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如何避免医疗纠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5
/ 1

急诊如何避免医疗纠纷

赵小峰

成都市金牛区人民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36

急诊科是医院的一个重点科室,它收容了大量的患者及心情较为急迫的家属,若是急诊医生处置不当,则容易引起医患纠纷。因为大多数急诊患者的病情较急、较复杂,患者及家属在就诊过程中通常心情急躁,同时负责急诊的医生工作繁重繁忙,当他们面对较多的危急病患时,通常心力交瘁,所以在急诊科就很容易引起医患纠纷。针对急诊如何避免医疗纠纷,本文具体提出了如下措施进行科普:

  1. 急诊医生的工作时间应合理安排得当,实行轮班制,将责任落实到实处,加强其责任心。这样就可以保障急诊医生能拥有足够的休息时间,以便能够调整自身的心态,用良好的态度服务患者及家属,尽可能在和患者及家属沟通期间表达清楚自己的救治方式,尽量获得他们对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另外急诊医护人员应该定期检查抢救设备并维护更新,保证抢救药品齐全,有效。如在急诊室收容大量患者的时候确保有药可用,在发生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时候,领导小组能够从容地组织医护人员抢救伤重患者,保障患者安全,以避免医疗纠纷发生!

  2. 急诊医生应注意自身的表达技巧,注意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方式。这是因为在急诊科,部分患者或家属面对突发疾病、意外创伤时没有心理准备,当从医生处得知自己所患疾病之后,容易产生焦虑、悲伤或者恐惧的情绪,甚至少部分患者或家属会攻击医务人员,无理取闹。因此医生应该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及时和患者及家属沟通,获得他们的理解。需要强调的是急诊医生在给患者开具处方的时候,需要给患者详细说明用药量、用药时间及用药注意事项。如所开具药物会给患者带来不良反应或者药品的价格极其昂贵,则应提前予以解释说明,让患者及家属自行选择。同时急诊医生在解释过程中不能讲过满的话,要实事求是的说明药物的疗效。

  3. 急诊科医生应该加强自身的专业素质培养。急诊医学是一门较为特殊的学科,医生会面对大量未知且错综复杂的病情,致使急诊科医生需要有扎实的医学知识功底,能够准确分辨出急诊患者的病情,在第一时间予以救助。这就对急诊医生的业务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也对急诊医生及时准确分辨患者的病情、准确判断患者应该分流前往的科室提出了高要求高标准,尤其是病情危急的患者,这一点尤为重要。同时急诊医生也应熟悉内、外、妇科以及儿科的基础知识,丰富储备,为患者及家属提出最中肯的建议。

四、急诊医生需严格执行医疗规章制度,加强自身医德修养。急诊科是医患关系容易发生纠纷的地方,也是社会各界人士最关注的地方,而医疗纠纷或者医疗事故最基本的防范措施,就是医生需严格执行医疗规章制度。在临床工作当中,需严格执行接诊、三级检诊、大查房、会诊、病案讨论等规章制度。此外,防范医疗纠纷的重中之重就是加强医生自身医德的修养。医德是调节医患关系的杠杆,这样能够使患者及其家属能对医生产生信任感、安全感,愿意主动配合治疗,从而能够有效避免纠纷的发生。

五、若是在医疗纠纷发生后,不管是提请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还是患者及家属直接向法院提出医疗损害赔偿诉讼,原始的病历材料作为一种书证,在医疗鉴定和医疗诉讼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医生应通过医院上级部门批准后按程序把病历证据复印给患者,而不能轻易把原始病历交给患者。这是因为病历是疾病诊断的根据,也是疾病治疗经过及其治疗效果的原始记录,也是判断医务人员执业行为的是非,诊疗措施情况的凭证。同时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病历记载过程中急诊医生除了详细的叙述病情和治疗经过外,还应该记载医生在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和自主权、患者不请假擅自离开医院、患者不配合治疗及外人横加干涉医疗救治等方面的情况,必要时需有患者及家属签字。

总之,如采取上述措施,可有效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获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值得大家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