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药品采购和收支结余的核算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1
/ 2

医院药品采购和收支结余的核算管理

杨国英,王崇恺,韦玮(通讯作者 )

武警河北总队医院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为了消减医院经济运转依靠“以药养医”的负面效应,斩断医疗机构与药品经营企业之间的直接经济利益关系,医院应该完全摒弃靠药品结余谋生存的想法,注重药品收支结余的核算和管理,准确计算药品的收支结余。与此同时,药品采购也是医院配药室管理至关重要的职责和职能。适时、正确地为临床用药供应合理、安全、实惠的药品,达到品采购标准化、程序化、信息化,从而实现采购成本最低、库存结构最佳、药品效益最高,是中国现代医院药品采购发展的方向。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药品采购;药品收支结余;结合核算;管理

引言

随着社会的和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药品采购环境已从之前的国营主渠道转变为现在的多渠道,增加了药品质量控制的难度,采购的风险也随之一同加大。所以,需要对每个药品经营企业的资质以及供应药品的质量、价格、服务和财务状况进行核定,以此挑选优质的药品经营企业。而且,患者在寻求医疗服务的过程中,因为医药费用的不断上升,让普通百姓无法承受,这已经变成了一种社会问题。因此,必须对医院药品的费用实施统一收支管理,将药品收支结余上交卫生主管部门,再共同存缴到财政社会保险基金进行专户管理,经综合管理查核后,再统筹规划,合理退返。

1..医院药品采购中存在的问题

1.1注重经济效益,忽视药品质量

药品是一种与人民健康直接相关的特殊商品。它首先是“药”,然后才是商品。人民一般要求的药品是:治疗效果准确、副作用小、使用便利、价格实惠。在商品经济的抨击下,少数的药品生产与经营企业经常会疏忽商品的这一特殊性,导致发生下列情况:

1.1.1部分药品经营企业以高让利为诱铒变相推销劣质药品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可以发现,通常让利多的药品生产企业,经营的药品并不是正规厂家生产的,药品的质量远远低于正规厂家生产的药品。在某些情况下,甚至还会以劣充好、以假代真。从医院的角度出发,部分医疗单位向药剂科下达了总让利幅度不低于8%的硬指标,这样一来,就会使药品采购人员购买让利多的企业药品。

1.1.2药品生产与经营企业突出广告和包装招揽采购人员与消费者

为了推销药品,部分生产与经营企业不惜花费大量资金,利用媒体渠道进行推广1]。还会采用杯子、餐盒、手提箱、电饭锅和高压锅作为劣质或滞销药品的包装;有时还会将袜子、布料、手表、茶叶、相机等物品放入包装中,以此吸引医疗单位和消费者的注意力。甚至部分生产厂家还会利用现金充当包装,少的有30-50元/件,多的有500-800元/件不等。

1.2超范围采购,超量贮存

卫生部〔89〕51号文件规定,药品采购计划的制定应以本单位常用药品名录为基础,并由药剂科负责人签字。如果需要增加新药品,必须由药事管理委员会批准。采购人员不得私自添加药品。购买的药品必须符合《药品管理法》以及《实施办法》的相关规定。不得购买“三不”药品和保健品,禁止购买与药品无关的个人生活用品和化妆品。不过,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因为诸多利益关系,导致大批保健品和自费药品通过药品采购人员进入医院,并以公费形式分发给消费者。同时,部分药品生产与经营企业采用让利随业务量的增加而增加的举动,影响了医疗单位的超计划采购,从而造成库存量不足的现象。

1.3药品采购人员业务素质较差,难以履行职责

部分医疗单位对药品采购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了解不够,在配置采购工作人员时,往往会选择一些非药学专业的人员或者专业水平比较低的人员。这些人对药品的基本特点了解不多,尤其是对中药的真伪和优缺点缺乏认识。在复杂的药品市场上,很难保证药品的质量达到要求。

2.加强药品收支核算管理的意义

医院药品收入在医疗经营活动中有二个比重,体现了医院对社会的依赖程度。第一,药品收入占医院业务总收入的比例。这一比例反映了药品销售的补偿份额,这也是医院现阶段三大补偿渠道之一——医疗费用、药品销售和财政补贴。第二,药品收入占医疗收入余额中的比例。这一比例反映了社会对医院和中医药结构的总医疗费用投资。

医院是表现出政府相应社会福利职能的社会公益组织。不以营利为主要目的,而是先以社会效益为首,然后再谈经济效益。如果上述两项比例过高,使得药品收入变成了医院补充费用的主要源泉。由于医院经济太过依靠药品收入,将使得部分医疗单位的药品管理人员为了单纯的谋取利润,把与采购差价很大的的高端药品推到临床,从而造成了药品花费太高,增加了国家、社会和病患的经济负担,这将为医院的发展带来不利2]。明确的讲,医院配药室中基础药品和中端药品以及高端药品的配比特别不均衡,尤其是医院采购中端或高端药品时,由于其的价格较贵导致采购成本偏高,使得中端或高端药品的实用价值与采购成本严重失衡。另外,偏高的药品采购成本使得医院将一大半的资金都用在了存货上。由于存货物流中持有大量资金,这样就失去了在其他地方可以获得的利润,造成医院的资金权益亏损过大,这在某种程度上增多了存货的成本。由于医院药品支出占据了医院全部支出相当大的比例,药品存货则占用了运营资金的的很大一部分,所以,在实际的工作流程中,应该做好药品收支核算管理,使药品收入在医院经营活动中的二个比例更加合理,以确保医院的健康发展。

3.正确计算药品收支结余

3.1准确计算药品收入

实际工作中影响药品收入精确性的因素包括:①收费人员态度不认真,自身的责任心也不强,导致“药品收入”金额与其他金额交叉使用账户,因此,医院门诊部和医院住院部收费单里“药品收入”金额与门诊和住院配药室药品交付金额不统一,这对医院“药品收入”的准确性会产生一定的影响。② 财会人员对“药品收入”账户贷方金额与配药室交付药品金额没有及时核对,致使未能及时实行财务调整,导致医院财务报表上“药品收入”的金额与配药室核算期间真正产生的金额不统一,从而降低了药品收支的精确性。所以,要加强培训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健全相关奖惩制度,进一步完善对药品的计算和控制,并安排专门的财会人员负责药品的管理和核查工作,实施收费窗口计算机“药品收入”名目与配药室交付的药品金额的核查制度,以保证药品收入与药品支出结余的精确性。

3.2药品收入与药品成本费用必须相互配比

与药品收入有关的药品成本费用,必须按照配药室每天药单算出的药品销售量及其总体的差价或加成率算得,不需要把该期的药品采购成本也列入其中。避免出现药品收支结余核算的任意性。

3.3合理列支资本性支出

资本性的支出需要从维修及购买基金或经营基金里直接列支,不可以直接从医疗或者药品支出里列支3]。不然,会对医院该期的效益有以及药品收支结余的精确度产生影响。

3.4正确提取维修及购买基金

允许医院从相关医疗和药品及管理费用中合理提取维修及购买基金。但是,维修及购买基金不能全数从管理费用中提取,不然,会在分拨管理费用时会对药品收支结余的精确度产生影响。

4.总结

药品是药剂科与临床之间的主要连接桥梁,在整体的采购流程中,都会出现与临床用药相关的问题,因此,采购人员必须定期与临床进行沟通,进一步明晰临床真正的需要,并及时把有关药品的最新信息提供给临床,同时,针对临床反映的状况,及时改善采购工作的不足之处,进一步健全采购服务体系,全面为临床和病患提供安全、优质、实惠的药品。此外,还需增强卫生体制的改革,对药品收支的核算和管理高度重视,精确的计算出药品的收支结余,努力让医疗收支差额部分和药品收支结余处于总体平衡的状态,推动医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丁晓红.全局视角下的医院药品采购内部控制策略研究[J].今日财富,2021(18):97-99.

[2]张智,王磊,周丽娟.成都西航港:收支结余模式下的“一统三制”[J].中国卫生,2021(06):31.

[3]王震.集采药品结余留用的政策逻辑[J].中国卫,2021(09):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