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综合计划的电力企业精益化管控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16
/ 2


基于综合计划的电力企业精益化管控探讨

高勉伟 杨丹丹

国网宁德供电公司,福建 宁德 352100

摘要: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各项事业均快速发展,取得了十分理想的成绩,特别是电力行业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综合计划管理是电力企业内部管理的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其对企业利润的提升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指导。然而,伴随电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化、部门数量也显著增加,这就加重了企业综合计划管理的工作压力,增大了管理难度。因此,有必要结合新形势的需求,对电力企业综合计划管理加以改进和创新,不断提高企业内部精细化管控水平。本文笔者就针对基于综合计划的电力企业精益化管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综合计划;电力企业;精益化;管控

引言

对电力企业而言,综合计划属于其本年拓展业务的根本目标与详细的执行策略,不但利于对资源的科学调配,还利于各部门的协调进展,从而增强公司的综合实力。所以,建立适合的综合计划构架,对于更具体的细分公司的总体规划方略以及改进其对该计划的落实方式,并加快其总体规划方略的实现,均有着极大的价值。而为了更加突出该综合计划本身的预测性、精准性以及调节性,且更利于实施,就需要借助综合计划管理体系,从而更有效的落实规划方略以及加强内控。因此,建立的综合计划管理模式,并全面落实计划管理,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综合计划管理意义

第一,电力科研企业的综合计划管理是一种集约化的管理手段,其主要目的是提升企业的投资效率效益,合理分配各部门职责与分工,促使各部门之间协调合作,在实现收入的同时降低经营成本,以此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益。第二,在电力科研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执行综合计划管理,必须能够提出明确的企业整体战略目标,还能够将其分解成各个部门的目标完成责任与计划,促使企业内部各部门人员能够明确自身职责,有方向地开展工作行为,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及时发现外部环境问题,集中解决问题,以此有效降低损失,避免出现风险事故。第三,综合计划管理是推动电力企业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开展综合计划管理,对各下属单位的计划进行审批管理,结合企业整体战略目标,优化所有计划,集中分配各项资源,以此提高资源利用率,提升企业整体运营效益。

2综合计划的电力企业精益化管控

2.1建立完善的综合计划项目储备库常态机制

为确保综合计划全过程管理工作规范化执行,需契合供电企业实际情况和战略部署,在常态化的项目储备库基础上统一组织专项计划可行性分析和报告编制,依据具体流程提升综合计划合理性,综合计划及时准确落实。结合不同专业管理需求,应进一步改善项目入库条件,在编制可行性报告、审批合格后方可储备项目,依据主次程度排序纳入综合计划范畴并及时审核、固化处理后,确保综合计划编制科学合理,提升综合计划全过程管理有效性。

2.2明确综合计划编制原则和下达程序

发电企业编制综合计划时,应当要遵循上下结合、统筹兼顾及统一协调的原则,要以企业发展战略为综合计划编制的基础,并以综合计划管理为核心,依据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国家及集团公司有关政策、规章制度,区域宏观经济和市场形势等,深入市场调研分析,根据企业的发展实际与管理指标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目标,明确企业总体发展的方向和目标。由综合计划管理部门负责将企业发展目标进行分解和落实,更重要的是要关注电量综合计划的落实,明确各个部门职责,促使各个部门在总体目标和方向指引下进行下一年度计划的具体安排,编制专项计划建议书和填写综合计划的指标和数据,交由综合计划管理部门进行汇总和优化,在进行总体平衡之后将初步形成的综合计划交由企业党政联席会议进行审核确定。在完成综合计划最终确定后,由综合计划管理部门负责下达至各个专业管理部门,然后按照专业指标和管理原则对计划指标进行分解和落实,形成各个专业指标计划,确保综合计划有效落实。

2.3自发式、内生式预控,激发内源动力

建立“自发式预警”机制。以年度预控目标为依据,以业务视角自发提出指标预警阈值设置原则,提前谋划月度预控区间和月度预警指标,明确综合计划项目的节点计划和指标月度偏差区间,将业务内生式管理嵌入综合计划管理,在确保指标裕度科学、合理的同时,强化专业部门、基层单位自我主导、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建立“内生式预案”机制。以内生式管理破解难题、打通堵点,确保专业管理提升和整改方案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一是着眼公司和电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专业部门、基层单位主动策划补短板、强弱项的管理预案。二是围绕当月完成情况与进度计划、位次、环比升降等特殊情况,全方位、深入查找、分析问题,针对性制定改进提升措施和下月管控目标。建立“服务式监督”机制。将预控管理模式下沉至业务的同时,综合计划牵头部门以服务业务、服务基层为核心,发挥服务监督职能,开展预警、预案执行情况跟踪分析,确保各专业计划目标与公司总体目标之间、各专业计划之间的有效协调,促进“计划流”、“业务流”双流合一,增强市县公司业务灵活性,释放活力和动力。

2.4健全指标体系

新跨越行动引领下要想构建电力科研企业综合计划管理体系,建议电力科研企业工作人员要建立健全指标体系,以指标体系优化综合计划管理效果。实践中,综合计划管理指标是衡量综合计划执行情况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考量企业各部门工作情况的重要元素,建议工作人员要结合电力科研企业的经营管理范围,提出“电力科技研究成果转化指标”“科技推动电力发展指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指标”“企业资产质量指标”“发展投入指标”“电力服务指标”“营业业绩指标”等,形成契合企业实际情况、符合经营需求的完善的指标体系,为量化综合计划执行提供有力依据。

2.5全过程管理

全过程管理在具体实施中需强调以下几点:一是计划合理;二是制订科学;三是查对严谨;四是落实认真;五是评估有据。计划项目既属于综合计划管理的着手点,也被看作该计划制订,以及落实与管控的基础。故此,对其管控的合理与否,往往会影响到计划后续的实施步骤能否符合要求,这就需要在对其管控中借助项目已有的综合计划管控平台,来对项目予以调配和及时更新,重视评估排序、查对以及还出入库等,以增强各单位的管控效果。对于经过核准的综合计划,各单位要真正的落实,并正确处理落实中的难题。把计划的分布实施、比对剖析、过程监督与具体评估等看作公司管理的关键事项,从而使综合计划得到认真落实。在现实中,必须注重对该计划落实的分析,每个季度末,都要对综合计划落实状况做出剖析,并把得到的结果向各单位的主管人员报告。通过具体评估可切实增强有关人员的职责意识,从而促进综合计划能更科学、更有效的实施。故此,需确定适宜的综合计划管理评估指标,做到“评估有据”,使各单位均认识到综合计划管理的关键效用;此外,需注重对该计划实施动态管控,要安排专人监督该计划每月的落实状况,若发现与计划存在偏差,要及时纠正。

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企业能否得到健康持续发展与其综合计划精益化管控工作的开展质量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只有不断提高电力企业综合计划精益化管控水平,才能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高桂敏.浅析电力企业基于综合计划的精益化管控[J].环球市场,2018(18):51,86.

[2]钱卫杰.精益化电力营销服务管控途径探析[J].商情,2018(43):129.

[3]谢慧珍.论电力企业加强项目精益化管控水平的有益探索[J].财经界,2016(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