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海金教授学术思想及治疗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9
/ 2

包海金教授学术思想及治疗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澈力格尔 包海金

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内蒙古 通辽市 028000

[摘 要] 目的:闭合复位石膏固定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21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62例(96髋),男20例(23髋),女42例(73髋),均采用闭合复位石膏固定治疗。结果:一次复位成功88髋,2次复位成功8髋。手法复位后有5例共7个髋关节的股骨头距髋臼稍远,未完全进入髋臼内,经过3~6个月固定后复查,股骨头逐渐进入髋臼。全部患者复位后随访2~3年,发现髋臼指数恢复至20°以上者81髋,接近20°者15髋。髋关节功能及步态正常,行走无髋关节疼痛。结论:闭合复位石膏固定是治疗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有效疗法,且患儿越早接受治疗,疗效越好。

关键词:包海金;学术思想;先天性髋关节脱位;闭合复位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畸形,多见于婴幼儿时期,女性患有该病症的几率明显大于男性。主要是髋臼前缘或外缘几乎完全发育不良,致使股骨头不能正常地容纳在髋臼之内,从而造成单侧或双侧髋关节不稳定以及股骨头与髋臼对位不良,导致儿童下肢活动障碍,患儿可出现鸭步跛行等症状,是小儿跛行双下肢残疾的主要原因。如能尽早给予治疗,可降低患儿残疾机率,由于手术治疗创伤性较大,因此,髓脱位的治疗原则是早期非创伤性复位和较长时间维持复位为主。临床上根据DDH患儿的不同年龄,其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一般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本人有幸被选为包海金教授的学术继承弟子,老师在蒙医骨伤教学、临床方面有深厚的理论基础,精湛的医术,得到了骨科同仁及广大患者的一致钦佩。包海金教授,内蒙古名老蒙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指导教师老师,从医3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采用传统手法复位与现代手术治疗相结合治疗各种创伤性骨折、儿童骨折、脊柱骨折、四肢各种骨折、股骨头坏死等疾病的治疗方面融合了蒙西医的特长优势,经验独到,疗效甚佳。经过三年的临床跟师,基本掌握了包老师的学术思想,现将包老师蒙医正骨学术思想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2021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62例(96髋),男20例(23髋),女42例(73髋);左髋31髋,右髋65例;按Tnnis分度:Ⅰ度脱位51髋,Ⅱ度20髋,Ⅲ度16髋,Ⅳ度6髋。患儿年龄0~4岁,平均2.0岁。纳入标准:(1)年龄8~36个月;(2)X线或CT等检查确诊达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标准;(3)Allis征阳性;(4)外展试验(Ortlanni试验)、弹出试验(Barlow试验)阳性;(5)单足站立试验阳性,或有学步迟、肢体不等长或跛行步态等体征。病例排除标准[3]:(1)存在外伤性髋关节脱位,不适合保守治疗者;(2)病理性髋关节脱位;(3)先天性多关节挛缩症性髋关节脱位;(4)既往行闭合复位出现再脱位者。

1.2方法

患儿经X线片明确诊断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后,在全麻下,C臂数字X光机下手法复位,让患者仰卧在床上,患肢向外,助手固定骨盆,术者一手握住患侧大腿远侧端,以另一手的手指按于患侧股骨大转子上,将髋强度屈曲,直至大腿前面与腹壁接触为止,如此可将大腿屈肌完全放松,股骨头自高位移至髋臼后缘。直到髋关节外展、外旋接近矢状面屈曲位转90°为止,再用牵引外展的力量使股骨头跳过髋臼后缘进入髋臼中。一但复位,感觉到股骨头进入髋臼的清脆的弹响,则表示复位成功。将双侧大腿置于屈髋90°,外展70°,屈膝90°位。在保持此位置的情况下,将双下肢从大腿根部至足包绕管型石膏固定,术后立即拍X线片以明确髋关节复位情况,如复位不良,可重新复位,直至满意为止,并保持好位置,然后在双小腿上1/3处放置一根预先备好的细木棒,用石膏固定支撑,石膏固定即完成。待石膏干后即可扶患儿在床上起坐和卧倒活动。术后病房观察3~5d,注意石膏固定有无松动及皮肤有无压迫损伤。以后每3个月拍一次X线片,观察髋臼发育程度,髋臼指数及骨化核发育情况,术后6~8个月,如果髋臼指数在正常范围(<25°)髋臼窝变深,股骨头骨化核发育增大,可将石膏固定拆下。

1.3疗效评价标准

疗效分为3个等级:优秀:关节复位,无并发症、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良好:关节复位,远行疼痛,关节功能轻度受限。差:脱位未复位,或并发股骨头缺血坏死,创伤性关节炎,或关节不稳,严重影响关节功能。

2结果

一次复位成功88髋,2次复位成功8髋。手法复位后有5例共7个髋关节的股骨头距髋臼稍远,未完全进入髋臼内,经过3~6个月固定后复查,股骨头逐渐进入髋臼。全部患者复位后随访2~3年,发现髋臼指数恢复至20°以上者81髋,接近20°者15髋。髋关节功能及步态正常,行走无髋关节疼痛。本组病人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3讨论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是一种常见病,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女童发病率高于男童。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明确,现有文献报道,家族史、羊水过少以及多胎等是导致这一疾病发生的高危因素。DDH 可累及髋臼、股骨、关节囊及周围组织,不仅影响患儿生长发育,且具有较高致残率,应早期治疗改善患儿髋关节功能,降低致残率。石膏固定治疗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是采用保守的治疗方法治疗先天性髋脱位方式,相对于手术治疗方式,减少了手术治疗所产生的一些并发症,杜绝了感染机会,创伤较小,且患儿髋臼再塑能力较强,针对病情发展缓慢的患儿而言,是十分合适的治疗方式。手法复位后,患儿在石膏保护下的坐、卧活动中,股骨头在髋臼内做旋转与屈伸活动,从而对髋臼产生一种挤压和冲击的应力。这种应力一方面可以使手法复位后离髋白稍远的股骨头逐渐进入髋臼中;另一方面对髋臼和股骨头本身是一个良好刺激,有利于促进髋臼和股骨头的生长发育,使髋臼的倾斜度逐渐减小至正常,以达到包绕股骨头的目的。如果股骨头长期脱出髋臼外,髋臼没有股骨头的刺激是不会发育成臼形的。这是一种机体自我塑形改造的能力,这种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弱以至消失。本组病例经2~3年随访,对于3岁以下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经手法复位、闭合复位石膏固定治疗后可获得同心圆复位。一般复位后2~3年髋臼指数逐渐恢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综上所述,闭合复位石膏固定治疗小儿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有良好疗效,取得了较高的复位成功率。尤其是对于 2 岁以下的患儿,其形态和功能上恢复程度均优于年龄较大的患儿。随着年龄增长,闭合复位的成功率将逐渐降低,因此推荐大于 3 岁的患儿采用开放手术复位的方式。闭合复位应用于幼龄患儿今后的研究方向还是努力降低复位后的机械压迫,改善关节周围的血运,降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率。

参考文献

[1]齐金莲,贾英萍,张现伟,等.加速康复外科技术在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围手术期应用的研究[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21,20(10):962-967.

[2]雷成刚,彭小忠.闭合复位“人”位石膏固定治疗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J].浙江创伤外科,2009,14(6):6060.

[3]康登顺.改良蛙式石膏固定治疗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36例[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5,41(01):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