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耐久性及寿命预测综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13
/ 3

混凝土耐久性及寿命预测综述

陈涛

舟山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浙江省 舟山市 316000


摘要:实现混凝土结构的高耐久和长寿命是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举措之一。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工程问题,不仅影响到结构的正常使用寿命,更加影响到其带来的经济效益。本文首先主要阐述了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研究现状,以及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影响因素、研究方法以及耐久寿命的定义,其次着眼于混凝土结构材料耐久寿命预测的研究方法, 并提出了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现状;寿命预测



1 引言

混凝土以其原材料易得、易浇注成型、适应性强、性价比高、综合能耗低等优势,成为当今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尽管现代材料科学发展日新月异,但仍然没有科学家能预言可替代水泥混凝土的建筑材料新品种。从20世纪30至4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出于战后重建、工业化、城市化以及能源开发的需要,用混凝土修建了大量的基础设施,混凝土用量持续增长。之后,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增长更是进一步助推了混凝土的广泛使用。1987年,美国国家材料顾问委员会提交的调查研究报告指出,大约25.3万座混凝土桥梁的桥面板, 其中部分仅使用不到20年就已经发生不同程度地损坏,使用年限远低于40-50年的设计寿命。大量混凝土结构过早出现严重损伤及劣化引起了世界范围内对混凝土耐久性的高度关注,不仅仅是因为需要斥资修补、加固甚至重建,还在于当今世界人口膨胀、能源供应紧张、环境污染、温室效应导致的气候变暖和生态恶化等问题面对可持续发展时的迫切需要。混凝土的耐久性成为关注焦点,这也促进了世界范围内对混凝土理论及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进步。“混凝土耐久性的整体论模型”、“混凝土结构的寿命预测”、“混凝土结构寿命周期评价”等新认识、新方法的出现,将会为克服混凝土结构在服役过程中的过早劣化问题

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混凝土腐蚀机理研究、在役结构的健康状况评价和剩余寿命预测、结构性能的防护措施研究等方面,但对在役建筑物如何评估其耐久性和剩余使用寿命,尚无统一方法。事实上,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研究滞后于工程实践的需要,因此积极开展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对国民经济建设具有一定的意义。下文介绍了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研究现状、影响因素和研究方法,并对混凝土结构材料的寿命预测方法进行了总结和详述。


2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现状

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是指混凝土结构在自然环境、使用环境及材料内部因素的作用下,在设计要求的目标使用期内,不需要花费大量资金加固处理而保持其安全、使用功能和外观要求的能力。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研究应考虑环境、材料和结构等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可分为环境、材料、构件和结构四个层次,相对而言材料(包括对混凝土和钢筋两种材料)层次的研究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基础的部分,也是研究最深入的部分。

20世纪20年代初,伴随着混凝土结构的大规模应用,逐渐出现了许多新的耐久性损伤类型,这促使学者积极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1925年,在Miller领导下,美国开始在硫酸盐含量极高的土壤内进行长期实验,其目的是为了获取25年、5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混凝土腐蚀数据。1945年,Powers等人从混凝土亚微观入手,分析了孔隙水对孔壁的作用,提出了静水压假说和渗透压假说,开始了对混凝土冻融破坏的研究。

我国对混凝土耐久性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对钢筋锈蚀的研究,当时主要的研究内容是混凝土的碳化和钢筋的锈蚀。而较大规模的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以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和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为首对混凝土构件的耐久性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


3 影响结构材料耐久性的因素

Taylor根据实验室试验结果和现场试验明确表明:水泥基的耐久性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由它们作为坚实的屏障而有效阻止或至少是降低离子迁移的进程所决定的。劣化机理一般包括外界离子通过渗透进入材料的孔结构中,以及含水相和不含水相的化学物质的分解。混凝土结构在他们的寿命期内暴露于各种不同的环境中,因此有可能发生严重影响结构寿命的劣化,而破坏因素有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之分:外部因素常常通过内部因素或进入混凝土内部而起作用;外部因素之间也常常相互影响和几个因素先后或同时造成破坏作用。这些因素都增加了混凝土耐久性问题的复杂性。混凝土结构常见的破坏因素有:冻融破坏、钢筋锈蚀、混凝土碳化、氯盐腐蚀、碱-集料反应等。其中,氯离子对混凝土的侵蚀通常发生在海边的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的冻融破坏主要发生在北方寒冷地区,虽然目前还无公认的、完全反应混凝土冻害的机理理论,但是对于混凝土抗冻措施已经有了较好的建议;碱-集料反应也是影响混凝土耐久性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它不同于其他混凝土病害,其开裂破坏是整体性的,且碱-集料造成的混凝土开裂破坏难以被阻止。


4 混凝土耐久性研究方法

混凝土构件耐久性的研究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的前提和基础,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是一个由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众多因素构成的复杂系统,研究单一因素作用下的结构耐久性是没有实际意义的。研究材料劣化的目的,在于分析其劣化破坏的机理,对耐久性影响的作用,还要考虑到各种损伤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建立多因素的损伤模型。1994年,Mecha提出了混凝土受外界环境影响而劣化的整体模型。材料性能劣化的计算模型就是描述劣化过程的一种算式,这些模型几乎都是经验的。至于描述冻融、盐冻、硫酸盐、碱骨料反应对混凝土腐蚀的计算模型则极少。耐久性计算模型有着非常大的不确定性和不确知性,而且无法进行直接验证,不像构件承载力的强度计算,能较为容易地通过承载力试验获得其精度和不确定性。在耐久性研究中,一般都不考虑持久荷载作用下的应力状态对环境作用的影响,但在高应力下,无论受拉或受压,都会加剧环境的腐蚀作用。


5 结构材料耐久寿命的定义与预测

混凝土的耐久寿命是一个与时间有关的过程。Tuutti认为,混凝土结构的劣化过程为两个阶段:初始阶段和扩展阶段。初始阶段为侵蚀性物质进入混凝土保护层到侵蚀性物质到达钢筋处且钢筋开始去钝化;扩展阶段为钢筋开始腐蚀到材料性能达到极限状态。屈文俊等人认为,一般将混凝土中钢筋的因锈胀裂定义为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极限状态。这样,位于侵蚀性环境条件下的混凝土结构耐久寿命就为自结构投入使用至混凝土结构出现锈胀裂缝的时间跨。这个时间跨一般分为两个时间段,第一阶段为诱发期,也即钝化期;第二阶段为发展期。Geiker等人将使用寿命定义为三部分时间之和,即61b703df40dd4_html_b0e2079846190733.gif ,其中:61b703df40dd4_html_49cc4da2861321aa.gif 为达到稳定状态所经过的湿度迁移时间; 61b703df40dd4_html_d7276ded49982cd4.gif 为暴露于空气一侧的混凝土中钢筋处61b703df40dd4_html_986b3511c2f7737a.gif 达到临界浓度所经过的时间;61b703df40dd4_html_9f1255eecad3361e.gif 为达到必须修补状态所经过的时间。

对在役混凝土结构进行耐久性评定和寿命预测,可以揭示其潜在危险,及时作出维修、加固或拆除决策,从而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因此,对结构材料的耐久性研究以及其耐久寿命预测的研究尤为重要。对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问题的研究可大致追溯到上世纪30至40年代,不同研究者提出了不同预测混凝土使用寿命的方法,包括根据经验预测、基于同类材料性能比较的预测、快速试验、应用可靠性与随机过程概念在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基础上建立的劣化过程数学模型。


6 总结

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发展,混凝土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但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以及工业发展导致的全球环境恶化,使得混凝土结构面临着新的挑战,高耐久长寿命的混凝土材料成为研究新的热点。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中涉及到很多不确定性的因素,而且这些不确定性随着人们对混凝土耐久性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入而日显突出,因此目前研究的重点是如何在当前的大量不完善信息和不确定信息的基础上建立结构的耐久性分析和寿命预测模型。其次,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目前国内外虽然已在这方面进行了许多工作,但仍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混凝土腐蚀机理研究、在役结构的健康状况评价和剩余寿命预测、结构性能的防护措施研究等方面。最后,混凝土耐久性影响因素对结构性能的综合作用研究、材料层次的耐久性研究对寿命预测的影响、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设计和优化维护策略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随着科技的进步,基于耐久性设计的混凝土结构也将会得到更进一步的完善。


参考文献:

  1. 王海龙. 混凝土结构材料耐久性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 广州建筑, 2011, 39(4):27-31.

  2. 马亚丽. 基于可靠性分析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寿命预测[D]. 北京工业大学, 2006.

  3. 陈月松. 杭州湾跨海大桥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与检测分析[D]. 2008.

  4. Powers T C. TOPICS IN CONCRETE TECHNOLOGY-ANALYSIS OF PLASTIC CONCRETE MIXTURES [J]. Portland Cement Assoc R & D Lab Bull, 1900.

  5. 蒋卫东. 宁夏盐渍地区抗腐蚀混凝土耐久性研究[D]. 东北大学, 2008.

  6. 孙晓珍. 基于可靠度的跨海混凝土桥梁耐久性研究[D]. 湖南大学, 2007.

  7. 张科迪. 矿渣微粉对混凝土力学和耐久性能的影响[D]. 浙江工业大学, 2014.

  8. 牛立聪. 荷载与硫酸盐侵蚀耦合作用下硫酸根离子在混凝土中扩散反应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D]. 南京理工大学, 2012.

  9. 何文敏. 混凝土结构使用寿命预测模型研究综述[J]. 材料导报, 2011, 25(15):141-144.

  10. 屈文俊, 张誉. 侵蚀性环境下混凝土结构耐久寿命预测方法探讨[J]. 工业建筑, 1999(4):4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