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17
/ 2


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探讨

李阳 许义晨

滨州黄河河务局博兴黄河河务局,山东省滨州市, 256500


摘要: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基础能源,是我国各行业不断进步之能动力,推动着我国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利现代化建设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与保障,这也代表着向现代水利的转变。因此,现代化管理为促进经济发展和水利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打造科学的管理体系为组成现代水利的主要内容,为实现水利现代化就必须实施现代化管理。

关键词: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

引言

我国工程建设最近几年发展非常迅速,加速我国整体经济建设的发展步伐,为我国各行业的快速发展奠定基础,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实施现代化有效建设,是促进水利工程实现顺利开展的基础保障,最大限度的助推了我国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1我国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

首先,我国的水利工程管理体系还不够健全,还没有形成规范化、标准化的评估体系。许多水利项目仍然遵循传统的管理模式,并且不同业务、部门间缺乏关联性,无法集成并共享数据,致使水利项目的管理不善,职责分工不明确,重复进行水利部门的建设,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资源以及财政资源。其次,水利项目是长期、全面以及相对复杂的项目,需要很多持续性的资本投资投入。第三,与水利项目建设对应的项目种类以及数量相对较多,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以及素质不足以进行有效地管理并监督。在管理过程中,在监视项目的进度以及质量方面,由于成本控制不科学、不系统,使得部分水利项目的建设中质量问题频发。

2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

2.1建立完善管理体制

水利工程具有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施工难度大、技术复杂、质量标准高、工期限制严格、工作环境艰苦、危险因素多等特点。因此,在工程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开展的工作和任务也不同,要想加强水利工程的现代化管理,需要建立和完善工程的管理体制机制,通过管理机制规范和指导工程的现场管理,确保工程管理更加全面和高效。因此,水利工程的管理要融入现代化发展和管理理念,不断完善和更新现有的管理机制,及时转换管理思路。同时,要设立专业管理部门,由管理部门对工程进行动态管理,并不断规范管理机制和管理方法,推动工程的精细化和现代化管理。

2.2监视系统

将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利用有效的管理方法和管理设施加以优化,通过实施积极的管理手段和优化管理设施切实提升整个工程的管理能力。所以,水利现代化管理的基础性内容就是积极建立科学的监视系统,充分发挥监视系统的功能及时掌握工程运行情况,如严格监视水库大坝、河流的实际情况等。其中,确保监视点的数量充足和合理布局为监视系统建设的总体要求,保证信息传输清晰度以及监视的实时全面性。监视系统建设的总体要求,为确保监视的实时性、全面性信号传输系统要清晰和快捷。运用该系统能够及时发现、解决水利工程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为防洪度汛方案设计以及水资源优化配置等提供科学的依据。

2.3不断完善和优化制度体系

水利部门必须不断深入和强化水利工程项目的体系优化,科学选择具有一定合理性、可行性的制度体系,进而从根本层面上促进水利工程建设的进一步发展逐渐倾向于科学化、合理化、规范化方面。以考核制度、人力资源利用和后勤等多个方面为切入点,不断加大创新力度,进而促使水利部门能够在具体工作过程中实现制度为基础保障。在水利工程的有效建设以及后期维护工作的开展中,必须借助合同和相关程序实施有效制约,如此能够大大降低工程建设成本的资金投入量,同时不会对建设质量形成影响。同时,为了充分调动工作人员个人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进而构建健全、科学的考核、奖惩机制,帮助工作人员形成一定的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以及精细化有效建设的思想意识。在水利工程的实际招投标期间,必须提前详细调查市场的具体需求,立足于市场需求的层面上,严格执行和落实准入机制,进而为水利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提供保障,构建众多以民生为核心的水利工程。

2.4着眼于管理方法的现代化

在信息化时代,实现水利工程的现代化管理目标,需要多方发力,并紧密结合网络信息化的发展需求。通过实施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可以有机地结合日常管理任务以及网络信息技术,这对提高管理任务的综合质量很有帮助。对此,可以将监控系统以及数据传输技术等最新技术手段应用到水利项目管理中,并展示这些现代化的技术在应用上的优势以及功能,进而提高项目管理的综合质量。同时,现代工程管理工具具有严谨性、系统性以及精准性,这是传统管理工具所没有的。当没有按照信息的系统要求的规格填写项目数据,或者缺少某些信息,系统将会提示并出示报告错误。所以,可以比传统管理更全面地监视项目的实施以及管理工作。除此之外,信息管理系统与存储系统还具有明确的帐户权限以及可以查看的日志等能力,从而提高了记录信息的可靠性,并显著地减少了诸如文件篡改以及数据篡改之类的非法活动,为后续的信息管理、分析以及优化提供较高质量的数据保证。

2.5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能够帮助提升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应用效率。相关单位在应用现代化信息化技术时,应该注重引入专业的信息技术人才、管理型人才、水利资源人才等,让各类型专业人才共同组建现代化水利工程信息技术管理团队,借助团队的力量,发挥各自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优化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提升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水平。

2.6智能水利工程评价体系及评价指标

建立智能水利工程评价体系的作用是通过选取可以表征工程智能化水平的指标,对水利工程智能化进行量化评价。与此同时,工程建设者也会在评价指标和指标权重的影响下,针对性地对工程进行技术改进和提升,最终达到以此引导、促进水利工程智能化建设的目的。建立智能水利工程评价体系,核心问题是如何确定评价指标。目前,煤炭行业和智慧城市已研究确立了反映智慧化水平的评价指标,在工业和服务业领域进行了评价实践,但水利行业没有现成的单一指标衡量工程智能化水平,因为水利工程是否达到智能化水平,是多方位、多视角综合评价的结果。因此,选取评价指标时既要体现出自适应调整和自主优化决策的特点,又要涵盖工程设计、建设和运行维护的全生命期。因为,首先,工程智能化是一个长期演进的过程,当水利工程刚刚投运,各类运行数据暂未积累到一定规模时,某些智能分析软件很难全面发挥作用,等到工程数据达到一定规模后,系统参数可以进一步调优,甚至还可以从大量数据中挖掘出新的、更合适的智能应用场景,系统这种适时调整的能力,可以更好地满足工程运行需求。其次,智能水利工程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当拥有设计和建造阶段的工程数字化成果时,可以在虚拟的数字空间中更好地支撑和丰富工程建设运行的智能应用。

结语

在水利工程实践中,有关单位及相关人员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水利工程实际情况和需求,充分应用现代信息化管理技术,打破传统管理理念、方法、技术和模式的滞后性,不断改革创新,提升管理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潘俞静.水利工程现代化建设与管理的思考[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8,47(02):65-66.

[2]段合天.现代化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管理及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588(7):107-108.

[3]黄莉新.立足创新推进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J].江苏水利,2002(02):4-7.

[4]冯晓艳.水利工程的现代化与精细化管理[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9,48(01):53-54.

[5]黄勇.浅谈如何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的精细化和现代化建设[J].珠江水运,2018(18):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