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保护故障诊断及处理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7
/ 2

继电保护故障诊断及处理对策

蔡君儿 翁晖 叶天波

宁波供电公司 浙江 宁波 315000

摘要: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进步,各行各业的用电需求量也在不断提升,为此,加大保障基本生产生活所需的用电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保障整个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首要任务是确保电厂的电力安全。继电保护装置为电厂电力安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保护作用。保障电厂的继电保护装置切实准确稳定运行是维护整个电力系统安全和避免电力系统发生崩溃的首要前提,因此,必须对电厂继电保护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和处理,不断提高继电保护装置发生故障时的处理能力。
关键词:继电保护;故障诊断;处理对策

1 引言
随着新时期的到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了巨大的提升,而在整个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电力资源是非常重要的根本保障,保证电力系统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就是电力企业的核心职责。继电保护装置作为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关卡,一旦继电保护装置出现故障,无法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中,不仅会对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影响,还会给国家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从继电保护装置的实际应用情况来看,虽然加大对继电保护装置的研究维护力度,但是在一些无法避免、不可控制因素的影响下,继电保护装置仍然会出现运行故障,此时如何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故障进行解决,就成为当前重点研究问题。

2 概述
2.1继电保护概述
通过对继电保护装置合理设计与运用,可以对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异常故障问题,促使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得到保障。一旦有故障出现于电力系统当中,继电保护装置能够及时有效的隔离故障设备与线路,促使故障带来的损失和影响得到控制。一般来讲,继电保护系统的工作过程是这样的:测量部分首先对比被保护装置的输入信号与设定值,逻辑部分进行综合分析,执行部分将相应的保护动作实施下去。
2.2继电保护的意义
继电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其能够提升故障检测的精度,有效发现和解决异常故障问题,进而达到电力系统运行质量提升的目的。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继电保护通过监控功能的发挥,能够及时了解各个设备的运行状况,准确判断故障发生位置与类型,进而提升设备故障的处理效率和质量。

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常见故障分析
3.1电流互感器饱和故障
当电力系统设备所承受的负载在短时间内突然增加时,会出现常见的短路现象。从设备流出的电流量会瞬间增加,尤其是在靠近系统终端的电力设备中出现短路,电流甚至可能达到额定电流的100倍。这将降低继电保护装置的灵敏度,使电流互感器的饱和更加严重。甚至可能导致继电保护设备发出错误的保护动作,这将对电源系统的正常运行产生重大影响。
        3.2继电器触点故障
        继电器触点的性能决定了继电器保护工作的灵敏度。如果发生故障,继电保护装置的整体效果将降低,其性能会受到材料、负载类型、工作频率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容易发生故障,例如接触磨损,接触故障等。
        3.3次电压回路故障
        二次电压电路故障的后果是继电保护装置拒绝运行或发生故障,这将严重影响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导致二次回路故障的发生以下几点详细说明:
        (1)中性点的接地方法不正确,通常不接地或接地点太多。
        (2)继电保护装置的三角电压电路异常,可能是由于机械故障或操作习惯引起的,应根据现场测试结果进行判断。
        (3)电压损失现象发生在次级电压回路中,这是继电保护装置中最常见的问题。通常是由于各种类型的断路装置性能不足和电路设计不完善引起的。

4 电力继电保护故障维修技术要点
4.1 合理选择监测方法
(1) 静态隐藏故障监测方法
        针对电厂继电保护装置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关的输入采样数据,并要求具备一定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能够有效结合继电保护装置的特点,来进行回路隐蔽故障隐患的测量。在变压器电气量保护过程中,都结合实际来设定相应的主保护,则还参照相应的装置输入的电流信息的相关性,这样通过诊断系统所采集的实时数据信息,能实现保护定值的准确性要求。
(2)动态隐藏故障监测法
在运行继电保护过程中,难以有效发现相关的隐藏故障,为了进一步提升系统可靠性,则应重视动态监测过程,便于故障隐患的发生,做好后续处理工作。通过上述有效的监测方式,能保证电厂平稳安全的运行,符合社会稳定发展的要求。
4.2 做好定期检查工作
为了保障电厂的安全运行要求,应从整体上重视保护工作的开展,充分考虑到影响的各个方面的因素,避免故障的发生。如果存在某个设备的故障问题,会造成系统机组存在整体运行的问题,利用合适的继电保护措施,能够实现电力系统的有效连接。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存在一定的故障问题,则系统能够实现故障的快速检测并处理,完成自动化预警继电保护系统的相关要求,并提出有效故障维修策略,从而实现大规模停电事故的发生概率。只有充分相关的继电保护系统中设备的维护以及定期检查工作,才能进一步落实相关的设备规范要求,实现预期的设备性能要求,符合现代化电厂的生产要求。所以,在电厂的运行中,应该充分重视定期检查工作,确保继电保护系统的正常工作要求。


4.3 带负荷检查维修法
采用电力继电保护带负荷检查过程中,既要对参考对象给予正确的选择,又要确认一次潮流的走向,这两点是发挥此维修方法作用的保证。如,对相位参考电压进行测量时通常都是选择A相母线电压,若电压不存在,再选择电流,注意选择相同的参考点。如果开关不能作为参考,则维修人员应采取相应对策或是利用同侧对应的串联开关计算出短路潮流的和,在此过程中必须保证两次电压、电流的相位大小保持与一次潮流相位保持统一性。
4.4 替代维修法
维修电力故障时,替换可能出现故障的元件或插件是一种常用的维修方法,插件、元件替代的维修方法能有效缩减故障范围,使故障处理的质量和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在电力继电保护运行过程中,如果出现插件故障,将会使备用器来取代回路内部较为复杂的单元继电器,此时如果故障得到有效解决,则说明替换部分为故障点。替换继电器时,应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防止操作环节出现的问题造成新的故障,控制变量,以便能准确确定故障点。使用新的继电产品前,应对设备进行外部加压处理,从而有效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
4.5 拆除维修法
在进行电力继电维护过程中,如果选择拆除维修法时,最好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对其进行拆除处理,并要求原路放回,随后还需要对其分支线路进行详细检查。实际上,电压器二次熔丝断开有可能会导致回路运行的短路故障,维修人员可通过分离端子的方法来对故障进行有效处理。如果装置保护熔丝发生熔断时,将会导致电源空气开关不能有效开展工作,这样就可以借助插件插拔的方法来使故障得到有效排除。

5 结论
在电厂的实际运行过程中,要想保证自身可以正常且稳定的运行,就一定要加大对继电保护故障的重视,合理的分析故障成因,然后有针对性的选择处理手段。同时,在电厂的日常工作进行阶段,还应该不断强化对继电保护的动态以及静态监测,以便可以从根源上杜绝故障问题的出现,进而有效推动电厂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庆,任蓓蓓.电厂继电保护故障诊断及处理对策[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18(23):218-219.

[2]白瑞珍.电厂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的影响因素及提升途径[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27):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