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列缺损伴错(牙合)畸形的正畸与种植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及治疗有效率的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8
/ 2

牙列缺损伴错 (牙合 )畸形的正畸与种植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及治疗有效率的观察

吕博

黑河市第一人民医院 黑龙江黑河 164300

摘要:目的:观察牙列缺损伴错(牙合)畸形的正畸与种植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及治疗有效率。方法:选取本院口腔科接诊牙列缺损伴错(牙合)畸形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5月~2021年7月实施对比性治疗研究。取顺序编码分组分为对照组(n=37,行单一口腔种植治疗),观察组(n=35,行正畸、口腔种植联合治疗)。比较患者口腔功能、种植牙修复效果及口腔卫生影响。结果:治疗前患者口腔咀嚼、语言功能、牙齿稳定性及舒适度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口腔专科治疗1年后,观察组口腔咀嚼、语言功能、牙齿稳定性及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及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种植牙修复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牙体软垢、菌斑附着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正畸联合口腔种植治疗可在修复患者牙列缺损问题同时经口腔正畸处理纠正错(牙合)畸形问题,有效维护患者口腔功能,提升口腔卫生清洁便利,效果显著。

关键词:牙列缺损;错(牙合)畸形;正畸;口腔种植;临床效果


牙列缺损伴错(牙合)畸形是临床常见复杂性口腔病症,对患者口腔功能存在明确障碍性影响,且可诱发其他类型口腔疾病,加重牙列缺失进展,故有效治疗的实施对纠正患者口腔畸形及口腔功能维护具有积极意义[1] 。因此,为观察牙列缺损伴错(牙合)畸形的正畸与种植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及治疗有效率,特设本次研究,详情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口腔科接诊牙列缺损伴错(牙合)畸形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5月~2021年7月实施对比性治疗研究。取顺序编码分组分为对照组(n=37,行单一口腔种植治疗),观察组(n=35,行正畸、口腔种植联合治疗)。基线资料组间对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结果可比。

1.1对照组 男19例,女18例,年龄20~51岁,平均(35.54±4.17)岁,单牙缺失25例、2牙缺失9例,3牙缺失3例。

1.2观察组 男18例,女17例,年龄20~52岁,平均(36.04±4.19)岁,单牙缺失24例、2牙缺失9例,3牙缺失2例。

1.3排纳标准 纳入标准:(1)口腔专科确诊牙列缺损合并错(牙合)畸形者;(2)符合口腔修复治疗及错(牙合)正畸治疗者;(3)自愿接受治疗,参与研究。排除标准:(1)牙齿缺失>3颗者;(2)合并严重牙周疾病及牙槽骨吸收者;(3)脱离研究者。

2方法 口腔种植治疗:经口腔X线及CT检查明确患者牙列缺失部位及牙槽骨吸收情况后制定个体化口腔种植治疗方案后,按需开展口腔种植治疗。正畸治疗: 正畸治疗需在口腔种植治疗前实施,即在完成口腔影像学检查后 ,依据其错(牙合)畸形情况,制定正畸治疗方案,取活动翼直丝弓矫正器治疗,以纠正患者牙齿中线、牙齿覆合、磨牙关系及咬合阻碍后,6月后依据患者口腔正畸情况择期开展口腔种植修复治疗。

3观察指标 比较患者口腔功能、种植牙修复效果及口腔卫生影响。

4统计学方法 取SPSS24.0统计学软件,将研究数据资料整理、录入软件后行组间差异性统计分析,如统计结果为P<0.05,则数据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口腔咀嚼、语言功能、牙齿稳定性、舒适度评分比较 治疗前患者口腔咀嚼、语言功能、牙齿稳定性及舒适度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口腔专科治疗1年后,观察组口腔咀嚼、语言功能、牙齿稳定性及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及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口腔咀嚼、语言功能、牙齿稳定性、舒适度评分比较(61cad59ab32fb_html_27f28ec49f68deb9.gif ±s)

组别

时间

咀嚼功能(分)

语言功能(分)

牙齿稳定性(分)

牙齿舒适度(分)

对照组

治疗前

42.54±10.31

43.65±10.27

42.65±8.72

42.71±8.65

治疗1年

76.54±8.25

75.48±7.92

71.85±7.16

73.46±7.22

观察组

治疗前

42.59±10.28

43.61±10.35

42.61±8.75

42.75±8.71

治疗1年

87.92±9.49

85.61±9.45

81.02±8.49

82.26±8.94

t(治疗1年)


5.4387

4.9399

5.8627

4.6068

P(治疗1年)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2口腔修复有效率及牙体软垢、菌斑附着指数比较 观察组种植牙修复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牙体软垢、菌斑附着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口腔修复有效率及牙体软垢、菌斑附着指数比较

组别

n

口腔修复有效率

牙体软垢指数

菌斑附着指数

对照组

37

83.78(31/37)

2.79±0.35

3.02±0.41

观察组

35

100.00(35/35)

1.42±0.27

1.61±0.35

t


--

18.5214

15.4527

P


0.0104

0.0000

0.0000


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前患者口腔咀嚼、语言功能、牙齿稳定性及舒适度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口腔专科治疗1年后,观察组口腔咀嚼、语言功能、牙齿稳定性及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及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种植牙修复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牙体软垢、菌斑附着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单一口腔种植治疗后无法改善患者错(牙合)畸形问题,故在种植体种植后,可由原有口腔畸形问题导致其他牙周疾病的发生,引发口腔卫生问题,影响口腔种植效果,故正畸治疗的联合实施则可在有效纠正患者口腔错(牙合)畸形问题后,为口腔种植修复提供基础,提升种植体修复效果[2-3]

综上所述,正畸联合口腔种植治疗可在修复患者牙列缺损问题同时经口腔正畸处理纠正错(牙合)畸形问题,有效维护患者口腔功能,提升口腔卫生清洁便利,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宋铮. 口腔正畸联合种植修复治疗前牙牙列缺损伴错牙合畸形患者的效果[J]. 中国民康医学,2021,33(11):54-56.

[2] 郑玲. 口腔正畸联合种植修复对错(牙合)畸形伴牙列缺损的疗效观察[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21,34(11):1902-1904.

[3] 王冠超,孙强,马鹏华,等. 口腔正畸与种植义齿联合治疗成人前牙错牙合畸形及牙列缺损的疗效观察[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9,35(12):748-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