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猪场防疫体系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3
/ 2

标准化猪场防疫体系建设

王玕

淮安市淮安区流均镇畜牧兽医服务站 江苏 淮安 223223


摘要: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动物疫病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标准化猪场发展过程中,应高度重视防疫体系建设,切实做好防疫工作,保障生猪的健康生长。这不仅关乎着标准化猪场自身的效益问题,而且还会影响到我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因此防疫体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标准化猪场存在的防疫问题,并就标准化猪场防疫体系建设策略进行探究,仅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疫病;防疫体系;标准化猪场;建设

引言:规模化经营以及标准化生产是标准化猪场发展的主流趋势,在标准化猪场发展过程中,不仅猪病频发,而且疫病的复杂程度也与日俱增,很容易给猪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不利于我国养猪业的发展。为此要采取更加科学合理的防疫措施,构建完善的防疫体系,切断疫病的传播途径,切实保障猪的健康生长,同时也能更好地保障人们的食品安全。

1标准化猪场存在的防疫问题

1.1防疫设计不合理

目前,在猪舍设计上存在一定的不合理因素,会给防疫工作带来不利影响。在标准化猪场中,多采用大规模混养模式,并且仅借助限位栏进行隔离,这种隔离方式效果不够理想,很难起到有效的防疫作用。在猪场中混养现象普遍存在,少则几十头生猪混养,多则上百头生猪混养,还存在着猪舍的通风状况不佳,排气效果不理想,猪舍的排污不及时等诸多问题。这种密集型猪舍建设在扩大养殖规模以及减少猪舍建设投资等方面具有优势,但是却会给防疫工作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例如,在这种猪舍环境下,猪群之间密切接触,一旦发生疫病便会快速形成大范围感染,增加防疫的难度,很容易造成巨大的损失。

1.2防疫技术缺乏先进性

目前在生猪养殖过程中,生猪健康监测技术相对落后,不仅养殖人员缺乏生猪防疫方面的知识与技术,而且防疫人员所掌握的防疫技术也缺乏先进性。如在面对疫病时,很少能借助先进的仪器设备进行有效的疫病诊断,通常只能通过观察等方式凭借自身的经验做出判断,这种诊断方式比较落后,很容易出现误诊,耽误疫病的防治。先进的仪器设备多集中在相关科研单位以及专业院校之中,更多地服务于科研与教学,而对标准化猪场的防疫工作则支持不足。猪场自身则更多的关注扩大养殖规模,很少引进先进的仪器设备为防疫工作服务。

1.3消毒不彻底

对猪舍消毒普遍缺乏重视,多采用流水式的消毒模式,很少进行清栏彻底消毒,这使得猪场消毒只能进行局部消毒,存在消毒不彻底的问题。除此之外,猪场在人员消毒以及车辆消毒等方面也未能达到标准化猪场的防疫要求。例如,用于车辆消毒的消毒池消毒液更换不及时,消毒液的浓度降低,严重影响消毒效果。在猪场消毒过程中,对未对发生过疫病的猪舍进行重点消毒,进而导致消毒不彻底,容易造成二次传染。

1.4用药和诊疗程序不规范

规范的用药和合理的诊疗程序是保障标准化猪场防疫效果的重要基础,但在实际的防疫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用药和诊疗程序不规范的问题。例如,在用药之前不进行药敏试验,导致药物的作用得不到有效地发挥,严重影响治疗效果。除此之外,对用药种类以及用药剂量等缺乏规范性,过量用药现象屡见不鲜,导致病原微生物产生耐药性,最终影响疫病的治疗效果。疫苗是当前动物防疫工作的主要措施和手段,但在疫苗的运输以及贮存过程中着管理不当问题还普遍存在,导致疫苗的质量受损,效价变低。另外,在疫苗注射过程中也存在着的不规范现象,导致疫苗的作用受到影响,最终影响防疫效果。

1.5防疫计划缺乏科学性

随着生猪养殖规模的扩大,使得相关疫病的种类以及疫病发生的概率都在不断增多,这会给生猪疫病的诊断带来更大的挑战,使疫病诊断难以满足疫病防治的需求。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主要原因在于防疫计划不够完善。面对不断增多的疫病种类,再加之肉猪的生长周期短,因此会使防疫计划出现多变性,难以为防疫工作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2标准化猪场防疫体系建设策略

2.1科学选址

标准化猪场防疫体系建设,首先要做到科学选址。猪场的选址应符合我国的环保相关规定,猪场位置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同时还要具有清洁水源。猪场应建设在远离城镇的地区,避免影响附近居民的生活。做好选址之后,还要对猪场进行合理布局,要按照防疫要求进行布局,将猪场中的生产区、生活区隔离开来,同时还要在猪场中设置隔离区,不同区域之间应设置相应的隔离墙或者隔离带,保障隔离效果。除此之外,还需要将标准化猪场内的净道与污道分开,同时在猪场的生产区设置消毒池。科学的选址以及合理地布局,不仅可以降低疫病的发生几率,而且还能提升防疫效果,减少操作提高资金回报率。

2.2完善管理制度

标准化猪场的防疫体系建设要注重完善管理制度。首先要加强人员的管理,应要求所有外来人员在进场之前均需要登记和消毒,猪场工作人员以及相关车辆在进出时也需要进行全面的消毒,这样可以避免将外部的病菌带入到猪场之中。其次,要加强饲料等投入品的管理。选用的饲料质量要有保障,避免喂食发霉变质饲料,饲料的选用要秉持营养均衡原则,这样才能促进生猪的生长,保证生猪健康,增强其免疫力,降低生猪的发病率。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如果需要更换饲料,则应秉持循序渐进原则,避免突然更换饲料,防止生猪出现不良反应。最后,要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要避免从疫区、风险地区引进种猪,同时对新引进的种猪要按照相关要求进行隔离饲养和加强检疫。猪场应尽量采用自繁自养的饲养方式,才能更好的规避疫病发生。

2.3加强猪场消毒管理

消毒是重要的防疫措施,合理选用和使用消毒药,以及使用正确的消毒方式,不仅可以防止外部病原的传入,而且能够杀灭猪场内部存在的致病菌,能够有效规避生猪疫病的发生。因此在标准化猪场运营过程中要加强猪场消毒管理,制定完善的消毒制度,定期按程序进行消毒,同时要制定清栏彻底消毒措施,尤其在发生疫病之后,要坚决落实清栏消毒工作。在消毒过程中,要定期轮换使用消毒药剂,以便保障消毒效果。

2.4加强疫病防控

做好生猪的疫病防控,首先要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要结合当地疫情发展规律以及流行情况等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还要规范疫苗注射,确保疫苗免疫效果。其次,要加强抗体检测,在疫苗注射之后要检测生猪的抗体情况,以此来准确判断免疫效果。再次,要加强猪场的巡查,这样能够及时掌握生猪健康状况,及时采取措施对病猪进行隔离和治疗。要及时淘汰和处理病猪,避免造成更大范围的感染。最后,要建立养殖档案。建立养殖档案,做好生产和免疫记录,这样一来,在疫情发生的情况下便可以结合养殖档案查找病原。

2.5加强人才培养

标准化猪场中的管理人员、兽医人员等需要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在发生疫情时能够及时作出准确判断。兽医人员要掌握先进的防疫技术,能够对猪场的疫病预防提供专业指导,可以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计划。在疫病防治过程中要做到科学用药、规范防治,针对猪病的防治,尽量采用中西结合的方式,减少对抗生素类药物的应用。

结束语:在猪场标准化发展过程中,不仅猪病频发,而且疫病的复杂程度也与日俱增,给疫病防治带来更大的挑战,为此要采取更加科学合理的防疫措施,构建完善的防疫体系,保障生猪的健康生长以及标准化猪场的养殖效益。

参考文献:

[1]张有华,谢民,张华智,韦子先,曹频英,罗起娟,韦珏,张斌. 规模猪场标准化防疫体系示范建设的研究与应用报告[J].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4,30(11):108-109.

[2]庄汝柏,张洁,李宝红,杨怀谷,欧阳慧敏,李剑豪,黄翔. 关于规模化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的几点体会[J].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2014,39(05):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