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防控基础上1例挪威疥疮的防控及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10
/ 3

新冠肺炎防控基础上 1例挪威疥疮的 防控及思考

李启玉 1 ,李芳 1 ,杨凡 2 ,王丽萍 1 ,袁芸 2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1. 医院感染 控制 科 2. 皮肤科 , 贵州贵阳 550003

摘要 目的 回顾一起新冠肺炎防控基础上1例挪威疥疮的防控措施为医疗机构应对类似事件提供借鉴。方法 2021-03-04,1例患天疱疮多年的 81岁女性患者以“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并发挪威疥?”收入我院皮肤科病房,挪威疥确诊后,即刻上报、成立防控小组、流调、隔离、诊疗、环境消杀等。结果 规范治疗后,原发患者症状逐渐缓解并消失,顺利出院,完成终末消毒后,隔离病房重新开放收治病患,病患未出现挪威疥疮症状,说明挪威疥疮已经完全控制。结论 新冠疫情下,医务人员的感控素质得到提升,医疗机构的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不清空病房,实现挪威疥疮患者的就地救治、防控同时进行。

关键词:新冠肺炎;挪威疥疮;疫情防控;

挪威疥疮是一种由人类疥螨感染引起的泛发性严重疥疮[1-3],多发生于年老体弱,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通常情况下,感染的患者身上会有大量的疥螨,数量为百万级乃至千万级(普[基金项目]1.贵州省高等学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项目编号:201958

2.贵州省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项目编号:QZYYZP-2021-09

[作者简介]李启玉(1985-)男,主治医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E-mail:452984587@qq.com

[通信作者]李芳(1968-)女,主任医师,学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Email:564494959@qq.com

通疥疮通常几十个),传染性极强,与感染者短暂接触即可被感染,并很快引起流行,甚至院内感染的暴发,对患者及其家庭造成巨大危害[4]。2021年3月,医院皮肤科收治1例挪威疥疮患者,院领导高度重视,各部门联合行动,未发生院内感染事件,本篇就对医院救治该例挪威疥疮所采取的院内防控措施,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策略进行整理和分析,希望有助于为医疗机构防控类似传染病事件提供借鉴及参考,避免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 对象

患者,女,81岁,以“躯干双上肢皮肤红斑、丘疹、水疱伴痒痛反复发作10+年,加重伴皮肤褶皱处水疱糜烂2周”于2021年03月04日入住医院皮肤科接受住院治疗。查体可见患者全身皮肤弥漫性红斑、丘疹、水疱,以双上肢、躯干为甚,左手背见一约2x3cm红色结节破溃渗液,双足、双手指缝可见大量黄色鳞屑及厚痂,乳房下、腋下、肛周、腹股沟处皮肤破溃糜烂,伴大量黄色渗液及脓液,有特殊臭味,伴大量血痂、搔抓,感全身剧烈瘙痒疼痛,患者自诉2周前感全身瘙痒疼痛较重,皮肤褶皱处水疱破溃见糜烂面,伴烧灼样疼痛及瘙痒,左手背有红色结节破溃渗液,明显影响日常生活。入院后以“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并发挪威疥”进行治疗,用药使用免疫球蛋白、甲强龙等治疗。患者天疱疮合并有挪威疥,传染性极强,需快速做好防控措施,否则势必会引起患者间的交叉感染,甚至造成院内感染暴发。

    1. 成立院级挪威疥防控领导小组

由分管院领导、感控科、医务部、护理部、皮肤科、药剂科、总务科、检验科、病理科等科室组成,统一部署落实相应防控策略;科室亦成立挪威疥防控小组,责任到人,指定专人每日在指定时间内将本科室的监测情况报至挪威疥防控领导小组。

    1. 对策拟定及实施

在咨询相关专家及查阅文献后发现,只要出现挪威疥疮,几乎都会引发院内感染暴发[5-6],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挪威疥疮的确诊需要比较较长的时间,在该段时间内未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以致造成了院内感染的暴发,被迫封闭病区,清空病患[7-8],该例患者入院后虽未马上明确诊断但已警惕,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原因,医疗机构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标准预防严格执行,挪威疥防控领导小组进行充分考量后,决定在正常诊疗活动的前提下,进行院内感染防控,具体措施如下:

1.3.1 执行标准预防的基础上,严格实施接触隔离:对该患者立即实施单间隔离治疗,隔离病房外明确标识“隔离病房”、“接触隔离”,病房一览表上粘贴蓝色“接触隔离”标识,因在新冠疫情期间,所有临床科室都备有过渡病房,故过渡病房即可作为隔离留观室,其内布局亦符合防控要求(撤掉了床帘、窗帘,去掉多余的床头柜、床下柜、床垫、床旁椅,仅留2张病床及1个床头柜放置医疗物品);医务人员进入隔离病房进行诊疗时,需严格执行个人防护用品的穿脱规范(隔离衣、外科口罩、工作圆帽、双层乳胶手套、鞋套,必要时穿防护服等);严格手卫生:按《WST313-2019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执行手卫生,尤其在接触到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时更需规范手卫生;离开隔离病房前,严格按照制定的脱卸流程完成个人防护用品脱卸后,用硫磺皂进行洗手;

1.3.2 各项治疗、护理等操作时间相对集中,固定1医1护:1医1护只针对该患者进行诊疗、护理,包括外用药的涂擦、患者标本的收取转运等,转运的标本箱需及时进行杀虫与消毒处理;患者当日治疗所需物品均提前准备,减少人员进出隔离病房次数,当隔离病房额外需要物品时,由值班医生或物资准备组护士进行补充,患者晚夜间除特殊情况外不做治疗,如遇紧急情况需处置,值班医生及护士均按上述防护要求穿戴整齐后进入隔离病房进行治疗;

1.3.3 隔离病房内尽可能使用一次性物品,针对需重复使用的物品,做到专人专用并清晰警示标识如血压计使用腕式血压计,避免使用听诊器,体温计及血糖仪均为专人专用,病房内放置专用治疗盘、压脉带、利器盒及手消等,并备有2个带盖的医疗废物桶且内套双层医疗废物袋;

1.3.4 病区环境:患者确诊后立即使用硫磺液及2000mg/L含氯消毒制剂对患者门诊接触的物表及环境、原床位及原床位周围环境进行喷洒、擦拭消毒;患者住院期间,由固定护士在做好防护的同时每日对隔离病房的地面、物表用含效氯2000mg/L的消毒剂消毒至少2次,并做好消毒记录;

1.3.5 织物管理:严格按照“先消毒、再清洗”的原则,医务人员的工作服一日一换一消毒,更换下的工作服置于双层黄色医疗垃圾袋内进行密闭包装,并做清楚标识“疥疮接触,请消毒”,密闭1周后通知第三方机构将密闭包装的工作服等织物转运,第三方机构需严格按照《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WST508-2016》要求的感染性织物需专机洗涤、消毒,并首选热洗涤,也可以按照张云等设置的方式设置水温在 80 ℃以上,含氯消毒液浓度>1000 mg /L,浸泡清洗消毒时间>30 min,再用高温熨斗、烘衣机增强效果[10]

1.3.6 医疗废物处置交接:每日08:00由固定的护理人员收集隔离病房内医疗废物,对医疗废物袋鹅颈式封口后,再对其外表面进行杀虫、消毒,然后将其投入隔离病房外护士在隔离病房门口提前放置的清洁黄色医疗废物袋中,隔离病房外护士做好防护后再次对其进行杀虫、消毒,然后鹅颈式封口并在标识“疥疮患者医疗废物”后交由专门的医疗废物转运人员称重处置;

1.3.7 做好相关人员的心理疏导:做好医务人员、规培生、进修生等对挪威疥疮疾病的诊断、治疗、防控知识培训,使他们对挪威疥疮有充分、科学的认识,及时消除他们的恐慌心理;做好皮肤科病区内其他患者、护工、清洁工的情绪安慰,避免引起群众恐慌;做好患者及陪护的心理疏导,使其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并做好院内感染防控措施;

1.3.8 终末消毒:患者出院后,隔离病房需严格实行终末消毒,采用双层医疗废物袋将织物类如床单、被套等进行密闭包装、封口、贴标签,密闭10天后杀虫、消毒,床垫则将其剪碎后打包按医疗废物处理,物体表面使用菊酯类杀虫剂进行充分喷洒杀虫消毒,密闭3天后开窗通风,1周后再次进行杀虫、消毒、通风。

2 结 果

通过上述综合防控措施并规范诊疗后,原患者皮疹明显消退,瘙痒症状逐渐缓解并消失,顺利出院;在规范完成终末消毒后,隔离病房重新开放收治病患,且经过两个月的监测,患者未出现挪威疥的相似症状,代表挪威疥已经完全控制。

3 讨 论

挪威疥疮自1990年以来,先后有上海、福建、吉林等地医疗机构因误诊、误治而发生医院感染事件[10],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个人防护不到位,挪威疥疮的传播主要为接触传播,相关文献报道在挪威疥疮导致的医院感染事件中被感染者主要为直接接触患者的护理人员及工勤人员,然后由被感染的人员传染给家属[11],造成医院感染暴发,而一旦出现医院感染暴发,按照既往的经验是全部清空相关科室的床位,环境消杀,空置一段时间再重新开放,这不仅造成了医疗机构人力、物力、财力的损失,更让医疗机构失去医疗救治的功能,本次针对挪威疥疮的防控实现了在不关闭病区的情况下,完成了对挪威疥疮患者就地救治、环境消杀,且未发生院内感染事件,是一次颇具创新性的探索。

追根溯源,本次防控能够打破既往经验,快速探索出不关闭病房就地治疗、防控的方案,是基于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医务人员整体感控素质的提升及医疗机构对新冠肺炎防控措施落实的基础之上的,分析如下:①医务人员的感控意识明显提升,该例挪威疥发生在新冠肺炎肆虐全球1年多以后,在这1年多时间,所有医务人员参与了多轮新冠肺炎个人防护的培训、考核,标准预防及额外预防的意识及行为得到大幅提升,所有医护人员在整个诊疗过程中全程佩戴口罩并严格手卫生,依靠接触传播的挪威疥疮在医务人员处可被有力切断;②医务人员的感控能力明显提升,疫情期间,医院举行多次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及相关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考核,感控科更是将疫情防控相关知识制作成视频供全院学习,所有医务人员已对防控知识尤其是环境物表的消毒、个人防护用品的穿脱以及应急流程较为熟悉,故在皮肤科出现高传染性疥疮后,防控小组经过短暂培训指导后,皮肤科医务人员可以马上进入传染病应急防控状态,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同时,迅速投入到患者的救治上;③流程布局的改善,疫情期间,所有临床科室均设置过渡病房,并按照飞沫及接触隔离要求进行相应改造,该例患者为接触传播需单间隔离,过渡病房完全符合要求,故可以将该患者直接转入过渡病房,减少了临时腾挪及改造单间病房的时间,亦减少了患者在廊道逗留时间,降低感染扩散的几率;④易感人群的有效保护,疫情期间,明确规定谢绝探视并限制陪护数量,皮肤科患者病人病情相对较轻,故陪护人员较少,根据疫情防控需求亦禁止陪护及患者相互串病房聊天,有效切断了原发患者与其他患者及陪护接触的可能,保护了易感人群;⑤组织架构及流程制度的完善,疫情期间,医院成立了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建立了完善的组织架构,可以快速地 上传下达,明确责任,当皮肤科发现挪威疥疮病例后,立即上报院感科,院感科上报分管领导后,分管领导第一时间召集院感科、医务部、护理部、总务科等科室成立挪威疥防控领导小组,启动医院感染暴发应急预案、流程,部署落实各项防治工作,快速完成防控资源、防控力量的有效配置;⑥个人防护用品、消毒用品的储备充足,避免职业暴露,为应对新冠肺炎的再次爆发,所有医疗机构个人防护用品及消毒用品储备量较足,故而在皮肤科大量需要时相关防护及消毒用品时,总务科可以马上提供,有效地保护医务人员。可以说,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医务人员经过多轮培训、考核、实践后,他们的感控意识、感控能力得到了快速提升,在与患者的一线接触时即完成了医务人员间传播链的阻断,病例确诊上报后,医院迅速建立了防控领导小组,上传下达,启动应急流程、优化资源,成功完成防控、救治。

综上,该例挪威疥疮创新性的防控是在充分变通了新冠肺炎防控策略的基础上完成的,在给医疗机构发生类似事件提供借鉴的同时,也让笔者看到,在与新冠肺炎这场疫情抗击了一年多后,无论是在人的方面(医务人员的感控素质、院领导层的重视度)还在物的方面(流程布局的合理性、防护用品的充足性)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医疗机构的感控管理有了质的改善,但依旧任重道远,希望在今后的感控工作中,医疗机构继续以新冠疫情的防控策略为切入点,努力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控意识、能力,在院区建设及改扩建中,严格按照感控要求进行流程布局的设计,提升整个医疗机构应对传染性疾病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4 版.南京: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657-660.

  2. SNCHEZ-BORGES M,GONZLEZ-AVELEDO L, CAPRILES-HULETT A,et al. Scabies,crusted ( Nor- wegian) Scabies and the diagnosis of mite sensitisation [J]. Allergol Immunopathol ( Madr) ,2018,46 ( 3) :276-280

  3. Keshita T,Takeshita H. Crusted( Norwegian) scabiesina pa- tient with smoldering adult T-cellleukemial[J]. J Dermatol, 2000,7( 10) : 677 - 679.

  4. JOURET G,BOUNEMEUR R,PRESLE A,et al. Crust- ed scabies: a review[J]. Ann Dermatol Venereol,2016,143(4):251-256.

  5. 张光亚,陈远胜,杨彦凯. 疥疮 27 例误诊分析[J]. 临床误诊误治,2012,25( 9) : 31 - 32.

  6. 刘莎,林媛,曲秀娟. 一起医务人员疥疮医院感染暴发的应急对策[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 4) :769 -770.

  7. 边风华,曾秋妹,杨希鏸,等 . 1 例挪威疥引起小范围流行的教训[J]. 福建医药杂志,2000,22 ( 2) : 119-120.

  8. 郭春萍,张玲,刘春芳.挪威疥疮1例报告[J].吉林大学学报( 医学版),2010,36( 3) : 573.

  9. 张云,田碧文,侯铁英,等.一起工作人员挪威疥疮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防控与持续改进[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17):114-116.

[10]王智群,张丽荣,闫欣生.1例挪威疥患者引发医院感染的调查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6(4):716.

[11]王培红,陈彩林,黄茜莎,等.一起挪威疥疮医院感染暴发的调查与防控[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7,16(8):749-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