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应急物资综合保障分析与管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14
/ 2

电力应急物资综合保障分析与管理分析

王华

重庆智网科技有限公司兴源分公司 重庆 40112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电力工程建设的发展迅速,随着经济的发展,电网物资供应链价值创造呈现出各种新的形态。电力系统具有其特殊性,在其运行过程中受到的影响因素较行预测,而且由于事发突然,也不能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进行应对,所以一旦突发事件发生,往往为供电企业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给企业在社会中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针对于电力系统运行中突发事件的问题,电力企业需要建立和完善应急保障体系,确保供电企业能够健康、稳定的发展。本文就电力应急物资综合保障分析与管理进行研究。


关键词:电网应急物资保障;供应链管理;策略


        引言
        电网行业属公共基础性服务业,电网是公共基础设施,电网运营关系国计民生、公共安全和能源安全。电网企业往往是中央企业或省属国有企业,肩负电网安全平稳运行的社会责任。电网物资和电网运营企业的特性决定了电网物资供应链及其评价指标的特殊性。
        关键词:电力应急物资;综合保障;管理
        电力行业做为国计民生的重要支撑行业,极易受到,尽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安全。现代电力系统物资管理虽然基本满足了日常管理和运行的需要,但突发事件要求的应急物资管理还显得不足,缺乏与现代物流相适应的应急物资管理体系。电力行业应急物流物资管理一定要结合电力行业自身的特点,充分建立发电和供电企业与其他多部门的应急物流配送联动机制,建立起科学高效的立体化、层级化、多元化的应急配送与物资管理方案。
        1电力应急事件的基本特点
        1.1突发性
        虽然现代科学能够对一些自然灾害进行科学化的预测,然而对于其规律和发展趋势还是不能完全掌握。自然灾害的发生,如果不能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将会造成更大的危害和损失。
        1.2不确定性
        以冰冻灾害为例,对于其发生时间、地点、影响范围、持续时间、所带来的后果等,都是难以准确预测和把握的。因此,对于可能受灾地点的物资种类、数量需求是很难以准确估计的。
        1.3紧迫性
        应急事件发生后,需要及时有效的资源供应,以满足电力恢复生产作业的需要。如果灾前没有做好储备,灾时没有科学的指导方案,那么将会给电力系统恢复正常运行带来非常大的影响。
        2电力企业应急物资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缺少成熟的应急预案体系
        应急预案体系是在面对大面积停电的状况下所能依据该体系进行相关后续处理。但是,现实生产生活中,很多地区并没有构建起成熟的电力应急预案体系,仅仅局限于部分城市地区,不能实现基层的全覆盖,也就无法在出现大面积停电时,进行及时的善后处理,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基于此,政府部门要逐步建立起电力企业应急预案体系。另一方面,很多的电力用户缺少基本的应急处理意识,在出现意外事故时,缺少有效地解决策略,导致电力系统平稳运行受到威胁。
        2.2不能够明确应急管理的重点
        电力企业不同于其它的企业,一旦出现事故,其危害是巨大的。所以,我们在日常的应急物资管理过程中必须要明确其重点,有针对性的进行管理。但是,很多的电力企业工作人员在思想上不能对应急管理工作有正确的认识,也就不能对应急管理的重要性进行全面把握,进而使得应急管理工作的效率大打折扣。部分电力企业会将应急预案的效用放在电力安全事故发生后的救援工作,不能够兼顾队电力事故的调整合相应的电力预警机制,更谈不上对电力系统运行状况的日常评估和维护发挥不出电力企业的应急物资管理的作用。
        2.3应急队伍建设不完备
        应急队伍是灾害发生时抢救的重大力量,他们是冲在灾害现场的最前锋。我国的应急队伍存在严重不完善的问题,其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应急队伍的培训不到位,专业性不够强;二是应急队伍分布不均;三是没有发挥基层优势,没有调动广大群众加入到应急队伍建设中来。
        3电力应急物资综合保障管理措施
        3.1电力企业应急物资管理定位
  电力企业应急管理体系在突发事件面前既是政府需求,也是电力企业应急物资管理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应急物资管理在整个电力企业应急管理体系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并对应急物资管理与其他部分的关系进行分析。包括组织体系、预案体系、预警工作、事件分级与应急处置程序、应急协调机制以及保障体系等组成部分。
        3.2大力推进信息化的建设
        想要落实电力应急物资,大力推进其信息化的建设,首先必须要改善其物流的管理技术,不断地引进高科技的物流设备,应大力推广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立足于长远,引进国外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发展仓储技术、先进装卸技术等,缩小我国电力企业的物流与国际化物流之间的差距。


        其次,还要对收集来的信息进行整合,构建电力系统的信息化过程,将信息实现共享。在制定相关的配送、仓储、采购的模式时,需要结合物资所特有的某些性质,去制定合理的管理机制,增强对储存物资的管理,降低其闲置的损失,以此来减少仓库的管理成本。
        最后,为了保证其需求匹配的顺利执行,我国电力公司还可以利用其在生产管理系统中的现有的一些缺陷管理的成果,将三类、二类以及一类缺陷处理中,所需要的一些材料、设备,按照其重要程度、紧急程度以及与生产计划的紧密程度,进行策略性管理,以实现建立供需双向的、全面的管理模式。
        3.3加强电力应急物资的日常管理
        电力应急物资的日常管理可以从三个方面重点关注。第一方面,我们必须要不断完善电力企业应急管理预案,实现对电力应急预案的动态管理、演练、创新,提高应对突发的电力安全事故的能力;第二方面,我们必须要加强对相关人员的电力应急管理的宣传,强化工作人员的思想重视和应急能力;第三方面,我们必须要使各个部门的权责有一个明确的分工,遵循“谁管理谁负责”的基本工作原则,使电力应急管理的程序趋向于规范化、有序化。
        3.4加大应急物资储备的财力、物力和人力的投入
        应急物资储备供应的充足和及时,是衡量电力行业的应急保障工作到位的一项重要指标。我国电力应急保障工作能够顺利进行,首当其冲要解决应急物资储备缺乏的问题。一是对财力和物力的投入,只有投入足够的财力和物力,才能保证应急物资储备的数量;二是对人力的投入。我国电力行业的应急物资储备不足的另一原因就是对于物资储备的管理不到位,导致应急储备物资的损坏、遗失等,浪费了资源,我国应加强对应急物资的管理,培养专门的管理人才对应急储备物资进行管理,保证事故发生时,应急储备物资能够充足及时地供应。
        3.5推进电力建设物资的供应
        随着电力的不断发展,在其运行的过程中,所要求的电力物资的安全保障性越来越高,而且还对其的依赖性也变得越来越大,这便激化了供需过程中的这一矛盾。但是,无论是电力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还是在进行电力物资一体化的建设中,都需要保证其物资的及时供应性。
          而在以前的电力物资供应链上,依附于这个供应链的不同节点与不同环节上的企业、个人等,只是考虑其切身的利益;所以,在以往的电力物资供应上,总是出现无序采购、分散采购、混乱采购等现象,这无疑大大降低了我国电力建设物资供应的保障性能。想要摒弃那些陈旧的观念,形成一个较为统一的、整体的电力物资供应链系统,必须从根本上由原来的粗放型向集约型进行转变。
        结束语:
        电力行业的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对于电力行业中突发状况的应急保障对策的提出,可以更好地应对和解决电力行业中出现的突发状况。对电力行业的应急保障对策的研究和提出,可以为电力行业更好地发展注入力量。电力企业建立应急物资管理机制充分考虑突发事件的突发性、时效性、阶段性和不确定性,实现基于需求特征分析的调配策略。
        参考文献:
        [1]电力应急物资的管理与调配优化方法分析[J].窦志骏.劳动保障世界.2016(20)
        [2]电力企业应急物资管理实践探究[J].刘俊.现代国企研究.2017(12)
        [3]基于应急物资管理创新的物资供应保障能力研究[J].李亚军.中国集体经济.201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