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原因分析法对消毒供应室器械清洗效果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10
/ 2

根本原因分析法对消毒供应室器械清洗效果的影响

林筱慧 廖柳月 李秋瑜 曾莎

广西柳州市工人医院消毒供应室中心 广州柳州 545007


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根本原因分析法(RCA)对消毒供应室器械清洗效果的影响。方法 本次对2020年1-6月(实施RCA前)、2020年7-12月(实施RCA后)两个时间段消毒供应室器械各8800件纳入研究,其中,手术器械有件数有5000件,外来器械3000件,临床器械800件,比较两个时间段消毒供应室器械清洗效果。结果 (1)实施RCA后,消毒供应室器械清洗质量检测、消毒质量检测、包装情况合格率分别为99.80%、100.00%、99.90%,均分别明显高于实施RCA前的96.90%、98.20%、96.70%,两组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2)实施RCA后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相关知识掌握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两组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RCA方法应用到消毒供应室器械清洗过程中效果显著,可提高器械清洗、消毒、包装质量,进一步提高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因此,值得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根本原因分析法(RCA);消毒供应室;器械清洗效果;影响


消毒供应室为医院的一个重要科室,主要负责各类无菌器械、敷料、用品的供应。消毒供应室在医院的作用显著,在提高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的基础上,才能够保证医院医疗护理质量的提高,进而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值得注意的是,器械清洗是消毒供应室非常重要的工作环节[1]。本次重点分析探讨RCA对消毒供应室器械清洗效果的影响,现将研究内容及成果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对2020年1-6月(实施RCA前)、2020年7-12月(实施RCA后)两个时间段消毒供应室器械各8800件纳入研究,其中,手术器械有件数有5000件,外来器械3000件,临床器械800件;此次实施RCA前涉及使用器械的工作人员24例,其中,男性3例,年龄分布在26-35岁,女性21例,年龄分布在35-51岁。实施RCA后涉及使用器械的工作人员23例,男性3例,年龄分布在26-35岁,女性20例,年龄分布在35-51岁。在一般资料方面,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的意义。

1.2方法

2020年1-6月,在消毒供应室针对器械清洗采取常规管理工作流程;2020年7-12月,针对器械清洗则实施根本原因分析法(RCA),具体方法如下:

  1. 构建RCA工作小组,由护士长担任小组组长,加强小组内部成员器械清洗、消毒、包装知识培训、实践技巧考核,考核过关方可上岗工作。

  2. 根本原因分析。针对RCA实施前出现的器械清洗质量检不合格、消毒质量检测不合格、包装情况不合格的根本原因进行分析,比如:其一,未对相关器械进行预处理;其二,相关工作人员的操作不够规范,未能严格按照清洗流程执行清洗作业;其三,设备维修保养不当等。

  3. 改进措施。①明确目标。把器械清洗、消毒、包装不合格率均控制在<1.00%;②针对小组工作人员展开器械清洗知识、实践技巧培训,使相关工作人员对超声清洗原理、清洗不合格导致灭菌失败的因素深入了解,并规范工作人员器械包装方法,加强外来器械重量控制,对机器清洗正确装载等;同时,加强安全培训,使相关工作人员在器械清洗工作开展期间的安全意识增强;③对消毒供应室器械接收、清洗、消毒、检查、包装工作流程进行改进,对器械分类摆放制度、双人核对制度严格执行,由1名工作人员负责器械配置,另外1名工作人员负责检查、核对以及贴外标签等作业;④此外,由专业人士对手术相关器械的用途、特点进行规范演示,全面提高消毒供应室器械处理质量。

1.3判定指标及标准

  1. 比较实施RCA前后消毒供应室器械清洗质量检测、消毒质量检测、包装情况合格率。

  2. 比较实施RCA前后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相关知识掌握评分情况,包括规章管理制度执行、消毒灭菌服务意识、无菌操作熟练程度、工作技能操作四项,每一项满分为100分,评分越高,代表毒供应室工作人员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越高。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处理数据,计量数据采取(X+S)表示,用t检验;计数数据采取百分率(%)表示,用χ2检验;此外,P<0.05表示两组数据有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施RCA前后消毒供应室器械清洗质量情况比较

实施RCA后,消毒供应室器械清洗质量检测、消毒质量检测、包装情况合格率分别为99.80%、100.00%、99.90%,均分别明显高于实施RCA前的96.90%、98.20%、96.70%,两组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实施RCA前后消毒供应室器械清洗质量情况比较[n(%)]

实施RCA时间段

件数

清洗质量合格

消毒质量检测合格

包装情况合格

实施前

8800

8527(96.90)

8466(96.20)

8510(96.70)

实施后

8800

8782(99.80)

8800(100.00)

8791(99.90)

χ2

5.287

5.729

5.136

P

<0.05

<0.05

<0.05


2.2实施RCA前后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相关知识掌握评分情况比较

实施RCA后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相关知识掌握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两组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实施RCA前后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相关知识掌握评分情况比较(X+S)

实施RCA时间段

规章管理制度执行

服务意识

无菌操作熟练程度

工作技能操作

实施前

80.15±4.00

87.50±3.00

90.50±2.00

85.00±1.00

实施后

91.50±3.50

95.00±2.50

97.00±1.50

92.50±1.50

t

11.283

8.275

7.245

7.298

P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消毒供应室,是医院非常重要的一个部门,做好消毒供应室相关器械的清洗、消毒、包装及灭菌工作,才能够为医疗质量水平的提高提供充分有效的保障[2]。但是,由于传统管理工作期间,原因学习培训及追溯工作落实不到位,使消毒供应室器械清洗的质量难以得到有效提高。

本次重点提到的RCA方法,即在构建根本原因分析小组的基础上,提高相关工作人员工作能力素养水平,结合根本原因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结果显示,实施RCA后,消毒供应室器械清洗质量检测、消毒质量检测、包装情况合格率分别为99.80%、100.00%、99.90%,均分别明显高于实施RCA前的96.90%、98.20%、96.70%;此外,实施RCA后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相关知识掌握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由此可见,RCA法的应用价值颇高[3-4]

综上所述:将RCA方法应用到消毒供应室器械清洗过程中效果显著,可提高器械清洗、消毒、包装质量,进一步提高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因此,值得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范娟.根本原因分析法在消毒供应室院内感染防控中的应用[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26):4886-4887.

[2]李焕芝.根本原因分析法对消毒供应室管理质量和院感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10(24):137-139.

[3]刘红丽.根本原因分析法(RCA)对提高消毒供应室管理质量和控制感染率的效果评价[J].心理月刊,2019,14(04):183-184.

[4]苏勇,王禹祺,邵阳.根本原因分析法对提高消毒供应室管理质量和控制感染率的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95):18616-18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