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倍他乐克与普罗帕酮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 2



更年期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倍他乐克与普罗帕酮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张莹莹 窦晋景


邹平市人民医院 山东省滨州市 256200




【摘要】目的:探讨倍他乐克+普罗帕酮在更年期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应用,探讨对其心室早搏指数产生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参与研究人员=50例,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倍他乐克+普罗帕酮,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心室早搏指数以及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更优,P值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倍他乐克+普罗帕酮对心律失常的治疗有积极作用,有助于其肠道炎症的改善,值得推广。


【关键词】心律失常;心室早搏指数;普罗帕酮;倍他乐克;更年期


心律失常是导致死亡和残疾的常见原因,影响着全球数百万人。超过一半的心脏猝死归因于室性心律失常和心房颤动,后者是最常见的临床心律失常,影响全球3000万人以上。心律失常是由于心肌细胞内的异常电脉冲形成或心肌细胞之间的电传导受损引起的。尽管非药物性抗心律失常治疗(包括导管消融和心血管植入电子设备)取得了重大进展并日益突出,但抗心律失常药物(AAD)的药物治疗仍然是心律失常治疗的基石。AAD的目的是通过调节心脏电生理特性来恢复和/或维持正常的窦性心律,通常是通过抑制一种或多种类型的心脏离子通道[1]。参与研究人员=50例为本院(时间选择:2020年7月-2021年7月)收治的心律失常,如下文详述:


  1. 研究资料


1.1资料


参与研究人员=50例心律失常疾病为本院(时间选择:2020年7月-2021年7月)收治的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案将参与研究的人员分为2组,对照组在此次中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次研究接受倍他乐克+普罗帕酮。对照组男性11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56.98±9.01)岁。观察组男性12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55.98±8.97)岁。患者均表现出更年期心律失常的标准,患者并无药物过敏禁忌,患者、亲属均配合签署同意书。本次研究已将器官性病变、器质性病变患者、合并心血管类病变、并发肝肾功能受损、精神类疾病患者排除在外。两组患者均统一接受治疗干预,且签订了书面知情同意书,患者无异议。本次两组资料相关指标的对比无差异(P>0.05),结果可比对分析。


1.2方法


对照组在此次中进行常规治疗,主要接受常规治疗治疗,主要如下:患者选用倍他乐克进行治疗,每次50毫克,每日2次,一个疗程2周,连续接受4个疗程治疗。


观察组在此次接受倍他乐克+普罗帕酮,如下:倍他乐克应用剂量、方式均与对照组一致。普罗帕酮每次应用75毫克,每日3次,一个疗程2周,连续接受4个疗程治疗。


1.3统计学研究


使用IBM SPSS 24.0进行统计分析,数据显示为数字(%)或平均值(标准偏差),t检验用于连续变量。使用多重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检查相关性,并将变量包括年龄、性别纳入多重逐步线性回归。P值<0.05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心室早搏指数、总有效率分别为(397.53±310.64)次、92.0%(23/25,2例无效,12例有效,11例显效);对照组分别为(690.74±437.73)次、60.0%(15/25,10例无效,11例患者有效,4例显效)。观察组、对照组数据有差异,2组存有统计学意义(P值范围<0.05)。


3.讨论


心律失常是中风、心力衰竭或猝死的主要原因,也是主要的健康问题。离子通道功能活动的改变是大多数遗传性和获得性心律失常的核心。然而,潜在的机制仍不完全清楚。一个原因是涉及大量蛋白质的过程极其复杂,称为转运,这是致心律失常机制的主要来源。遗传性心律失常的遗传学研究表明,某些功能丧失(LOF)突变与细胞内细胞器中保留的改变的通道交通有关。在蛋白中发现了一些突变,这些蛋白将通道或栓系或锚定通道连接到心肌细胞肌膜的微区。这些研究已经明确确立了心律失常中通道通路改变的作用。与心脏病和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的主要危险因素)相关的心肌重塑也与通道通路的缺失有关,尤其是由于心肌细胞微环境的变化。考虑到远程因素的数量,情况更为复杂,例如,膜脂成分或心肌细胞的代谢表型,这些因素可以调节通道通路,从而促进心律失常的发生。


倍他乐克是一种β受体阻滞剂,临床上可以治疗心率快的高血压患者。倍他乐克通过结合β1肾上腺素能受体,对其兴奋产生拮抗作用,抑制交感兴奋,降低心肌细胞相去极化率和相动作电位上升率,从而有效稳定心室率,同时,倍他乐克可以抑制心肌细胞的增殖和过度氧化,防止心肌细胞凋亡,逆转心脏重塑,减轻心室肥大。因此,倍他乐克不仅有助于控制心室率和心律失常,但也促进肥厚型心肌病的逆转。普罗帕酮是一种1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作为一种有效的钠通道阻滞剂,可在不延长QT的情况下引起QRS延长,可引起低血压、室性心律失常和癫痫发作,尤其是与非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联合使用时,β受体阻滞剂的毒性也适用于1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这是因为它们都以心肌细胞中快速的肌动蛋白通道为靶点,逆转这些通道的阻断是主要的治疗靶点。普罗帕酮是β受体阻滞剂中最有效的钠通道阻滞剂,因为钠通道在心肌动作电位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正常心脏中过量使用β受体阻滞剂导致的心动过缓更多是由于钠通道阻滞而非β受体阻滞。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此次中心室早搏指数、有效率与对照组有差异,组别关于结果的比对有意义(P值范围<0.05)。概而言之,在心律失常疾病治疗中采用倍他乐克+普罗帕酮,可提升治疗效果,可推广。


【参考文献】


[1]吴滨.参松养心胶囊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价值[J].当代医学,2021,27(27):153-154.


[2]杨勇.小剂量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在肥厚型心肌病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1,32(09):1097-1099.


[3]盛凌超.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16):153-155.


[4]景丽英,郑俊华.麝香保心丸联合倍他乐克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电图及心功能指标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21,11(14):71-74.


[5]林毅.普罗帕酮和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的效果和安全性对比观察[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20,10(10):40-42.




作者简介:张莹莹(1981-05),女,汉族,籍贯:山东省邹平市,当前职称:主治医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心律失常及危重症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