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个体化心理护理模式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7
/ 2

个体化个体化心理护理 模式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李颖

河北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 071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个体化个体化心理护理模式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干预效果。方法将2020年10月~2021年10月间本院收治的62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抽签原则分为实践组和参照组。参照组(n=31)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实践组(n=31)在参照组基础上开展个体化个体化心理护理模式。对比观察两组心理状态、负性情绪、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其中,心理状态、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用t检验,护理满意度用卡方检验。结果干预前,两组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实践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心理、社会、生理、环境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实践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实践组症状自评量表(SCL-90)心理状态躯体化、强迫症状、偏执、精神病性等9项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个体化心理护理可降低血液透析患者SAS和SD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关键词:个体化个体化心理护理;血液透析;应用效果

引言

血液透析可使体内代谢废物得到有效清除,并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血液透析治疗时间长,费用高,患者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个体化心理护理运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积极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以促进患者的康复。本文观察个体化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62例本院2020年10月~2021年10月间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组,31例被纳入参照组,另31例被纳入实践组。参照组男19例,女12例;年龄38~72岁,平均年龄57.45±1.36岁;透析时间5个月~1.5年,平均11.14±2.35个月。实践组男18例,女13例;年龄39~73岁,平均年龄57.58±1.47岁;透析时间6个月~1.5年,平均11.28±2.43个月。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性别、年龄)经统计学检验后呈现P>0.05,提示具高度均衡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患者均接受临床检查确诊,符合肾功能衰竭相关诊断标准;②精神、认知功能良好者;③患者均接受血液透析治疗;④患者均了解研究全部流程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开展。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肿瘤等危重疾病者;②合并全身感染性疾病者;③严重脑血管后遗症、急性心力衰竭者;④依从性较差无法配合完成研究者。

1.2方法

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①监测患者血压,透析过程控制透析速度先快后慢,对透析时血压较低者可遵医嘱采取序贯疗法,对透析过程发生低血压的患者需停止超滤且调整为头低脚高位;②评估患者心功能,控制透析量,避免透析液摄入过多导致心功能不全,且予以患者全程心电监护及生命体征监测,对出现心律不齐者停止超滤并予以吸氧;③对患者进行置管时需严格遵循无菌原则,置管前应仔细检查导管留置部位,对有皮肤渗出情况者应维持皮肤干燥,对感染症状2周依旧无改善者应及时更换血管通路。实践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开展个体化个体化心理护理模式:(1)构建良好护患关系。护患沟通时,充分尊重患者个人隐私,尽可能规避敏感话题,如个人收入、家庭境况等,选择正性刺激或患者感兴趣的话题,帮助患者解决诊疗过程遇到的问题。(2)情感支持。面对面谈话,1次/周,每次约30min,倾听患者的负性情绪,并给予安慰鼓励。(3)播放轻柔及舒缓乐曲,20~30min/次,1次/d。(4)提高家庭社会支持。叮嘱患者家属多关心患者;鼓励患者参加社交和文娱活动,与朋友保持良性的连续接触。

1.3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护理满意度、负性情绪、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对研究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6282f8fccaa4e_html_a976f5964a747d93.gif ±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χ2对数据进行校检;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对护理措施的满意程度

实践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1。

表1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措施的满意程度[n(%)]

6282f8fccaa4e_html_773d13e8af55ad1f.png

2.2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负性情绪改善情况

两组干预前负性情绪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实践组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2。

表2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负性情绪评分改善情况(x±s)

6282f8fccaa4e_html_18e4fc6c4f9b6a75.png

2.3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后心理状态SCL-90评分

实践组SCL-90心理状态躯体化、强迫症状、偏执、精神病性等9项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3。

表3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心理状态SCL-90评分(x±s)

6282f8fccaa4e_html_5f9ab6e5c7ac7dc6.png

2.4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WHOQOL-BREF评分情况

两组干预前生活质量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实践组干预后WHOQOL-BREF心理、社会、生理、环境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4。

表4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生活质量WHOQOL-BREF评分情况(x±s)

6282f8fccaa4e_html_c081310ab8ab5e35.png

3讨论

血液透析治疗是临床治疗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手段,使用该治疗方式能够维持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生命。然而血液透析患者的病程较长,长期血液透析需要花费较高的费用,同时透析治疗期间患者易出现疼痛、血压降低等不适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使患者产生负性情绪。血液透析患者负性心理状态包括:自我感受负担、自尊水平低下、消极、悲观、焦虑和抑郁等。个体化心理护理指护理人员运用心理学相关知识对患者心理进行疏导,消除其消极认知,带动和影响其积极行为,以达到恢复其心理健康或预防心理疾病的目标。相关研究指出,个体化心理护理可使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状态更加稳定健康,提高其维持性血液透析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这是因为个体化心理护理中构建良好护患关系可加强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提高其护理依从性和个体化心理护理效果;倾听患者的负性情绪有利于护理人员获取信息,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同时使患者被压抑的情绪得以表达和疏导;及时鼓励患者有利于带动患者的积极情绪和行为;播放轻柔音乐可使患者放松身心,减轻心理压力;提高家庭社会支持可通过提高患者与家属、朋友等联系的密切程度和质量给予患者心理支。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个体化心理护理可降低血液透析患者SAS和SD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参考文献

[1]陈燕.促进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健康的心理护理方式研究[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21):84+91.

[2]丁小军.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20):192-194.

[3]李玉香.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13):177-179.

[4]李娜.心理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身健康的影响观察[J].健康之路,2018,17(07):184-185.

[5]蒋路艳,钟宇芳.心理护理运用于血液透析病人护理中的效果评价[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51):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