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测绘保障服务体系研究与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13
/ 2

应急测绘保障服务体系研究与建设

黄健彬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调查监测院,广西 南宁 531002

摘要:应急测绘保障服务贯穿于各类突发事件及灾害应急救援的预防、应对、处置和恢复的全过程,是国家应对突发事件应急体系重要内容,是新时期测绘地理信息工作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测绘地理信息是防灾救灾和灾后重建的重要地理信息数据来源,为突发事件及灾害的应急指挥决策、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提供第一手数据资料,自然资源部门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提现。


关键词:应急测绘;测绘地理信息;服务保障;体系建设


引言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在发生灾害后易造成严重的经济和人员损失。应急测绘保障是政府应急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主要是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中为各级政府及各有关部门提供地理信息数据服务及测绘保障服务[1]

构建高效的应急测绘服务保障系统,能及时、准确掌握突发事件动态情况和自然灾害灾情提供详实准确的现场地理信息数据,为科学决策和指挥、有效组织并实施减灾救灾提供技术支撑。在地震、山体滑坡、泥石流、洪水、群体踩踏等突发性灾害或事件中,能够快速、准确提供详实的现场地理信息数据,以便救援人员及时掌握现场情况,制定有效的救援方案,以科学、有效的方式进行救援,同时保障救援安全,最大限度控制及减少突发性灾害或事件带来的人员和经济财产损失。

一、应急测绘体系保障的架构

应急测绘保障体系是国家应急救援工作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在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时的应急处置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2]。应急测绘保障工作在应对处理灾害及突发事件的情况下应起到快速获取现场信息,将信息数据进行快速、系统的整合处理。同时根据应急测绘保障工作的特点,快速共享应急地理信息,实现对灾害现场信息能够做到“看得清、共享快、便利使用”。应急快速制图系统就是应急测绘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急快速制图系统主要是通过紧急情况下的测绘地理信息平台传送数据,制作灾区各类专题地图,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最直观资料[3]。在发生重大灾害或者突发事件时,应急测绘制图可以快速获取灾区内相关地理信息数据,快速制作应急所需的各类专题图件,从而使应急指挥部指挥人员能够根据所提供的数据迅速处理紧急情况。

二、应急测绘工作中对于测绘地理信息的需求

在发生重大紧急灾情和紧急突发事件情况时,有关决策机构迫切需要受灾地区的影像数据图、了解现场情况以及灾区设施及受灾人员的基本信息,如受灾人数、交通运输情况、住房等。利用先进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获取第一手资料,快速应急专题图,充分发挥领导参谋作用。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绘制快速应急专题图方面具有明显的技术和数据优势,例如在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汶川特大地震、玉树强烈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中,应急测绘利用遥感、网络通信、制图和地理信息技术等技术优势,可以迅速协助有关部门获得有关受灾地区的详细信息,分享灾害和救灾信息,及时向风险管理部门提供相应服务。

三、应急测绘制图与应急测绘

(一)应急测绘制图与应急测绘的关系

应急测绘制图是一种形式特殊的测绘地理信息制图。应急测绘队伍需在紧急情况下直接使用地理信息,改进常规制图工作,以保障救灾工作得以顺利开展。从技术和业务角度来看,这种技术是紧急情况绘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可提高紧急情况制图的准确性

传统的应急专题图制图主要是通过固有数据分析和方法进行制作,将不同类型的信息数据整合,建立地理信息框架,因此需要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审查和更新不同类型的地理信息数据[4]

四、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应急测绘中的应用

(一)影像数据采集技术

1、航空遥感数据采集主要以使用航摄仪器连续从空中对地面进行拍摄的方式摄取影像资料,具有快速、精确、经济等优势。近年来,随着无人机技术不断发展提升,多旋翼、固定翼无人机被广泛应用于灾区数据信息采集。为保证采集的遥感影像数据准确性和安全性,提高影像数据信息的传输效率,应急测绘人员应及时了解并掌握任务区的地理信息情况,分析突发事件情况和影响,快速制定应急测绘航摄技术方案,科学合理规划航拍任务路线及数据处理处理流程。

2、卫星遥感数据采集技术。重大自然灾害应急时,由于影响区域范围大,且天气条件较差,无人机获取数据难度较大时,可以充分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进行数据收集。一般来说,卫星运行的轨道接近910km,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以及雷达成像技术可收集的地理信息范围更为广泛,同时也能保证突发事件地区数据的真实性。。

(二)数据处理技术的高效应用

在地理信息技术纳入应急测绘中后,应急测绘工作首先是收集灾区的地理信息,然后处理和分析不同类型的地理信息数据,再将获取的数据经过技术手段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分类加工和处理,将数据转换为与之相应的图像、影像资料,为应急救援区域进行灾害监测和评估提供参考意见。

五、应急测绘保障体系建设

(一)建设原则

1、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应急测绘保障主要由自然资源部门主导,各部门及下属事业单位根据自身业务情况和工作职责承担相应应急测绘保障任务[4]。 针对不同层次和业务的应急测绘保障,均需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具体实施的部门,明确责任和分工,有序实施。

2、精心准备,全程服务,应急保障贯穿突发事件及灾害应急救援全流程,包括灾前数据及应急产品准备、现场应急及数据获取、灾后数据服务等全流程。以快速灵活的应急测绘产品保障服务于灾区,为指导决策和各部门之间提供决策用地图和地理信息服务。

3、统筹协调,整合资源,统筹自然资源各部门人才和数据资源,建立自然资源行业部门内部和事业单位应急测绘联动协作机制,优化人才及数据资源配置,最大化利用资源效率,实现应急测绘快速响应。

(二)成立应急测绘领导小组

由测绘地理信息部门成立应急测绘保障服务体系指导小组,指导、组织、统一管理整个应急测绘保障服务的工作,执行应急工作流程、组织组建应急队伍、管理应急设备、进行应急演习训练。

(三)应急预案

为建立国家、省、市、县、单位多级联动应急测绘保障工作机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成果管理条例》等规定要求[5],自然资源部门需要制定适合本地区应急测绘保障的应急预案,有效整合和利用自然资源各处室和二级单位测绘地理信息人才及数据资源,提高了测绘应急保障能力,为突发事件提供高效而有序的测绘保障。

结束语

完善应急测绘体系,全面提高灾害应对能力是应急测绘保障服务的重要工作,随着测绘地理信息技术、遥感技术、卫星定位技术等“3S”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应急测绘保障服务,极大提高了应急测绘队伍数据获取能力,丰富了应急测绘成果产品。然而应急测绘无论数据获取、数据后期处理及专题图制作等各环节均需要较强的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和外业测绘能力,能够科学熟练的操作各类无人机、仪器设备。同时应急队伍特别是指挥人员还须要审时度势,科学合理的判断突发性事件,对科学的测绘技术做合理选择,准确详实全面的对各种应急数据进行收集,指导现场工作人员科学的处理,才能最大限度的将突发事件带来的人员及经济损失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王佳楠.测绘地理信息在应急测绘中的应用分析[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9(05):56-57.

[2]艾合买提·阿不拉.试论测绘地理信息在应急测绘中的应用[J].城市地理,2019(02):114.

[3]陈江,王强,陈宏烨,等.测绘地理信息在应急测绘中的运用[J].中国科技纵横,2019(07):121-122.

[4]王佳楠.测绘地理信息在应急测绘中的应用分析[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9(05):56-57.

[5]段涛.测绘地理信息在应急测绘中的应用研究[J].环球人文地理,2019(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