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问题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2
/ 2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问题思考

谢盛任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

摘要:目前在民用建筑节能设计实际开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制约节能设计实施的影响方面。因此,设计人员在开展建筑节能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建筑物所在地的气候、环境、人文风俗习惯等多方面进行考虑分析,安排好节能环保需求的建筑材料、建筑布局设计以及可再生资源、新能源等的利用,在实际运用中真正实现节能环保。

关键词:建筑设计;节能建筑;设计问题

引言

面对当前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矛盾的严峻形式,我国各行各业的生产活动均应使用新能源。尤其是在能源消耗量较大的建筑工程行业,应该在民用建筑设计中大力推行新能源。因此,需加强对新能源的利用和研究。本文主要对建筑节能设计中新能源利用的意义入手,对利用的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有效措施进,更好地保证在民用建筑节能与建筑设计中实现节能降耗设计,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人员和学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1建筑设计中节能环保理念基本概述

建筑设计中节能环保理念是指通过考察施工环境、地质环境,优化建筑设计等方法来实现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等目标的设计理念。设计人员需要在建筑设计中应用绿色环保节能材料,减少建筑工程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保证建筑工程的环保性,提高人们对建筑工程设计的满意度。

2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国社会高速发展,经济水平迅速提高,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与此同时,过度开发能源的情况也不断加剧,我国乃至整个世界均发生了能源危机,能源大幅度减少的同时也严重污染了环境。我国虽然幅员辽阔,但人口基数同样很大,人均土地面积与资源较少。此外,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使用的能源主要为煤炭。对不可再生能源的过度依赖造成我国的能源结构过于单一,这也是造成能源短缺的主要因素。如今,我国开始加快城市化建设的脚步,其需要消耗大量的钢筋、电能、水泥、水等能源。因此,为了节约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强节能建筑设计十分重要。

3在建筑设计中应用节能环保理念需遵守的原则

3.1一体化原则

为实现节能环保目标,设计人员需要遵守一体化原则。在用一体化原则指导建筑设计工作时,设计人员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使建筑周围环境与建筑物相协调,从而降低能源消耗,保证环境保护效果。另外,设计人员需要综合考虑水土环境、光照条件以及建筑节能环保技术,制订科学的建筑环保节能设计方案,从而提高建筑工程建设水平。

3.2选用合适的节能材料

节能材料质量决定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的运用效果,对整体建筑质量起着关键性作用。通常情况下,在选择节能材料时,要考虑材料是否具备高效性、节能性和经济性三个因素。在确保材料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成本开支,这才是符合节能设计的本质要求。总而言之,在选择节能材料时,各个环节涉及到的工程造价必须科学、合理,从而满足环保节能的需求。

3.3实用性原则

在建筑节能环保设计中,设计人员需要从广大人民群众的角度出发,做好设计工作。由于人们对建筑的实用性要求比较高,设计人员需要优化建筑设计方案,提高建筑的实用性。设计人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设计人员不仅需要考虑建筑材料质量,还需要考虑建筑材料的价格。设计人员在应用安全性能高、防火性能强的建筑材料的同时,还需要降低建筑成本。另外,设计人员还需要考虑建筑物的采光问题,保证建筑物拥有良好的光照条件。除此之外,设计人员需要加大建筑物的节能环保设计力度,提高建筑物的节能环保性。比如,设计人员可以应用环保节能材料、引进环保节能技术等。

3.4贯彻本土化设计与外部环境设计相结合

开展民用建筑节能设计过程中,通常需要将本土化设计与外部环境设计相结合。设计人员需要考虑建筑物所在地的建筑习惯和人文生活方式以及相关的习俗等因素,以确保建筑能够满足当地人民的审美需求。建筑不仅仅是满足人们的生活起居需求,还需要符合建筑所在地的环境条件,因此需要结合外部环境开展建筑设计布局。例如,设计人员通常将卧室这些需要阳光照射取暖的房间设计在建筑南侧,而将一些需要避免日光照射的房间设计在北侧方向。除此之外,在开展民用建筑设计的时候,建筑物的外立面设计也需要秉承科学合理的设计原则。建筑设计不仅需要尽可能地节能环保,还需要综合考虑整体的美感。另外,在开展建筑物内部设计过程中,保证建筑的合理功能分布是重中之重,不能够本末倒置,各使用功能合理布局的前提下,利用清洁能源,优化节能设计。综上,设计人员在开展民用建筑设计时,需要秉承本土化与外部环境协调共存的原则,努力为当地居民提供优质的居住环境。

4我国节能环保的建筑设计现状

在建筑设计方面,节能环保这一观念虽然早已有之,但一直未得到重视。之前,我国的建筑设计一直以施工速度、施工质量为主要抓手,对于建筑设计是否节能环保并没有投入太多关注。近些年,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住房需求也发生了从数量到质量方面的转变。人们不再满足于建筑的功能性,还希望建筑的空间更加多元化,同时也希望建筑更加节能环保。我国节能环保的建筑设计处于起步阶段,虽然有个别设计案例在节能环保方面做得很好,但总体水平仍然低于发达国家,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所以,在节能环保的建筑设计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阶段建筑设计在节能环保方面的不足。首先,节能环保方面的建筑设计专业人才较少,与其他方面的建筑设计相比,节能环保方面的建筑设计出现的时间较短。对于该方面的人才,我国培养得也比较少,节能环保方面的建筑设计顶尖人才更为稀缺。其次,在相关行业标准以及法律的制定方面,我国仍处于探索阶段,使得我国节能环保方面的建筑设计发展相对滞后。最后,与非节能环保技术相比,节能环保技术的建筑设计与未使用节能环保技术的建筑设计使用的材料更加昂贵,建造过程中考虑的因素更多,耗费的资金更多,这会导致承包工程的建设者更多地选择那些非节能环保的建筑设计方法,从而进一步阻碍了节能环保的建筑设计的发展。

5建筑节能与建筑设计中新能源的实际应用

5.1地热能的应用

当新能源应用于现代建筑节能设计过程中,地热能占据着关键性的位置,在实际设计应用时,施工人员可以利用地热能向热能进行直接转换,为建筑内部进行供暖,并提供热水资源;同时,施工人员还可以利用地热能进行发电,保障建筑内部电能资源的充足,为建筑内部电气、照明等方面提供支持,保障建筑用户的正常工作生活;以此来对传统不可再生性能源进行替换,减少能源浪费等现象的出现,降低污染物质的排放量,同时对自然环境进行优化保护,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创建出一个健康舒适的环境。

5.2屋顶环保节能设计

屋顶既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筑环保节能设计的重点部分。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从环保节能的角度来研究建筑设计方案。屋顶环保节能设计的要求是:保证屋顶的保温性、防水性。从现状来看,绿化式屋顶和太阳能集热式屋顶均可以实现保温与防水的效果。绿化式屋顶是指通过开展屋顶绿化的方式打造节能环保型屋顶。建设绿化式屋顶,不仅可以降低屋顶的辐射热,还可以改善城市环境,提高环境保护水平。太阳能集热式屋顶采用的是坡屋顶和平屋顶:朝南的一侧屋顶需要应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上面铺设主动式太阳能集热器,以更好地吸收热量;朝阳一侧屋顶的面积大于背阳一侧屋顶的面积,从而获取更多的热量,增强建筑物的保暖性能。科学合理地设置太阳能集热式屋顶,可以有效收集热量,将热量转化为热能,满足人们对热能的需求;同时还可以将热能转化为电能,以此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提高社会发展水平。建筑设计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采用合理的屋顶环保节能设计方案,从而科学地指导屋顶施工。

5.3加强对新空调技术的使用

空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管是夏天还是冬天,人们都需要使用空调。然而,空调运行需要大量能源,建筑设计人员必须将建筑物能源供应与新能源有关技术结合起来,引进新的、先进的空调技术,调整目前的空调使用方式,以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不能直接使用特定的空调技术,而要将冷却系统改造成一个匹配的冷却塔,从而进一步减少空调操作所需的能量,同时还要调整空调的空气供应量,以控制室内温度并确保室内舒适。建筑公司必须充分考虑客户的需要,可设计安装变频空调或变风量系统,其主要通过改变频率或送风量,以控制建筑物内的温度和湿度,从而达到最低限度的能源消耗。使用变频空调或变风量系统,可大幅度降低供热和制冷成本,减少能源消耗,实现节能目标。可变空调系统由温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控制器和其他基本部件组成,根据室内温度传感器的指令实现温度控制。在变频空调系统的操作过程中,最大负荷的情况较为罕见,仅为总运行时间的1/10,消耗的资源较少,可实现节能减排。变风量空调系统属于全空气系统类别,系统中的冷冻和冷凝水管不会通过传统的建筑吊顶方式安装,使得霉变等问题出现的概率得到了明显降低。变风量空调系统能够使住户更便利、有效地实现节能和保护环境的目标。作为空调的使用者,应当充分了解空调的使用技巧,减少能源消耗,在满足温度需求的基础上,实现节能的目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能够推动资源的合理利用,使我国的能源压力得以缓解,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同时也是建筑设计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建筑师与设计师必须加大节能建筑设计的研究,认识到其重要作用,不断钻研,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及素养,强化设计水平,从而推动节能建筑设计工作的开展与完善。

参考文献

[1]何琼.建筑设计中的节能环保问题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

[2]姚海峰.建筑设计中的节能环保问题思考[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

[3]田瑞荣.绿色环保低碳节能建筑设计应用及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9

[4]王珺.节能设计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有效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

[5]廖文辉.建筑设计中节能设计的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9

[6]张德佳.房屋建筑设计中节能环保理念的实现途径[J].住宅与房地产,2019

[7]许红燕.绿色建筑节能设计在住宅的应用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

[8]李欣.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浅析[J].城市建筑,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