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城市空间设计方法借鉴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14
/ 2

区域城市空间设计方法借鉴

庄洁 龚斌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城市设计不仅是一种只对中微观尺度的空间视觉形态进行研究的工作方法,它提供了一个系统观察和研究城市历史、现实和预设未来发展的独特视角,可涉及城市社会、经济和文化等领域,在尺度上亦可地块、可城市、可区域。


一、区域城市概念

“区域城市”概念来自于彼得.卡尔索普所著的《区域城市:终结蔓延的规划》这本书。卡尔索普认为区域城市源自于美国上世纪50、60年代的郊区化,由中心城市与郊区所形成的“大饼”,在都市区域内蔓延。美国城市所面临的挑战从100年前的工业城市转变为当下的区域城市。区域城市产生的主要问题是由人口分散引起的低效、环境恶化产生的污染、城市无序扩张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该书的副标题为“终结蔓延的规划”,尝试通过区域层面的总体规划设计来提高整个区域的空间发展质量。

二、区域城市空间设计方法

如何理解区域尺度的空间设计?卡尔索普在书中提出区域城市的建筑学概念,强调设计是多种学科的综合过程,从设计方法上入手,综合了区域生态、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的需求。区域城市规划设计主要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作者认为不需要将区划(zoning)里用来划分土地使用性质的20-30个用地分类,只需要4个区域构件:中心、区、保护地、廊道[1]。因为区域尺度空间设计解决的是城市开发与自然保护的问题,而不是下一层次街区尺度具体用地布局的问题。

区域城市的四个构件:

中心:区域内城市、镇、村庄和街区的核心,作为地方和区域的节点。

区:具有特别使用功能的地区,例如机场、工业园、大学城等以一种活动为主的地方。

保护地:各类开放空间元素形成的一个区域,保护农田和敏感的动植物。

廊道:联系元素,包括以自然系统为基础的廊道、以基础设施和交通线为基础廊道。

书中以盐湖城地区总体规划、波特兰城市总体规划作为案例,简要地阐明了区域城市空间设计的思路。首先,明确区域内的保护地(开放空间)——建立生态框架(图1)。通过对盐湖城地区自然生态要素及其自然过程的保护形成连续开放空间系统以限制土地蔓延。开放空间由湖岸走廊、湿地、湖岸缓冲区、山坡、耕地和社区隔离带六部分组成,将它们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综合性的开放空间系统。

其次,识别建成区的“中心+走廊+区”——确定建成环境的发展框架(图2),通过确定城市、片区、小城镇和公共交通导向的不同等级的中心,提出这些中心的开发目标(如:混合使用的中心将提供未来52%住房开发和未来57%的就业岗位)。发展框架作为区域的形体设计方案,通过研究区域总体层面的需要解决问题,提出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为下一层次的规划提出发展指引,即按照什么样的目标、标准进行建设,而不需要确定区划层面的具体用地布局。

第三,识别未来城市发展地区——将生态框架与发展框架进行叠合(图3),可以确定适合开发的地区(增量空间);加上建成区需要更新的地区(存量空间),明确未来区域城市发展模式,可以把中心、走廊和区这些构件叠加到新开发地区和更新地区上,强化基础设施的支撑。最后,形成一个地方社区的综合规划,可以详细说明街区、特别使用区的安排。

61b854e35049e_html_aa814b5f20b1964d.png

1 开放空间

2 大都市中心、地区和走廊

3 新开发地区和再开发地区


三、区域城市的空间设计方法借鉴

1、生态安全格局 —— 多规合一的基础

我国过去的快速城镇化同样也面临蔓延的问题,所使用的土地都超出了人口的增长,城镇建设用地的蔓延导致对区域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赵燕菁教授在2015年的报告中指出“中国城市建成区面积从1981年的0.74万平方公里增加到2015年的5.2万平方公里,增长了6倍(加上工矿用地,达到10万平方公里)。”假设城市人均用地水平是不变的,现在的建成区足以容纳 12亿城市人口。

61b854e35049e_html_ef8a70bd3b04d025.png

4:北京市综合生态安全格局[2]

自然资源部的组建,标志着空间规划及管理事务整体从过去以开发为主导转为以资源保护和监督为主导。这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发展状态反思的必然结果。传统规划方法论已不适应未来保护导向的规划项目类型,到了不得不革新的时候。划定“三区三线”工作是国土、环保、规划部门对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是空间治理的要求。从地方发展的角度来看, “三线”划定还是以经济效益为导向——通过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争取更多合法的建设用地指标。某些地方部门认为在一张城市总体规划图里划定“三区三线”就是多规合一的主要工作。

基于部门管理职能划定的三线(生态控制红线、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城镇开发边界),在区域内以功能分区的形式构成三类斑块空间,这种管控方式的问题是忽视了自然生态系统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拼图式的“三区三线”缺少生态安全格局作为基础。所以,“三区三线”的划定应从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角度对区域内生态网络和适合城镇开发的地区进行评估,通过对自然要素及其自然过程的保护形成生态安全格局来界定城镇未来发展可能需要的开发空间。北京市生态安全格局研究(图4)的方法可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参考。该研究通过对水文、地质灾害、生物多样性保护、文化遗产和游憩过程的系统分析,判别出维护各种自然过程的景观安全格局,构建具有不同安全水平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形成保障区域生态安全的生态基础设施。在此基础上,提出城镇空间发展预景和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的优化战略[2]。其基本思路是通过生态安全格局来确定“山田林湖草”非建设用地与建设用地之间的关系。


2、发展框架——总体层面的战略引导

城市总体规划是对城市未来空间结构和布局的战略性引导,但过去的编制内容过于实际,体现在总体规划对具体地块用地性质的管控。这种编制方式实际是把街区层面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升到城市总体层面来,用静态思维应对城市发展的不确定性,模糊了总体层面的战略性与详细规划实施性的界限,削弱总体规划的战略引领作用[3]。另一方面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方式以中心城区为主,外围以城镇体系覆盖,形成城乡二元化的编制方式,在城市快速发展阶段容易造成城市外围地区的发展失控,乡镇层面低标准的开发建设导致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现在看来城市总体规划在中心城区的与外围村镇地区应体现的空间发展政策的差异,而不是工作内容或深度的差异[3]。打破城乡二元化的编制方式,向全域空间转变,这也是国土空间规划的方向。国土空间规划代替城市总体规划,可以看作是城市总体规划在生态文明发展理念下的升级,除了建设用地要管控,对非建设用地(山田林湖草)的保护也纳入国土空间规划进行有效管理。从空间设计方法上来看,把区域城市的设计研究对象抽象为四个区域构件(中心、区、保护地、廊道),体现了简化的、分层的思考方法,重点解决城市尺度应对的问题和发展目标,突出城市总体规划战略性。

3、要素配置 —— 强化开发地区承载力

在区域内,明确城市未来发展可以开发的建设用地和需要保护的非建设用地的边界,有利于引导城市基础设施的集中投入,强化开发地区的承载力。我院在2016年参与成都科学城总体城市设计方案竞赛项目中,将区域城市的空间设计方法应用其中。总体城市设计的基本思路是通过对四个区域构件(中心、区、保护地、廊道)在100平方公里研究范围内进行综合考虑(图5)。首先思考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城市生态安全,在新城建设过程中,如何维护区域山水格局和大地肌体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传统的城市设计方法是在城市尺度通过路网界定城市形态,用街区尺度空间营造的设计方法来解决城市尺度城市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从而造成城市扩张与自然系统的冲突。我们通过对研究范围内场地的自然要素及其自然过程方面的分析,确定需要保护的生态廊道和突显场地特

61b854e35049e_html_c474eff8dc5eafe0.jpg

5:成都科学城总体城市设计方案[4]

征的山脊线。用体现水平生态过程的生态廊道来界定城市开发用地的边界,形成城市组团与自然景观的相互融合的城市形态,以生态廊道作为城市形态生成、发展和演变的战略框架,满足未来城市发展的多种可能性。

确定生态安全格局和明确用地开发边界之后,要素配置的基本原则是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必须集中投向新开发的地区,在生态廊道、生态斑块内则应受到限制。在城市可开发的建设用地斑块内,确定街区尺度、路网格局、中心选址、交通联系和详细的用地布局,城市设计的重点是创新空间的营造。组团内的路网密度、开发强度尽可能的提高,以高密度路网来塑造小尺度街区形态,通过轨道交通串联组团的中心,形成“紧凑街区+TOD”的开发模式,这也是对公交、慢行出行方式的支持,低碳发展的体现。组团内的城市街区与组团外围的自然生态要素形成疏密有致的格局。外围的自然生态要素作为成都科学城整个地区的生态框架,这个框架将是城市公园系统、慢行系统的载体,以提高科学城的吸引力。


四、小结

从区域城市空间设计方法来看国土空间规划,首先,应注重区域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强调对自然生态安全格局保护的前提下,识别可以开发的城镇建设用地斑块(组团边界);其次,通过简化区域城市内部的研究对象为四个区域构件,重点研究城市尺度应对的问题和发展目标,突出城市总体规划战略性;最后,应强化可以开发的建设用地斑块内基础设施的支撑,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 (美)卡尔索普富尔顿著.叶齐茂倪晓晖译.区域城市:终结蔓延的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04.

  2. 俞孔坚等,北京市生态安全格局及城市增长预景[J].生态学报,2019(3):1189-1204.

  3. 张尚武等,战略引领与刚性管控:新时期城市总体规划成果体系创新—上海2040规划成果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J].城市规划学刊,2017(3):19-27.

  4. 成都科学城总体城市设计竞赛方案,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