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31
/ 2

城市社区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刘丽红

四川铸创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610041 

摘要:在我国城市社区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管理机制不完善、保障物资不充足、人才队伍不健全、管理意识不足等问题都会影响到实际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效果,因此,为了能够有效地加强社区对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城市社区还需要针对现存问题有针对性找到解决措施。本文就城市社区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中的问题和解决对策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城市社区;自然灾害;应急管理;问题;对策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密度不断增加,城市人口主要是以社区为单位开展日常生活,若是城市发生自然灾害,社区也在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中发挥作用。我国不断加强重视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工作,同时城市社区在应急管理自然灾害工作中也不断进步,例如定期组织社区人们火灾演习,在社区布告栏中张贴自然灾害的应急处理措施,然而仍然存在问题需要解决,进而推动城市社区管理和解决自然灾害的效果。

1城市社区应急管理自然灾害的特征

我国发生的自然灾害具有广泛性、区域性、灾难性、危害性、周期性、突发性、频繁性、紧急性等特征,城市社区在应急管理自然灾害工作中也相应含有这几类特点,具体表现为:

1.1紧急性

在城市发展中,发生自然灾害一般破坏性和危害影响比较大,社区人们经常会措手不及,导致社区生活混乱、失去秩序。所以说城市社区很难在短时间内消除自然灾害导致的危机状态,因此,社区需要快速反应,在有限的时间内对自然灾害进行应急管理,避免灾害造成更加严重的危害。

1.2专业性

自然灾害发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多样和直接破坏性等特点,同时会产生其他衍生的后续影响,所以,城市社区的应急救援和管理人员自身需要不断学习并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对自然灾害进行有效应对。若是相关的工作人员不了解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或者是自身的知识储备不足,将很难有效地展开社区应急管理自然灾害的工作,降低管理的效率,甚至会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所以说专业性也是应急管理自然灾害的特点之一。

1.3综合性

城市社区应急管理自然灾害会涉及到多个部门领域,同时需要不同部门的人员进行协同合作,因此其综合性和系统性较强。发生自然灾害之后,社区需要统筹协调全局,对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进行整合应用,同时社区主导并动员各方参与到实际的工作中,多方联动,从而有效地应对自然灾害。

1.4义务性

当发生自然灾害之后,城市的基础力量,社区有义务、有责任开展各项应急管理自然灾害的工作,并将社区力量进行团结协作,共同减少自然灾害对社区造成地危害。城市管理中对社区的定位将会决定社区应急管理自然灾害的义务和价值。

2城市社区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工作中的问题

2.1对应急管理自然灾害的认识和意识不足

城市应急管理自然灾害的基层力量就是社区,作为前沿阵地,社区含有众多的人口,不足的基础设施等导致民众没有较强的防灾意识,具体表现在,首先社区民众防灾意识较差,他们没有产生危机感应对发生的灾害,尤其是在城市社区发展中,民众更加重视的是城市的经济发展、社会秩序以及大家的生活品质,不够关注自然灾害可能引发的各项安全问题,加上社区民众没有科学认识应急管理突发性的自然灾害,无法正确认识、预测和防范自然灾害,最终导致防灾救灾等工作在展开过程中容易存在一定的威胁和隐患;其次,社区民众身边没有充足的应急处理自然灾害的设备,例如哨子、手电筒、急救包等应急处理自然灾害的物品普遍缺乏,甚至是部分民众没有意识进行急救用品的准备;最后是民众对自然灾害的应对技能和常识不足,大多数人民对自然灾害的认识仅限于影视作品中看到的,却不关注或了解求生方式,若是有重大的自然灾害发生,很多民众不知道如何应对,最终造成严重的经济和人身损失。

2.2不完善的应急管理自然灾害机制

当前城市社区应急管理自然灾害的机制不完善,主要表现在:首先是城市社区没有形成完整、科学的体系和法规制度,虽然国家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但是在实际执行方面仍然存在不足,尤其是基层社区与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不足,最终无法有效应对自然灾害;其次是没有严格落实责任制度,部分应急管理部门之间职责不清晰,存在交叉职责的现象,最终影响到社区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效果;最后是不完善的应急预案演练机制,大多数社区虽然按照国家规定对应急预案进行完善,然而相关工作仅仅停留在文件上,并没有对民众进行宣传和普及,或者是开展预案演练活动,最终无法保证预案的效果。

2.3没有强有力的应急管理自然灾害的保障力度

当前虽然社区在实际应对自然灾害的过程中逐步完善物资保障工作,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没有完善的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当发生自然灾害时,因为道路交通等因素的影响,很难有效地将物资及时送到社区,物资调配体系不完善,导致无法发挥救灾物资的作用,;其次是储备的救灾物资数量和品种有限,单一的储备方式或者是简陋的地点、不合理的布局都会导致过度损耗物资的现象发生;最后是不完善的动态管理救灾物资制度,不健全的更换、补偿救灾物资制度等都会影响到救援的时效性。

2.4不健全的应急管理自然灾害人才队伍

当前社区应急管理自然灾害的人才队伍不健全直接影响到实际管理的效率,部分社区仍然缺少专业人员,部分工作人员并没有充分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无法综合协调、安排专业救援工作,当发生自然灾害时,仍然需要依靠社会救援组织,社区在应对自然灾害时无法统筹安排和开展相关工作。

3解决城市社区应急管理自然灾害问题的对策

3.1强化社区防灾救灾的管理意识

为了确保社区有效地展开应急管理自然灾害的相关工作,首先需要强化社区防灾救灾的意识,促使民众对自然灾害有正确的认识,树立社会常态化意识,对自然灾害有客观的认识,积极应对自然灾害;其次是需要加强对民众进行宣传和教育应急管理自然灾害,促使民众形成危机意识,通过微信、微博、社区宣传栏等各种方式普及应急自然灾害的相关知识和技巧;最后是加强应急自然灾害的避险演练,社区应该定期组织民众参加到应急管理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实战演练活动中,引导民众进行自救互救,从而不断提高民众应急管理自然灾害的意识和能力。

3.2对社区应急管理自然灾害的机制进行健全

社区还需要健全应急管理自然灾害的相关机制,首先需要加强多网协同工作,对卫生、安全生产、交通、消防、公安、地震等资源进行整合,将城市社区力量进行调动,从而多方联动开展防灾救灾工作;其次是要引导民众参与到实际的应急管理自然灾害工作中,对民众自治渠道进行开阔,同时对民众自治管理网络进行规范和完善,设立长期性民众自救应急管理组织,对社区制定的应急预案和隐患进行核查;最后是对应急处理自然灾害的信息管理机制进行健全,作为内外部衔接点,社区负责上传下达应急自然灾害的相关信息,尤其是及时、完整、准确传递社区资源、紧急信息、危险因素等应急自然灾害的信息,从而提高应对管理自然灾害的时效性。

3.3完善应急管理自然灾害物资保障体系

城市社区需要及时更新和完善物资储备,科学管理物资,同时对社区储备的物资数量、种类和方式进行确定,及时进行更新,避免损耗物资;其次还需要对筹措物资的渠道进行多元化拓展,确保政府以及社会组织和企业协同工作,保障物资资源;最后是严格管理物资,确保发放物资到位,做好监管、配送物资的相关工作,提高保障物资的效率。

3.4提高人才队伍的综合水平和素质

社区应急管理自然灾害工作中还需要对人才队伍进行构建,加强培训,提高人才队伍的专业水平和能力,及时与社区进行沟通,并及时联系专业人员应对突发性的自然灾害,进而及时得到支援,做好危机处理自然灾害的工作。

参考文献

[1]马东辉,贾抒,范继平等.大城市突发自然灾害应急机制建立情况分析及对策[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9,29(1):106-110.

[2] 刘士驻.论城市应急管理[J].风险管理.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19,4(7):44-58.

[3]云曙明.城市应急管理中社区参与研究[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9,34(1):9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