓜麦芽、百合枸杞蜂蜜饮以及灵芝汤等。总的来看,通过上述食疗方法的应用,有利于实现患者体质的强化,对于患者症状的改善具有积极作用。与此同时,与西药治疗相比,中医饮食疗法无毒副作用,从而有效实现了患者治疗期间安全性的充分保障。

对于哮喘患者而言,在日常生活中,其往往苦于疾病困扰,从而不利于患者生活与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冬季时,哮喘的发病率相对较高,且患者症状相对较为明显,继而对其健康极为不利。针对这一问题,大量研究资料显示,通过积极做好对于中医疗法的合理应用,医疗人员可以帮助患者有效实现对于哮喘问题的充分改善,对于患者健康的合理恢复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在未来,相信随着中医理论的不断发展与成熟,我国哮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一定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