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生存训练对学生意志品质的磨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8
/ 2

野外生存训练对学生意志品质的磨炼

何宁 张冰倩

陆军特种作战学院 广西桂林 541000

摘要:野外生存训练常被作为军事类院校培养学员优秀意志品质和野外生存能力的重要手段,但随着教育科学的不断发展,国内外许多地方院校也将野外生存训练引入课堂,作为学生磨炼意志品质的重要抓手。同时,地方高校教育也不仅仅只注重学生智力要素的培养,更意识到培养学生意志品质对学生自身发展同样至关重要。在野外生存训练过程中,注重学生意志品质的训练与养成,完善学生的个性与能力,都具有很大现实意义。

关键词:野外生存;能力;意志品质

意志品质是人们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其行动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对人们完成各项任务有着重大的影响,直接关系到工作的进程和结局[1]。通过积极的野外生存训练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生活的基本能力,还可以达到锤炼体魄、磨炼意志、亲近自然、培养个性等目的,同时对于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其综合素养等方面也都有着很大现实意义。

一、野外生存训练的概念

野外生存是指人在食宿无着落以及在远离人类居住地的自然环境中,获得生存的一种能力[2]。所谓野外生存,主要包含了对道路方向的判断、山径丛林的穿行、露营宿营的安排、食物水分的补充以及对迷路的管理、对伤员的护理和在危急环境下的自救和援助等。野外生存训练的具体方法,则是指人们为了适应野外作业,在高山、密林、荒漠、山地、孤岛等危险环境中,依靠集体或个人的劳动能力维持生活、以保证生存与战斗能力的基本训练方法[3]

二、野外生存训练的现状

(一)国外野外生存训练的现状

在国外部分发达国家的大学、中学、小学学校的体育课程标准中,也有关于野外生存与训练能力的明确规定。国外体育运动课程标准的制定认为,从事野外生存锻炼后的学生,更能够挖掘出自身天赋才能,而这些锻还可以使其更加勇于迎接困难和挑战,培养坚定的意志与自信。因此日本体育课程中,将野外生存能力训练视为他们应该掌握的一项基本生存技术,并设置了专门的训练基地,以开展与大自然密切相连的活动作为重点训练课程;澳大利亚体育学校也建立了野外生存培训班,让学生们积极地探索问题和迎接挑战,并由此激发和锻炼学生在处理高风险问题和安全关系等方面的水平与技巧。而目前,在美国、英国、韩国、瑞典和马来西亚等国的学校,也都建立了一些关于野外生存培训的教程。

(二)国内野外生存训练的现状

国内部分院校也已进行了相应的有关野外生存方式和训练教育手段的实验研究。按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精神,清华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上海交大、华东师范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等已开展了在我国境内的第一批次大学校体训练工作,并参与了由国家教育部立项的全国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十五”计划,以及相关国家的重要课题研究。在我国东北冒儿峰、湖北省神农架等地进行了野外生存培训的课程实验活动。目前,更多的中国国内学校都已经开展了对这个课题的研究,并准备建立起定向越野训练和野外生存培训的课程。

三、野外生存训练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养成

(一)通过培养学生的自觉性,磨炼其意志品质

由于市场经济的持续向前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改善,再加上全面放开二孩、三孩的政策落实时间不久,当前独生子女家庭依然较多。在父母过分宠爱的家庭环境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呈现出怕苦怕累、抵御挫折的能力较差和个性与精神意志品质都较为薄弱等现状,极大的影响着当前我国对社会主义建设优秀人才培养目标的完成程度。而野外生存训练则是在军事院校中开展思想政治训练教育工作的必要项目,在教育过程中,积极挖掘现实条件,训练和提高高校学生的心理意志品质,是有效改善当前高校学生心理问题与意志薄弱现状的主要关键。

(二)通过野外生存训练培养其自制性

在野外生存练习中可以很好的磨炼和提高学生意志品质。当学生们在第一次面对未知而陌生的自然环境时,会自然而然的形成畏难情绪和消极行为。所以,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自控性意志品质的训练,使学生学会和善于管理自己情感,并调控自身行动,从而帮助其掌控自己行为,实现训练目标,提高精神质量。而自控性也是评价学生精神质量的主要标准,学生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要求,通过较强的自控性管理自己行为与欲望,让自己的行为更适合人生管理的相关规定。要有效提高学生的情绪自控性,提高其与厌倦、恐惧以及灰心等消极心态的抗争能力,坚固学生意志防线,就需要在野外生活锻炼中,强化学生的抗挫折能力训练强度。

(三)通过培养果断性磨炼其意志品质

在训练个人意志品质中的果断性时应注意:首先,善于当机立断地行动,要见机不失,见时不失;其次,善于随时适应,反对机械行动。由于人生在世,身边形势动态多变,新的危机或机遇随时都会出现,所以实施选定的方法时,也应当果断针对出现的新状况、新形势迅速改进方案,而切忌生搬硬套。

(四)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野外生活锻炼也给学生们创造了自由的活动时间与空间,让学生们能够最大限度的挖掘出自身的天性和能力,从而在天高地阔的自然环境中发扬个性。例如:在野外的生存训练中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耐力,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健全坚韧、吃苦耐劳和自强不惜的精神,同时也锻炼了学生不屈不挠的能力,以便适应今后日趋复杂、竞争不断的社会环境,学生已经奠定了坚实的体魄基础和良好的意志品格,基本达到了人类生存锻炼的基本需要。而通过野外生存科目训练,还能够锻炼学生机智果敢、善于合作、坚持不懈和永不言败的个性,对学生在本性、能力素质及为人处世上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四、小结

综上所述,野外生存训练学习的实施对高校学生加强自身素质,增强生活能力,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培养协作意识、团队精神、适应环境意志,陶冶人格等方面有着重大的积极意义。所以,每一位学生都必须抓住难得的野外生活锻炼时机,积极主动提高自身能力素质和意志品质。





参考文献:

[1]郝唯茂.浅议意志与成就[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3,(4):124-126.

[2]林祥信.野外生存安全危度系数分析[J].运动精品,2017,(2):73-77.

[3]王敏,陈文斌,梁江.野外生存训练前后大学生意志品质变化的实证研究[J]. 2021(2012-12):147-149.

作者简介:

何宁(1994.11-),男,宁夏石嘴山人,大学,陆军特种作战学院教师。研究方向:特种攀岩教学与训练

张冰倩(1994.08-),女,河南漯河人,硕士,陆军特种作战学院教师。研究方向:特种攀岩教学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