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外科护理隐患分析及预防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10
/ 2

胸外科护理隐患分析及预防对策

周冉冉 余双双 通讯作者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嘉定分院上海市 嘉定区江桥医院,上海 201803

要:本文旨在综述胸外科护理中存在的隐患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随着医疗知识不断普及,人们的维权意识有明显上升,同时医疗具有不确定性、风险性等,医患纠纷发生率逐渐上升。胸外科是医院的核心科室,具有高要求、高标准、高风险的特点,收治患者通常病情复杂、变化快、病情危重等,一般需要接受大手术治疗,对护理人员的要求比较高,也给护理人员的工作带来较大难度。通过对胸外科护理隐患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相应预防对策,可为临床医院胸外科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胸外科;护理隐患;预防对策

相比于其他科室来说,胸外科的疾病类型多见复杂化,多样化,且手术规模较大,常常需要承担较高的风险,因此临床护理工作应该要注重安全隐患。随着医疗条件不断进步,人们对医护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护理难度比较大,一旦出现疏忽就会引起药物事件、导管滑脱、跌倒等护理不良事件就会随之提升护理风险隐患,降低治疗效果,延长患者住院时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也会影响到护患关系,导致患者对医护人员信任度降低,进一步引发医疗纠纷,因此需要寻找胸外科存在的护理隐患,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保证护理效果。

  1. 胸外科护理隐患

(一)护理人员因素

护理人员因素主要包括三点,第一点是护理人员的责任感不强:胸外科患者大多数需要接受手术治疗,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比较大,任务比较多,但是由于科室人员配置不科学,护理人员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在这一状态下护理人员的责任感会有所下降,如在患者的病房巡视工作中,查看患者病情不够认真、细致,患者发生病情变化没有及时发现或者在三查八对过程中没有认真执行,就会导致患者病情恶化,或者换错液体、输错液体,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护理质量,安全隐患比较大[1]。第二点是与患者沟通能力不足:如今医院医护人员的队伍质量参差不齐,对于护理人员来说,主要为年轻护士,由于受到护理人员经验与业务能力限制,在与患者进行沟通与交流过程中效果不佳,在护理工作开展期间,不能收到理想护理效果[2]。第三点是护理技术水平有限:胸外科护理工作对护理人员的要求比较高,不但要熟悉各种抢救仪器与设备的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还要明确各种危重症患者的抢救之时以及抢救配合[3]。但是从目前护理人员实际情况上看,目前许多护理人员缺乏足够的护理配合知识与护理知识,临床经验缺乏,专业水平也不过关,在护理工作中可能会出现护理差错事件,对患者的安全造成不良影响,如果不能准确掌握抢救设备的应用方法,就会延误患者的最佳抢救时机与治疗时机,最终引起护患纠纷事件[4-5]

  1. 患者因素

患者因素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患者心理状况不佳,胸外科患者一般病情危重,经良好治疗后患者还是会出现不同程度并发症或后遗症,受到疾病与预后双重影响下,患者常常会存在焦虑、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会影响到患者的依从性,不能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甚至会对医护人员产生埋怨心理[6]。在这一不良心理情况状态下,可能会存在许多护理安全隐患。另一方面是意外事件的发生,患者及患者家属的安全意识都比较缺乏,在安全防护措施方面掌握并不齐全,日常生活中容易发生坠床、烫伤以及跌倒等意外事件,同时也可能发生意外拔管、带出导管等不良事件,这些不良事件的发生都存在较大安全隐患[7]

二、胸外科护理隐患的预防对策

(一)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技巧与护理水平

对于全麻患者,在拔除气管插管4~6小时之后并没有发生呕吐等症状时方能饮水,术后需要重视患者的营养状况,要求患者尽量选择易消化食物进食[8]。术后需要做好患者的管道护理干预,每4小时为患者更换1次鼻导管,可以采用湿化吸入氧气方式,保证每分钟氧流量能达到4.8L,有需要可通过气管切开或人工呼吸等方式进行通气,达到标准吸氧浓度,也要注意吸入40%氧气浓度,预防氧中毒情况[9]。在胃管护理工作中,对于出现食物反流的患者来说,应该要加深置管深度,没有食物反流患者则要将胃管插入到胃贲门处;4周更换1次胃管,避免胃管末端长期处于胃酸部位变性,这一护理措施不但能减轻患者频繁更换胃管带来的疼痛,预防感染发生,还能避免频繁插管导致患者食管粘膜损伤或鼻腔损伤;需要密切观察胃管插入位置,是否停留在胃部,是否存在阻塞等情况;在管饲过程中,应该要注意患者是否出现呛咳等不良反应。在导尿管护理过程中,护理操作应该要保证无菌操作,留置管期间需要预防感染的发生,这是管道护理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同时注意定期夹闭导尿管,提升膀胱舒缩能力;在拔管之前首先应用呋喃西林对膀胱部进行清洗;拔管之后首次排尿应该要通知护理人员。

  1. 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与意外防护

在心理护理工作中,术前应该要加强护患沟通,护理人员需要完全掌握心内科疾病相关知识,同时也要积极应用沟通技巧,告知患者治疗必要性、注意事项以及治疗方法,积极回答患者的疑问,讲解治疗成功案例,提升患者的治愈自信心,也能改善患者负面情绪,让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对于需要接受特殊检查患者,要将检查目的与检查必要性告知患者,同时讲解检查期间的注意事项,需要的治疗费用等,通过加强互相之间的沟通能提升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术后则要通过简单、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手术结果,告知患者术后康复训练内容,表明康复训练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讲解康复训练注意事项,避免过度训练,应该要听从医生建议循序渐进,避免病情加重等。在意外防护方面,病房应该要做好防滑标志,尤其是卫生间,在病区可贴上安全警示标语,病房环境方面应该要定期做好消杀工作,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安静舒适

  1. 提升护理人员沟通能力

胸外科患者病情多种多样,比较复杂,患者常常会出现各种各样问题,护理人员应该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与沟通技巧,及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解决存在的问题;患者入院之后,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保持良好护患关系,便于后续护理工作开展。通过沟通掌握患者性格、喜好以及病程等,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疑问,尽量满足患者身心需求,提升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与安全感。

结束语:

综上所述,胸外科是医院比较重要的科室,护理安全隐患比较大,主要原因为护理人员因素以及患者本身因素,在预防对策方面,应该要针对这两方面原因开展相应的护理措施。提升护理人员的操作技巧与护理水平能避免因护理人员护理技巧不足带来的安全隐患,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促进护患沟通则能改善患者对陌生环境的抵触心理,有助于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降低护患纠纷等不良事件发生风险,保证患者护理安全。

参考文献:

[1]刘莉. 风险管理在胸外科护理管理的运用与效果评价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2021,37(24):180-181.

[2]厉国萍,张俊玲. 规范性护理对预防胸外科肿瘤患者术后血栓的作用[J]. 中国肿瘤临床,2020,47(23):1184.

[3]商江丽,李进,易炜娜,等. 快速康复护理胸外科术后患者康复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研究[J]. 贵州医药,2020,44(09):1486-1487.

[4]吴晨. 新型护理安全管理评价体系在胸外科患者手术中的实施效果[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20,28(16):207-208.

[5]薛志玲,程会芳,吴凯. 持续质量改进在胸外科肿瘤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肿瘤基础与临床,2020,33(03):261-263.

[6]杨丽萍,冯望,李婷,等. 基于CUSP的护理策略在预防胸外科术后患者VTE方面的效果评价[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08):1130-1133.

[7]王琼,刘芳,刘卓越. 循证护理方案对胸外科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J]. 血栓与止血学,2020,26(02):323-324.

[8]陈玉芬,钱黄静,王丽.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手术室感控护理在预防胸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03):492-494.

[9]周欢欢,陈娜娜,张丽萍. 胸外科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预防及控制护理分析[J].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02):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