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反贫困基点的时代转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16
/ 2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反贫困基点的时代转变

倪清华

(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济南 250358 )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反贫困事业的斗争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证明了中国道路的科学有效。但不同的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现实条件有所差异,因此党在反贫困工作过程的根本基点各不相同,在坚持马克思反贫困思想指导下,从追求平等实现人与人的解放,到追求富裕实现人对贫乏物质的解放,再到追求公平正义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是对社会主义反贫困事业的理论与实践的丰富发展。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反贫困;基点


坚持马克思反贫困思想为指导,实现人民的平等自由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是在物质条件极度匮乏的社会历史时期,实现反贫困事业的发展,追求物质富裕的生活水平并不是直接的现实追求目标,其受到多重复杂的社会历史因素束缚,阻碍人民反贫困事业的长足发展与进步。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反贫困事业的成功实践证明了,基于极端的落后的生产条件以及社会发展环境之下,依靠本国人民群众的共同奋斗,依旧可以走上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之路,并在其实践过程中阐发了其立足基点的层次性。

一、毛泽东时代实现人对人的价值摆脱——平等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新中国要走上什么样的发展道路?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鲜明的摆在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面前。相比于饱受帝国主义剥削、三座大山压迫的旧中国人民,毛泽东将实现劳动阶级人民和无产阶级解放作为自我的毕生追求,在建立新中国政权之后,不仅在政治上赋予人民平等的地位与权力,如何坚持经济、文化和社会领域实现人民的平等,成为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坚持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完善的政治制度框架为平等的社会发展奠定基础。新中国成立为人民社会的平等构建提供了政治前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政治上的宣言书。新中国成立前夕,伴随着《共同纲领》的颁布,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基本的政治制度,为人民民主的平等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制度基础。将民主集中制确定作为我国的组织原则,推动决策民主性、科学性,为人民平等表达自我意见于诉求提供了原则性保障。《共同纲领》虽然一定程度上仍然带有新民主主义的性质,但从根本上确定社会主义性质的国体和政体,从《共同纲领》可以看出毛泽东建立的是真正代表全国各族、各阶层的人民利益的新中国,为人民实现平等发展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1954年第一部带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的颁布和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正式召开,为人民正确表达合法权益和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做出法律规范并完善意见反馈渠道。

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实现平等分配奠定经济前提。马克思完成政治批判后,将视角进一步转向社会。新中国成立后,虽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建设发展方向,但是仍存留着一部分的旧社会落后因素,资产阶级在遵循现有的社会体制框架下仍潜在剥削与压迫广大劳动人民,资产阶级与人民大众之间之间仍存在矛盾与冲突,广大人民群众和仍被资产阶级以及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所束缚,看不见的锁链残酷的侵蚀剥削人民的生活,人人之间不平等的社会现象制约着社会进一步发展。伴随三大改造完成,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以公有制为基础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消除一切不平等因素产生的经济根源,在生产资料的占有上人与人之间实现了完全无差别的平等,从此人与人之间的依赖关系被前所未有的削弱,人的本质终于回归到社会关系,为人的平等自主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社会经济基础,但是囿于社会主义发展建设的经验不足,党内出现迫切改变社会主义落后面貌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但总体上这一时期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成绩是主流,其发展过程中的曲折探索也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建设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其在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等方面的探索及社会主义实践都明确了社会主义发展建设的方向,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一贯遵循,具体表现在毛泽东时代集中体现对于平等这一价值主线的贯彻遵循。

二、邓小平时代实现人对贫乏的物质解脱——富裕

1976年伴随四人帮粉碎为期十年的文革动荡结束,但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却仍在进一步凸显,“阶级斗争为纲”明显不能适应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经济增长缓慢,人民生活长期徘徊低水平线上,反思社会主义建设过程的问题,总结经验确定新的发展方向是当前主要任务,过去简单将计划与市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对立的思想迫切需要转变,邓小平断言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需要经济的繁荣发展,将国家的工作重心到经济建设上来,实现物质富裕思想的重要转变,其成为这一时期的逻辑主线。

改革开放推动了社会思潮的转变,物质水平成为衡量社会的基本标准。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对内变革一切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解放发展生产力。对外实行开放政策,积极对接世界发展大潮流,引进外资、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经济体制的市场化变革,更好对接世界市场。为进一步提升开放水平,加速本国经济发展。我国最早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等沿海经济特区,开放了青岛、烟台等新一批沿海开放城市,“以点带线,以线带面”极大提升对外开放的层次与效能。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才是硬道理”其目标就是加快发展,夯实国家和人民的物质基础。

推动经济发展稳中求进,筑牢反贫困事业的物质基础。伴随着市场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活力空前迸发,从积极承接第三次科技革命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到引进国外先进人才和技术再到独立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取得突破,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也始终围绕如何加快发展经济,大力发展生产力,加快提升综合国力实现人民生活富裕,这一角度而进行执政架构建设,但稳中有进的是展理念注重发展的科学性与质量。经过改革开放后三十多年的发展,国民生产总值从1978的3645亿元跃升到2009年的34万亿元,2010年我国GDP总量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城乡人均恩格尔系数不断提升,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大量减少,人民的物质财富得到了极大的丰富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三、习近平时代实现物质和价值的双重融合使人摆脱贫苦的物质束缚——公平正义

改革开放三十年是对中国社会的整体塑造,是对原有社会主义道路的丰富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边发展,边总结”“摸着石头过河的”发展之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

这三十年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基本摆脱贫困走向富裕,但在新的历史时期奢靡之风、享乐之风等一系列不良风气盛行,是复杂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影响社会和谐的的重要因素,究其根本原因是社会发展对公平正义的发展需要,公平正义的缺失是导致社会自发、无序的乱象发展的根本原因。社会发展需要在公平正义这一理念的指引之下和谐发展,相比于上个世纪末期当前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已经得到了极大提升。伴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绝对贫困的消除,贫乏的物质条件已经不是阻碍人民发展的首要因素,人民面对的最大的生存危机温饱问题也于2020年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而解决。新的历史时期的重点任务实现物质与价值理念的双重融合,不仅实现人民社会地位的发展平等,同时也是对人民物质生活文化公平分配和平等需要的满足,因此实现共同富裕成为这一历史时期现实的工作要求与主要历史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