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医药著作及毕摩活动中的传统体育活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2
/ 2

彝医药 著作及毕摩活动中 的 传统体育 活动研究

谢志民 张建

西昌学院 四川西昌 615000

摘要彝医药有着自己独特的治疗疾病的方式方法,其中彝族医药著作也记录着彝族先民的一些生活方式,包含了一些传统体育项目,养生保健方式。可以从著作中找不传统体育项目的依据。毕摩是彝族原始宗教信仰,是当时社会的重要传承人,其中许多的彝族传统体育项目都可以在彝族祭祀活动中找到根据。根据彝医药文化和毕摩文化去总结探讨彝族传统体育活动,对真实的研究彝族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有着促进作用。

关键词彝医药,毕摩,传统体育

、研究方法

对于彝族医药文化文献研究较为丰富的地方为四川省凉山州和云南省楚雄州两个彝族自治州较为丰富,为了更好的得出研究该结论,将进行对两地走访调查,走访彝族医药文化馆,彝医药诊馆,西昌学院彝文化研究所、彝族医药研究所等相关社会、政府部门机构收集第一手现实资料。

  1. 文献分析法 :通过搜索、阅读论著、期刊、报纸、硕博论文、网络文献、彝文化研究所等多种方式,积累关于彝族医药文化和毕摩活动的资料,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确保课题具有更高的理论视野。

(二)田野考察法 :研究者将前往不同彝族聚集区与各种人群进行沟通交流,从中观察、了解和认识他们的传统体育活动方式方法。并且能够深入彝族大众的生活当中了解一些生活习惯,从中总结现有的传统体育活动方式。

(三)访谈法:针对不易通过问卷获得的信息,及问卷中反映出来的需要进一步了解的内容,通过亲自走访观摩了解毕摩的祭司活动进行总结。收集现实当中的毕摩祭司活动动作进行总结提炼。

彝族医药典集中的传统体育活动

彝族医药古籍不仅是彝族医药的有效载体,它还包涵着较为丰厚的传统文化意蕴及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质。对彝族医药古籍所具有的社会经济价值进行正确研判的同时,也应该同样重视对彝族医药古籍中所蕴含的文化价值进行辩证的研究。彝族医药古籍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医药专著,它所承载的不仅仅是普通医药专著所涵盖的内容,同时,彝族医药古籍还潜移默化地承担了古代彝族先民的历史、思想、文化等诸方面发展、传承的成功载体。通过彝族医药专著来研究彝族传统养生保健文化有着较大促进作用,对于研究彝族传统体育及养生方式有着历史依据可循。

  1. 彝族医药典籍不仅是一部简单的医药书记,它是整个彝族社会文化的一种总结,其中蕴含着较为丰富的传统文化意蕴历史、思想、社会文化、养生保健等知识。从彝族医药典籍著作当中挖掘整理彝族先祖如何进行养生保健的方式方法较为可行,彝族医药的立论理论与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一一相互对应,伏羲八卦更加能够清楚的指明彝族先祖进行的养生保健活动及传统体育运动活动方式的理解。

  2. 根据典籍中的记载,进行总结得出彝族大众传统的体育活动及养生保健方式方法,比如彝族独有保健方式。可把该民族优秀的养生方式推向全国进行宣讲推广。

  3. 通过现有的彝族医药文献来挖掘整理彝族传统体育养生保健知识能够为将来更好的促进彝族大众身体健康发展奠定基础,采用自己传统的养生方式来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能够更好被当地人民大众所接受。

(四)借助医药典籍,可为该地区的政府部门提供一种本民族传统运动的养生保健方式,促进该地区人民大众的健身热情,提高其身体素质,进而减少人民大众的生病患病率。

毕摩祭祀中的体育活动分析

(一)祭祀仪式中的彝族式摔跤活动

彝族的传统摔跤,彝语意思是格,格是民族身体素质和彝族摔跤打击技术的一种重要表现。在祭祀活动中,摔跤经常被用来为人类和动物的繁荣祈祷,享受神灵并通过摔跤活动表达对神灵的尊重。在摔跤比赛中,找一块空地,在毕摩的主持下,参加摔跤的人身上拴着腰带,双方都想抓住对方的腰带,等待时间到来。一方迅速抓住另一方的腰带并轻易落在另一方的身上。如果赢了的选手可以当作主角。彝族摔跤活动的目标在于提高体质、保护名望。后来,它逐渐发展成对自然的敬畏,庆祝着人类,动物生命的繁衍发展以及人们收获的欢喜。

(二)祭祀仪式中的彝族式舞蹈活动

彝族的舞蹈动作简单容易学会,它们主要包括踢、踏、勾、磐、跳等,其他脚部动作以及较小幅度的腰部动作。它们不受时间,地点,人数和道具等外部条件的影响。每当彝族人民打跳舞音乐响起时,每个人都会围着火塘,牵着手走来走去。按照现代音乐的节奏特征,他们很多人都握住了自己的手,左脚在小组内向前上方移动,右脚在小组内向后下方移动,圆圈是这种舞蹈的一个基本形式。这些都被认为是从彝族打跳舞中延伸而来到毕摩祭祀仪式中再发展起来的一种活动,那些遵循其音乐和节奏的年轻人将积极地围绕它们,与团队一起舞动,并通过歌曲和舞蹈的跳舞步骤表达不同的情感,例如开心和幸福。

(三)祭祀仪式中的武术活动

作为毕摩大会活动中对祖先崇拜及丧葬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体育活动,武术的主要表现形式较为庄严。在彝族毕摩的祭祀活动中,人们在葬礼上进行表演武术,比如说与长拳中的冲、劈、抡、砸、栽等动作有相似之处,经常从事祭祀中武术的锻炼,能有效地增强体质,发展各种身体素质。有舞大刀威慑,砍杀前来阻止亡灵回归祖地的刀舞送灵。这些也是身体素质的一个体现。凉山彝族这些民俗村落地方,他们在自己的葬礼上的表演着武士舞。在这次舞蹈的过程中,祭祀者们手里拿着一把关公刀,两人一对跳舞,并且伴有鼓,锣等打击乐器,动作主要有穿刀,插刀,翻身砍刀等。

总结

通过毕摩祭司活动来选取有利于人体养生保健的活动,进行总结提炼,可以促进本地区的毕摩文化发展。例如毕摩用自己的舌头来舔用火烧红的铁片,以及在火塘上边来回走动等,毕摩自己舌头舔铁片具有一定的社会科学原理,可以用到体育学科里面的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等作为解释。借助彝族医药典籍进行分析阐述涉及到的传统体育活动更加具有权威性,彝族医药也是来源于社会生活实践,也是对实践的一种总结,和传统体育的发展形成有着通性。借此来研究彝族传统体育活动可行、可信、可推广。


参考文献:

[1]罗艳秋,徐士奎,周鑫,王俊瑶.彝族医药古籍发掘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1,36(06):3093-3097.

[2]彭淑玉,赵景怡,张祥坤.“非遗”视野下毕摩文化在旅游开发中的传承与保护[J].旅游纵览,2020(21):56-58.

[3]高金荣,许嘉鹏.“哎哺”学说是彝医辨证治疗的总纲[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9,25(05):70-71.

基金项目1: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少数民族哲学思想与文化传承创新研究基地资助项目,项目批准号:2019SZJD07。

基金项目2: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课题,

项目编号:TY2020202。

作者简介:谢志民(1986.07 ),山东邹城人,硕士研究生,讲师,单位:西昌学院,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及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