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我的儿子》:关注土耳其监狱囚犯人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3
/ 4

《我的父亲,我的儿子》:关注土耳其监狱囚犯人权

黄莹

四川外国语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 重庆市沙坪坝区 400000


摘要:该影片讲述了出生地主阶级的小儿子Sadik在上大学时受到政治激进分子的影响,违背父亲意愿,只身前往伊斯坦布尔,成为了一名左翼无政府主义记者。1980年9月12日军事政变袭击全国,夜间他的妻子突然难产,最终留下一子Deniz。而他随后经受了长期的扣押与众多监狱酷刑,在恶劣的监狱环境中,他的肺部受到严重伤害,五年里他虽然有所治疗,但终无力回天。于是他独自隐忍一切,带着儿子回到故乡,与年迈的父亲冰释前嫌,默默教会儿子独立,最后逝去的故事。案例旨在探讨影片发展线索—土耳其的囚犯待遇及其影响,以维护土耳其地区的人权。

关键词:土耳其;1980年9·12军事政变;监狱;囚犯;人权


一、案例背景

土耳其位于亚洲与欧洲交界处,数千年来的东西方文化积淀交融,其社会变化深深影响着世界局势。

1948年,为纪念《世界人权宣言》的通过,联合国设立每年的10月12日为世界人权日,以提醒人类,要让人权在全世界得以落实推行,还有赖全人类的努力。

1955年8月30日,联合国通过了《囚犯待遇最低限度标准规则》,规定了囚犯处于监狱环境的基本人权。而土耳其作为联合国会员之一,理应遵守。

1980年军事政变在土耳其历史上,被称为“最血腥的政变”,右翼军人的铁腕手段敌过左翼。而其中主要由于政治原因,超过65万人被逮捕,23万人遭到审判,171人由于严刑拷打而丧命。更有未成年被篡改年龄以执行死刑。记者加起来被判了3315年的监禁。最终监狱中的酷刑,虐待和恶劣的卫生环境导致299人死亡。

二十一世纪以来,根据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的国际监狱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Prison Studies),通过每两年的时间跨度对比,发现土耳其监狱囚犯数量不断增加,监狱人口比率逐步上升。在该研究中心所颁布的最新一版的《世界监狱人口数字》(World Prison Population List)最后一页中。通过空间范围对比,在欧洲范围内,土耳其变化最大,增长31%。囚犯成为土耳其历史与现实双重作用下的一大问题。

而囚犯的数量、类型和待遇都反映着土耳其地区的内部经济、政治与文化。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如何从囚犯人群角度以小见大,关注地区人权发展水平是一大重要议题。


二、案例正文

(一)影片概况

《我的父亲,我的儿子》基本信息

影片名称

我的父亲,我的儿子

土耳其语

Babam ve Oğlum

影片类型

剧情/家庭

片长

113分钟

首映时间

2005年11月18日

导演

查恩·厄尔马克

编剧

查恩·厄尔马克

主演

切邓·泰肯多尔 、菲克雷特·库斯坎、休姆拉、Serif Sezer、耶特金·迪金席勒

获奖情况


2007年伊斯坦布尔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最佳女演员及人民选择奖

笔者自制

影片架构在1980年的土耳其民主共和国,左翼与右翼势力激化,暴力事件不断上演。军方大势率先发动军事政变,率先稳定社会秩序,占领优势。而主要通过舆论游行活动的左翼人士遭到逮捕打压,高强度的拷打酷刑与苛刻的监狱环境使9月12日土耳其军事政变成为土耳其史上最血腥的一场政变。


(二)剧情聚焦

主人公Sadik的名字在土耳其语中意为忠诚老实,他的父亲希望他成为一名优秀的农业工程师,再次回到土地上,但他却选择了另一条路,成为一位为国效力的左翼无政府主义记者。然而在特殊的历史节点上,他的理想最终还偏离了现实,为了家人他最终还是回到了土地上。亲情与理想,这是本片的主要矛盾点,富有极大的戏剧张力。但本片的另一助推线索——Sadik在监狱中的遭遇。这让他感受到人在社会面前的渺小,面对生活早已褪去了稚嫩,恶劣环境不可逆转的伤病让他选择默默教会儿子独立,向年迈的父母托付幼子Deniz。





1.五年时光,炽热不再

刚下班的Sadik拖着一身疲惫回到家中,和有孕的妻子抱怨着工作有多不好干,但是嘴角依旧挂着笑容,还和妻子讨论着什么时候去产检、练习着怎么抱他的小宝贝。似乎无论生活多么艰辛,他都甘之如饴。然而,这天夜里军方政府发动了军事政变,Sadik的妻子突然羊水破了,他拨打救护车无果,于是只好搀扶着妻子走向去往医院的路,凌晨的街荒无人烟,他不住地哭喊着,直至他在公路旁的草地上成功接生了儿子Deniz。他怀抱着被血浆包裹的儿子,瘫坐在已经冻僵的妻子的尸体旁。直至黎明,身着军装的士兵前来询问他是否需要帮助,他才知道这一天发生了军事政变。

镜头一转,儿子Deniz逐渐长大。在这一片段的前半部分,Deniz的身边没有Sadik的身影。Sadik被蒙眼带去了一处小黑屋,他赤裸着跪地,小窗透来的光,他身上的伤痕清晰可见,惨叫的声音不断重复。审讯、鞭打、羞辱他都一一经受。而在他回到Deniz身边后,第一件事是紧紧地拥抱着儿子,沉默不语。五年后,他不知为何选择带着Deniz踏上了回家的路。在火车上,警官逐一检查身份证,或许是习惯了,Sadik看上去紧张极了,他缓慢而颤抖地在警官的注目下才取出身份证。路上,小Deniz问爸爸:“怎么回家不激动呢?”而Sadik回答道:“我从前是个爱激动的人,现在激动不起了。”他的眼里好像没了光。

2.棱角磨平,初心仍在

多年不见的小儿子回来了,Sadik的母亲也尽力从中调和儿子与丈夫的关系,但倔强的丈夫始终不愿与儿子交谈。在他的印象里,Sadik背叛了这个家。因为如果没有家里农业的支持,Sadik根本无法接受高等教育,还去接触到他热爱的左翼思想。Sadik也不再纠结于父子关系的修补,他欣慰于父亲与儿子的逐渐亲昵。在和童年伙伴的聚会中,作为唯一一个离开了故乡的人,他受到一众羡慕,而他却说“我从前一直以为我在为国家战斗,但是这个国家一点也不在乎”。而当伙伴再次向他提问,经历了这么多,重来一次是否会再次选择离开。他说“我会把这里的全带走,把那里的全都带回来”。亲情与理想是他不变的初心。

3.囚牢背后,临终托孤

聚会结束的夜里,他鼓起勇气,支开Deniz,准备与父亲好好谈谈。Sadik并不后悔离开这片他所成长的土地,而他的父亲还是说着Sadik不为他身边的人着想。而最后Sadik还是认同了父亲“养儿不易”的观点,他自顾自的说着想要给Deniz一个家,儿子慢慢长大,而他却不在身边。最近Deniz一抱他,他就推开他,尽量离他远远的。他说着说着,有太多的事想告诉儿子,但拜托爸爸告诉他,Sadik倒下了,镜头旋转,Sadik的父亲冲向儿子,这一刻父子关系终于好转回了从前。一份皱巴巴的健康报告到了父亲的手上,长期的酷刑和恶劣的监狱环境使Sadik的肺部水肿,而后不断治疗却又复发,肺早已毁坏。而还有一个月,Deniz就要上小学了,但Sadik最终没能熬过。

回到村口,Sadik的父亲久久站在当年Sadik与家分离的地方,就是在这里,他没能拦住年轻气盛的小儿子,他愧疚极了。小Deniz不知道死亡究竟意味着什么,但没有父亲在身边,他很茫然。去上学的第一天早晨,对父亲的思念突然爆发,Sadik的亲人们也动容了,所有人都思念着Sadik。夜里,Sadik的父亲带众人去了他一直锁着的地下室,原来这位倔强的父亲一直用Sadik童年的影片来怀恋他曾经无法原谅的小儿子——那个没有被牢狱折磨到失去热情,总是怀有一腔热血的少年。最终Deniz有了一个家,只是在没有父亲的日子,他学会了独立。


三、问题聚焦

该影片反映了土耳其1980年9·12军事政变后政治异见者监狱生活后的社会生活变化及影响。影片侧面展现了土耳其历史上对囚犯收押条件与待遇问题的忽略。以史为鉴,当下21世纪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法治与人权成为主要关注对象。而“一带一路”倡议之下,土耳其同样也汇集了多方目光。监狱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一环,是国家文明程度的特殊和重要标准,关系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是土耳其应当,也必须关注的问题。


四、思考题

1.结合电影和历史,探讨影片中土耳其80年代的监狱忽视囚犯人权的具体方面,并分析该行为的深层原因?

2.结合电影和当下,分析土耳其监狱囚犯人数不断上升这一现象的深层原因?

3.结合当代背景,土耳其应该采取何种对待囚犯的态度与方式?


五、案例分析

(一)监狱环境下,囚犯人权的保障范围

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环境之中的一切人都享有人权。囚犯作为法治社会的漏网之鱼,并不意味着他应得到道德层面的惩罚甚至虐待。他们作为人与我们普通人拥有相同的人性,拥有同样的人的主体资格,也因此同样拥有作为人的基本人权。

囚犯人权体系在宏观视角下被划分为:囚犯人道待遇权、回归社会权和救济权。那么由影片所呈现的土耳其80年代监狱,首先是对囚犯人道待遇权的侵犯。剥夺了囚犯的免受酷刑权,施行以体罚、暗室禁闭等残忍、有辱人格的处罚。在经受不人道的处罚后,囚犯的居住条件也并不符合联合国《囚犯待遇最低限度标准规则》中有关囚犯住宿的条目。其次是对囚犯救济权的侵犯,在酷刑与恶劣监狱环境双重作用下的生理疾病,没有得到有效的专科治疗,主人公Sadik因此肺部受损。

土耳其在1945年10月24日加入联合国,1966年12月16日参与联合国ICCPR的签订。但在60—80年代,土耳其约每十年发生一场政变,政府手段凌厉,大量清洗活动,收押逮捕人数众多。

61c408a717547_html_c4722a931c4a4e74.gif

笔者自制
根据折线图,可以发现,在八十年代土耳其监狱人口达到19世纪的峰值,囚犯数量的突然上升,监狱基础设施的不完善是带来监狱环境恶劣问题的一大原因。

在世界上监狱行刑人道化较为先进的是西方国家,国家的经济与文化水平决定了监狱人道制度化的管理方式。并且监狱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而土耳其的资本主义国家监狱阶级性作用起始于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图尔克建国后,相比于西方长期积累起来的监狱改革的理论和实践经验,80年代的土耳其监狱对待囚犯的不人道行为是土耳其人权事业发展的一大必经点。


(二)土耳其监狱囚犯人数不断上升的内部原因

在19世纪60年代至今,六十年期间土耳其共发生五次政变,最近一次是2016年的政变企图。可见,土耳其政治局面复杂多变。以1980年9·12军事政变为例,逮捕大约65万人,审判23万人,实际监禁27223人,最终返还人口率高达88%。而广义上的监狱是指一切可以关押犯人的场所,因此大规模的清洗肃清活动,虽然一定程度上稳定了政治局面,但对土耳其监狱囚犯数量的上升也有一定影响。

而21世纪以来,土耳其的总犯罪率变化从大到小依次为金融犯罪、财产暴力犯罪、其他犯罪、酒精和毒品犯罪、性犯罪。由于国家经济发展状况所引起的经济犯罪也成为囚犯人数不断上升的一大原因。虽然土耳其每隔几年会由总统进行大赦,但这无法和每年快速攀升的囚犯人数相当。在2020年,土耳其大赦法在土耳其大国民议会中投票通过,其中将大部分囚犯最低服刑期限降至一年。反映了过去囚犯服刑期限过长也对囚犯人数上升态势有一定影响。

因此,监狱囚犯人数的增加,并不完全是因为犯罪率的上升,还有过于苛刻的量刑政策、严格的释放标准、法律权威不高、以及公民素质问题的因素

六、对策建议

(一)土耳其当下囚犯问题的现状与建议

土耳其监狱类型分为:Closed、Semi-open和Open,以及F-type。曾经库尔德工人党建立者Abdullah Ocalan 就被收押在F-type中,孤立监禁。这一类监禁方式囚犯自杀率高,但已被淘汰。土耳其监狱一直在探索发展。

但随着中东局势的变化,土耳其东部库尔德工人党武装活跃,政治属性的囚犯有所增加。根据美国国务院《2019年人权实践国家报告:土耳其》,土耳其仍有部分司法人员通过酷刑和其他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方式强迫供认。虽然土耳其政府已宣布对酷刑的零容忍,但收效甚微。监狱的基础设施相比19世纪后期,已符合联合国的最低标准。但由于人数过多,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提高,会导致囚犯缺乏卫生服务与营养供给。而根据ICCPR,医生有出具囚犯可施行酷刑证明的权力,而出于趋利避害,许多医生成为了酷刑实施的帮凶。而从19世纪后期至今,许多酷刑肇事者未被惩罚,也有很多与影片主人公Sadik一样的酷刑受害者默默承受。因此,为保障土耳其地区公民权利,促进世界人权事业的进步,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政治层面,汲取西方先进的监狱人道法律经验,结合土耳其国情监狱具体情况进行修法,为土耳其人权事业奠定理论基础。对于突发社会事件,合理划分怀疑范围,提高逮捕的有效率,有效缓解囚犯人数上升的压力。根据犯罪者所犯罪行的性质,社会影响程度和认罪态度合理量刑并作出判决。结合囚犯服刑期间的行为态度,在相对合理的情况下设置释放条件。

第二,经济层面,监狱管理支出精准化、科学化、透明化。针对当前监狱扩建工程进行精准拨款,避免挪用公款贪腐案件。关注囚犯生活最低需求,科学规划合理安排,保障囚犯最低人道待遇。数字化监狱管理,监狱管理活动的对外公布,持续更新囚犯的日常生活,例如:卫生检查、劳动改造等,并将对囚犯问询调查常态化制度化,以维护囚犯人权。

第三,文化层面,紧抓守法与执法,培养人权道德权利意识。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戒宣传,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对监狱工作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提升人权神圣的观念认同。但长期形式的漠视囚犯人权的思维惯性是难以在短时间之内消除的。囚犯改造过程中,重视法律知识的改造,预防再犯罪行为。


七、参考文献

论文

  1. 冯一文,《中国囚犯人权保障研究——以联合国囚犯待遇标准为参照》,2006年,第9、35、138页

  2. 罗君,《论监狱行刑人道化》,2010年,第12-16页

  3. Ömer Bilen,《Crime trends in Turkey》,2014年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71726367_Crime_trends_in_Turkey

  1. 联合国,《囚犯待遇最低限度标准规则》

  2. Sina Aksin,《土耳其的崛起》,2007年,第309页

  3. U.S.DEPARTMENT of STATE,《2019 Country Reports on Human Rights Practices:Turkey》,2019年

https://www.state.gov/reports/2019-country-reports-on-human-rights-practices/turkey/

作者简介:黄莹 (2002.5)女,汉族,广东省云浮市,四川外国语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外国语言文学



土耳其自由报新闻网https://www.hurriyetdailynews.com/turkey-remembers-bloody-1980-coup-40-years-ago-158204

Sina Askin《土耳其的崛起》

https://prisonstudies.org/country/turkey

https://www.prisonstudies.org/sites/default/files/resources/downloads/wppl_12.pdf

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Civil and Political Rights《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数据来源 《世界监狱人口数字》 https://prisonstudies.org/country/turkey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71726367_Crime_trends_in_Turkey

https://www.devletdestekli.com/ceza-indirimi/

法院根据刑事法律,在认定犯罪的基础上,确定对犯罪人是否判处刑罚,判处何种刑罚以及判处多重刑罚,并决定所判刑罚是否立即执行的刑事司法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