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降低长程视频脑电图伪差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13
/ 3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降低长程视频脑电图伪差中的应用

徐媛君 杨婷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江苏 南京 210000

【摘要】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降低长程视频脑电图伪差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3月,符合条件的癫痫患者486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应用FMEA工具,寻找失效原因,制定改进措施。结果:经FMEA优化后,观察组长程视频脑电图出现伪差的比例下降(P<0.05),失效模式的RPN下降。结论:FMEA运用于长程视频脑电图,能够寻找到高危失效原因,降低伪差率,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脑电图;癫痫;护理

癫痫是大脑神经元突发异常放电引起的一种短暂性脑功能障碍。长程视频脑电图通过对脑电波实时动态的监测,捕获痫样放电,同期录像患者临床表现,为癫痫的诊断提供依据,具有特异性、敏感性、无创性等特点。医生通过对脑电图做出精确的分析,来辅助癫痫的治疗及诊断。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FMEA)作为质量管理的核心工具,通过团队的力量,对可能出现的失效影响及原因,进行分析,采取预防措施,以提高结果的质量及可靠性。本科室通过将FMEA应用于长程视频脑电图管理工作中,降低脑电图出现伪差,提高脑电图原始图形的准确度,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5月-2021年3月本科室收治的癫痫患者669人,年龄10-86岁,男性349人,女性320人,10-17岁126人,18-30岁193人,31-60岁219人,大于60岁131人。纳入标准:①智力正常,②无意识障碍、反应迟钝,③检查期间可遵指令配合呼吸、睁眼等动作。排除标准:①合并有其他精神病患者,②检查时间不满10小时,③非疾病原因造成重复检查者。以此取得有效人数486人。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3人,其中观察组年龄10-81岁,平均年龄47±10岁,对照组年龄14-86岁,平均年龄49±10岁。

1.2 方法

1.2.1 组建FMEA团队

由癫痫专科医生2名、脑电图技师2名,护士长及护理骨干6名,共10人组成,均接受过FMEA相关知识培训 ,对现有脑电图检查流程进行评估分析。

1.2.2 分析失效模式

通过对失效严重度(S)、发生率(O)和探测度(D)进行评价,计算出RPN值(风险优先度,RPN=O×D×S)。以1-10分来表示:S是评估可能的失效模式产生的影响,10为最严重,1为没有影响;O是失效原因发生的几率,10表示几乎肯定要发生,1表示基本不发生;D是评估检测失效模式的几率,10表示不能检测,1表示可以被有效的探测到。RPN最坏的情况是1000,最好的情况是1。 通过FMEA团队的集体讨论,分析可能造成脑电图伪差的因素,找出潜在的失效原因,见表1。

表1 产生脑电图伪差患者失效模式的RPN

失效模式

潜在原因

S

O

D

RPN

外源性干扰

环境吵闹,光线刺激,电子设备使用

8

8

8

512

患者检查前准备不充分

患者预约脑电图时未向其宣教检查前准备工作

8

9

7

504

药物影响

未了解患者抗癫痫药物及安眠药物的使用

8

7

9

504

身心异常

体温异常,血糖异常,情绪波动异常,睡眠不足

7

6

8

336

脑电图电极脱落

患者躁动,脑电图帽与患者头型不匹配

9

7

4

252


1.2.3 改进措施

FMEA团队对失效原因分析,制定以下措施:(1)预约:①对预约脑电图的患者进行信息登记,发放脑电图宣传手册,关注公众号,标明检查前需准备的各项事宜。②预约脑电图的时间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避开生理期等特殊情况。(2)检查前:①检查前一天护士联系为患者修剪头发,协助患者清洁头皮

避免使用护发素。②检查前由医生及技师向患者解释检查的必要性、安全性,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要求检查时有家属陪同,提高患者安全感。③对长期使用安眠药、癫痫药物的患者,检查前一天暂停使用药物,因特殊原因无法停药的需在检查单上做好标记,以供医生读图时作为参考。(3)检查时:①检查当天护士测量患者生命体征,督促患者正常进食,体温过高或血糖异常者暂缓检查。②技师连接脑电图电极前评估患者头型及大小,选择可调节式的脑电图帽,电极妥善固定,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电极是否脱落或移位,晚间由夜班护士巡视处理。③提供合适的病室环境,温度20-24℃,湿度50%,减少因过热过湿导致电极脱落,及影响患者情绪[7]。④患者检查时更换深色棉质病员服,脑电图室光线柔和,环境安静,禁止使用电子设备。⑤晚间睡眠留夜灯,使用隔帘避免遮挡摄像头,及时采集到患者发作时的状态。⑥告知患者检查期间除三餐外不可进食零食,卧床休息,保持足够睡眠,避免过度用脑。

1.3 观察指标

(1)统计观察组和对照组脑电图成功及失败的例数(百分比);(2)实施FMEA后各失效模式RPN的变化。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采用SPSS V17软件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失效模式RPN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5项失效模式RPN值均下降,见表2。

2.2观察组脑电图出现的伪差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高危失效模式RPN比较

组别

外源性干扰

患者检查前准备不充分

药物影响

身心异常

脑电图电极脱落

对照组(n=243)

512

504

504

336

252

观察组(n=243)

144

245

196

108

40


表3 两组高危失效模式发生率比较

高危失效模式

对照组(n=243)

观察组(n=243)

P

发生

未发生

发生比例

发生

未发生

发生比例

外源性干扰

196

47

80.7%

82

161

33.7%

0.002

患者检查前准备不充分

166

77

68.3%

54

189

22.2%

0.04

药物影响

125

118

51.4%

90

153

37.0%

0.01

身心异常

96

147

39.5%

32

211

13.2%

0.00

脑电图电极脱落

119

124

49%

87

156

35.8%

0.001


3 讨论

具有代表性的合格脑电图能帮助医生更好的分析病情,用于颅内器质性病变的检查,尤其是作为癫痫类型的判断,对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1]。FMEA作为一种风险管理工具,包括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前者通过在检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影响,后者对其进行分析,找出预防措施,以排除各种干扰所带来的影响,提高检查的精确度和有效性[6]

本研究将FMEA模式应用于长程视频脑电图降低伪差中,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寻找出造成伪差的失效模式,包括检查前准备不充分、电极脱落、外源性干扰、身体及药物影响5个方面,分析潜在的影响因素,从检查预约开始采取干预措施,优化改进检查前及检查中的治疗护理措施,包括环境的选择,患者用物及身心的准备,家属的支持,饮食及药物的干预,通过医生、技师及护理人员的共同配合,灵活使用公众号、电话、宣传手册等方式,提高脑电图检查的准确率。措施实施后,RPN值显著降低,脑电图伪差率下降,患者及家属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提高。而本研究也具有局限性:参与人员对其业务能力及经验水平有一定的要求;RPN数值的获得具有主观性;对风险的采集可能出现遗漏,无法完全规避。

综上所述,FMEA质量管理方法,可以降低长程视频脑电图伪差,同时能够调动医护技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刘丽.全程护理干预对儿童视频脑电图监测伪差的影响[J].护理研究,2020,27(3):222-225.

[2]孙卉.远程控制法联合Fmea模式在降低结核科胸腔引流管非计划拔管率的效果探讨[J].医药前沿,2020,10(3):207-208.

[3]张少强,刘青,袁荣荣,孟子凡.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管理在手术自体输血的应用研究[J].重庆医学,2021,50(3):475-478.

[4]张茜茜,孙妹,王春玲,李华,丁瑞芳.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预防减重手术患者压力性损伤中的应用及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21,38(2):37-40.

[5]陈志芳,李小琴,刘华华,季爱云,成晓燕.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对无痛分娩患者的影响 [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1,18(1):107-110.

[6]刘春霞,许超,折盼.基于FMEA模式的护理联合行为干预对出血性脑卒中病人术后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及ADL评分的影响 [J].血栓与止血学,2019,25(6):1016-1019.

[7]李丽平.视频脑电图对癫痫病人的监测和护理 [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69):113-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