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发展中的土地管理问题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9
/ 2

城乡统筹发展中的土地管理问题探析

罗旭东

52232419760518**** 贵州省晴隆县腾龙街道办事处城市管理综合服务中心, 5614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逐步提升,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例如乡村与城镇之间的差距较大等。为此,相关工作人员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索研究,提出了城乡统筹发展的理念并加以实施。土地管理方面的问题较为突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该项工作的进展。相关工作人员需调控土地管理问题,进而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关键词:城乡统筹;土地管理;问题

1 城乡统筹发展的实际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实力显著提升,人们经济收入不断增加,但在发展过程中乡村与城市之间的差距不断增大,导致城乡统筹受到了阻碍。为推动我国可持续发展进程,促进社会和谐发展,需要通过城乡各个阶层的改革来逐渐增加农民享受社会发展成果的机会,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进而促进城市与农村相互融合[1]。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五个统筹”的相关改革要求,推动国家深化改革。

随着社会发展,城镇化成为主流发展趋势之一。加快城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的发展建设。城乡统筹发展对社会的现代化以及工业化发展有深远的意义。与此同时,在城镇发展过程中,土地是刚需,因此土地流转逐渐频繁。土地的高速流转在为农村经济作出贡献的同时,限制了农民行使土地的权利,导致农民无法充分享受城镇化发展带来的成果。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加强在发展过程中的协调性,坚持城镇统筹规划的发展方向,进而提高城乡一体化的建设水平。

2 城乡统筹发展带来的问题

2.1 土地污染问题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

现阶段,传统的农业生产已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因此,需向着农业与工业相互结合的方向发展。工业化建设逐渐转移至乡村,在占用农村土地的同时,对农村地区的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2]。一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缺乏相应的环保意识,将未经处理的生产污水随意排放,对于周围的空气、土壤以及水域造成了很大的污染。

目前,城乡发展引发的环境问题缺乏合理的环境执法标准以及环境规划体系,在发展过程中仅关注经济效益,忽略了生态效益以及相关的社会效益,在经济效益有所提升的同时,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长此以往,不仅会阻碍城乡统筹发展,还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利影响。

2.2 土地规划存在问题阻碍了城镇化建设发展

土地的利用规划工作是控制以及指导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就目前的发展来看,土地的利用规划工作滞后于城镇化的建设,严重影响了城乡统筹发展的进程。关于土地规划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城镇化没有较为完善的土地利用管理规划方针。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不少地区特别是一些村镇之间,对于土地规划的重视程度不够,加上相关的政策内容不够完善、可操作性较低,使得土地规划仅局限于形式,并没有发挥出其自身的实际作用。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但是相关的土地利用管理工作较为落后,缺乏严格的科学规划,导致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土地问题,土地资源被浪费、大量占用耕地资源的现象严重。

在城乡统筹发展的过程中,相关布局较为分散、土地缺乏合理利用成为城镇化发展的重要矛盾。就目前的发展来看,我国的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缺乏合理性,第二、第三产业用地不够合理[3]。随着近年来工业不断发展,加上部分工业投资成本较低,导致大量土地被占用但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与利用,在造成土地浪费的同时破坏了周围的环境,影响了居民生活,降低了土地利用效率。

3 土地管理方面的问题

3.1 土地的征用问题

近年来,随着城乡统筹发展,我国城镇非农业建设用地已不由行政部门划拨,而是需要以市场化的方式进行出让,导致土地出让的价格逐渐增加。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征用农村集体土地相关补偿办法以及实际标准未能得到及时更新,部分地区仍然使用行政划拨的方式,使农民得到的补偿远不及土地出让价格[4]。随着我国工业化以及城镇化的发展,土地征用问题正在逐渐增加。

3.2 土地收益的相关分配问题

在农地非农化的过程中,土地收益的分配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在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土地收益分配不均、农民占比较少,分配给农民及集体的纯收益不到20%,直接削弱了农民的根本利益,引发了农民的不满。这种土地收益不均匀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乡统筹发展,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农民生活、社会和谐稳定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3.3 农地的经营规模以及生产的实际效益问题

相关调查显示,交通用地或工矿用地远远高出耕地的生产率,这也是导致城镇与农村之间在用地生产效益上有很大差别的重要原因之一。现阶段,我国农民生产经营正处于高度分散的状态,随着分散小农户不断增加,农民兼业化的相关经营占据了大部分比例,农地生产经营的规模小以及农业生产条件较差等问题成为了影响农地生产经营的直接因素。

3.4 乡村集体土地的所有权流转问题以及土地使用问题

城乡集体土地的相关转让、出让或者租赁,必须经过国家的征用后才可以实施,但这对农民来说是不公平的,给农民、乡村集体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虽然法律规定了土地使用权,但是仍存在土地非法交易的情况。在乡村发展过程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及农民集体的内涵不清楚,使农村土地产权主体变得十分模糊,对使用权以及土地所有权的界定不明影响了农民的利益,在实际的活动中导致土地产权权能的不完整及相关权利的缺失,不利于农村的发展。

4 相应的解决措施

4.1 规范乡村集体的用地流转程序

面对乡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情况,政府应加大管控力度,将该部分用地转变成更加合法化、规范化的用地流转,在保障农民经济来源的同时,进一步促进用地的健康、有序发展[5]。

4.2 缩小相应的征地范围

为了更好地解决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土地管理方面的问题,政府应当积极参与其中,把该项工作任务付诸实践,切实地控制征地范围。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要地位,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并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市场,保障失地农民的经济收入。与此同时,应严格遵循市场经济的相关原则,对土地收益进行合理分配,在缩小征地范围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土地的实际利用率,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6]。

4.3 促进乡村集体土地的合法流转

为了进一步解决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土地管理问题,可以采用扩大农村生产经营规模的方式,促进农村集体土地的合法流转。在合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之下,农民可以将原本的土地承包权转变成永久享受的股权分红权,最大程度上保障农民的经济来源,进一步促进乡村向着第二、第三产业的方向发展[7]。

4.4 合理分配土地相关收益

一些地区由于土地面积较小且人口密度较大,土地供需出现极为不平衡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相关部门需要制定出较为合理、科学的制度,适当增加耕地使用权有偿流转,增设相应的用地指标。与此同时,应积极鼓励企业、地方以及个人进行土地整理,进一步缓解城镇建设中用地紧缺的问题。除此之外,可以开拓新的城镇化建设道路,帮助农民树立科学的观念,对土地进行合理开发利用,缓解人地矛盾。

5 结束语

为了更好地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应将城乡统筹发展作为迫切的任务和战略问题。相关工作人员需要针对土地管理方面的问题提出切合实际的解决策略,进一步促进农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合理分配土地的收益,缩小征地范围。除此之外,应该扩大农村的生产规模,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进而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瑾.基于城乡统筹发展的农村土地管理问题[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9(1):58.

[2] 王海.基于土地发展权视角的城乡统筹政策机制研究[J].上海土地,2019(12):28-31.

[3] 黄俊,郭文超.城乡规划与土地管理的关系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12):13.

[4] 丁蒙.城乡规划与土地规划统筹发展探讨[J].建筑发展,2020,4(8):29-30.

[5] 唐从君.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土地管理问题[J].现代国企研究,2019(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