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在全科护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31
/ 2

健康教育在全科护理中的应用

赵欣

宿迁第三医院 江苏省宿迁市 223800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应用于全科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2-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住院患者17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8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以人为本的健康教育。结果:健康教育前,两组患者健康知识问卷得分差别不大(P>0.05),经过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患者得分为(68.9±3.54),对照组为(52.24±3.0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知识讲授、电视教育及康复保健操5方面患者满意度得分分别为(4.16±0.38)分、(4.77±0.41)分、(4.70±0.32)分、(4.27±0.18)分和(4.82±0.29)分,对照组分别为(3.79±0.17)分、(3.31±0.24)分、(3.82±0.13)分、(3.09±0.22)分和(3.23±0.21)分,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健康教育应用于全科护理可以提高健康教育的质量。

关键字:健康教育;全科护理;以人为本;研究

引言

在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全科团队服务属于一个新型事物及内容,该护理要求医院护理人员提供各种基本服务,同时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能够发挥良好的护理服务效果,尤其是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维权意识的不断加深,人们对于临床医疗服务效率、质量有了更高标准。为满足患者的需求,临床推出了全科护理服务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科护理服务其实就是指在明确患者实际病情的基础上,为患者提供全面、完整、有效、科学的护理服务。包括临床疾病防治、疾病保健、临床护理、康复干预等。临床有研究指出,想要进一步提高全科护理的效果,则需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近年来,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健康教育在临床广泛应用。研究指出,在临床实施“以人为本”的健康教育,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促进患者康复。本研究主要探究全科护理中实施以人为本的健康教育效果,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21年2-5月期间我院收治患者17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88例。观察组男49例,女39例;年龄18-77岁,平均(52.47±4.21)岁;内科患者40例,外科26例,妇产科22;住院时间5-15天,平均(7.16±0.22)天。对照组男48例,女40例;年龄18-78岁,平均(52.51±3.87)岁;内科患者41例,外科27例,妇产科20例;住院时间5-15天,平均7.20±0.31天。所有患者均排除精神异常、语言障碍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及住院时间等方面无明显差别,具有可比性(P>0.05)。

纳入标准: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标准:①所有患者均为本院住院部收治的全科患者;②病历资料完整有效,出院后仍能配合调查;③对研究中采用的治疗和护理方法表示认可接受。排除标准:将以下患者排除在调查外:①合并有精神类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为本院住院部收治的全科患者;②病历资料不全或出院后失去联系患者;③抵触或者拒绝接受研究中采用的治疗和护理方法。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健康教育,主要是在患者入院后向患者介绍医院环境,需要药物治疗的患者告知药物使用方法,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告知患者围术期注意事项,出院前向患者交代出院医嘱。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以人为本的健康教育模式。患者入院后引导患者或家属对病区环境进行熟悉,同时告知患者有需要可随时到护士站寻求帮助。向患者讲解药物使用方法、围术期注意事项时通过集体教育结合个人教育的方式进行。将具有相同健康问题的患者及家属聚集在一起,通过小讲座、播放视频、健康知识问答、发放宣传材料等方式进行讲解,条件允许时可以请已经接受治疗的患者分享自己的治疗过程,比如入院时的状态,经过治疗及康复训练之后的情况等,调动起其他患者学习健康知识的积极性。针对每位患者的病情特点,利用查房、治疗等时机给予患者一对一的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对于老年患者、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及本身健康知识掌握较少的患者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反复重复健康教育的内容,加强患者的记忆和认识。

1.3观察指标

针对健康教育的内容设计健康知识问卷,分别于患者入院时和患者出院前对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价。于患者出院前对健康教育内容和途径进行满意度评价,分别以1-5分表示非常不满意、不太满意、一般、比较满意和非常满意,从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知识讲授、电视教育及康复保健操5个方面进行评价,计算平均得分。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检验,等级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前后得分比较

健康教育前两组患者健康知识问卷得分差别不大(P>0.05),经过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和途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知识讲授、电视教育及康复保健操5方面患者满意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健康教育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向患者传授疾病相关知识、健康理念及个人护理技能,可以改变患者的行为,从而有利于患者配合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也发生了相应变化,护理工作的对象由疾病转变为患者本身,既更强调以人为本。在本研究中我们对患者进行入院教育时不是简单的告知,而是陪同患者熟悉病区环境,这也有利于拉近护患关系,为后面的沟通打下良好基础。在向患者讲解药物使用方法、围术期配合等内容时通过集体教育和个体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其中集体教育可以在短时间内对更多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达到节约时间目的。在小讲座的基础上,结合视频播放和传单发放使讲授内容形象化,有利于患者理解,而通过知识问答的方式可以加深患者对重点内容的印象。而患者与患者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完全通过集体教育必然会忽视这种差异性,因此针对每位患者的病情特点,我们给予相应的个性化健康教育。在患者当中,部分患者由于年龄大、文化程度较低或者是健康知识基础差等原因而对健康教育的内容掌握较慢或者容易忘记,因此针对这部分患者护理人员应反复加强其记忆,对于已经传授过的健康教育内容应不断重复和复习,从而使患者真正掌握,并在工作和生活中予以实施。在本研究中实施以人为本的健康教育的患者其对相关健康知识掌握得分明显高于常规健康教育的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也要明显高于常规健康教育的患者,将以人为本的健康教育应用于全科护理可以提高健康教育的质量。

总而言之,在全科护理过程中,医院必须要积极吸引各种医疗优秀人才,加强全科团队力量,增强其服务水平,改善服务质量.人员在开展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针对不同类型疾病的临床治疗以及临床护理采用以人为本的健康教育方法,综合分析患者的具体病情,差异化地实施健康宣传教育,提高临床护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全科护理当中应用以人为本为的基础的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认知率和自我护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白九评,沈文静,冯晓伟,黄威,梅双,陈志宇.格林模式健康教育在全瓷贴面修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河北医药,2021,43(18):2863-2866.

[2]周晓峰.规范化健康教育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观察[J].医学论坛,2021,3(2).

[3]王琪涵.健康教育路径在全脑血管造影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0,37(03):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