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安全管理特点及发展趋势探讨

/ 2

建筑企业安全管理特点及发展趋势探讨

龚习炜 1,范小叶 2,渠坤 2

1 南京城市建设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19; 2 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46

随着建筑行业整体的发展,从业人数逐年增加,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率逐年减少,但建筑行业事故死亡人数保持较大数目,排在我国所有工业生产领域的第一位,安全管理仍有待提高,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有待加强,本文以宁归来首站公寓项目为载体,通过健全安全管理机制,完善安全管理方法,从而以点带面,促进企业的发展。

1 企业安全管理特点

  1. 项目安全投入和重视程度不够

项目安全是与项目进度、成本、质量同等重要的要素,直接决定着项目发展趋势。企业大力宣传安全教育,大力提倡安全生产管理理念,奉行我国安全生产方针,但以宁归来首站公寓项目安全管理现状而言,教育、培训、监测、预防、处理等过程还没有得到充分落实。从项目实际检查来看,安全防护设施不到位、机械、消防、用电等设施皆存在较大问题,每周排查隐患数较大,整改率偏低,安全监管不足。

(2)从业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安全知识缺乏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大量农村务工人员加入土木工程从业队伍,短期培训和安全交底工作还无法全面弥补这些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安全观念的问题。另外,在市场经济影响下,部分企业管理人员,以及项目技术和管理人员重视项目进度、成本,忽视安全要素,从而人为制造了安全隐患。从宁归来首站公寓项目施工现场来看,高处作业人员未系挂安全带是隐患之重,安全意识过于薄弱,且部分工人素质过低,工作气氛较差,易发生打架斗殴事件。

(3)项目安全管理信息化程度低

安全管理涉及的项目实施环节多、覆盖面广、数据量较大,是一项集数据搜集、处理并应用于安全预防和预警的综合性工作。目前安全管理的主要模式还是知识的口头传达、基本防护器具的使用、安全专题日的短期培训和教育等,广联达系统推广程度较低,没有普及各个项目,且部分功能还未开发,仍需进一步提升。

(4)项目安全预案执行力弱

项目在招投标过程中,对安全预案的重视程度不够,以宁归来首站公寓项目为例,现场施工情况复杂,安全应急演练、应急预案执行力较弱,在现实的安全生产过程中,安全预案的执行力总体偏弱,有待进一步加强。

2 安全管理的发展趋势

2.1 安全管理系统化

这主要体现在对工程项目安全问题进行全面、全过程、全员的管理,包含项目安全评估、改进、监测、预警、事故处理和后评价等多个过程。就现场施工而言,加强业主、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联合监督检查,提高安全意识水平,对各项制度和预案进行评估,并针对现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步骤采用事故树或综合模糊评价的方法进行安全评价,摸清事故发生的规律,做到防患于未然。

2.2 安全从业培训规范化

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核心之一就是对人的管理,人为因素是造成安全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施工过程中,无论是机械、用电、消防等设备都是固定的,“机”具有稳定性,而人的行为具有不稳定性,人机功能匹配是防止事故发生的重要依据。提高人的行为稳定性是保障人机功能匹配的前提,通过专业安全培训提高人的思想能力,牢记安全理念和规则;通过现场施工模拟训练,提高人的反应速度和熟悉程度,使得操作机器时,人的思想、反应速度和熟悉程度达到要求,从而保证人机功能的匹配。此外,未来的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势必要更新培训方式,加强各类从业人员对安全问题的认识,规范培训的形式和考核,提高培训效果。

2.3 数据智能化管理

当前建筑行业智慧工地系统应用广泛,智慧工地为5G信号时代下的高智能、高效率的管理平台,是智慧建设在建筑施工领域的延伸和发展,它包括工地信息化管理、工地智能化系统建造及智能型管理模式,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伴随数据化信息技术共同发展,通过网络数字化形式对数据进行智能化管理。

2.4 安全管理法律、法规更加完善

在当前的工程项目管理实践中,项目管理人员更加重视工程进度和成本,针对项目安全管理的必要投入和实施缺乏足够的法律支撑,从而出现项目安全投入资金不足、安全监管约束力偏低、风险分担方单一、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规定较少等问题,导致建筑施工中安全问题频发。因此,涉及工程保险、安全风险管理、工程造价管理等多方面配套的安全管理法律、法规会更加完善,以保障工程项目主客观上的安全状态。

3 安全管控措施

安全问题在建筑施工中屡见不鲜,通过对上述安全管理特点和安全管理趋势阐述分析,进而探讨如何做好安全管控措施,从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更好的保障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安全健康状态。

3.1 健全安全管理体系

不同的行业具有不同的安全管理体系,石油行业形成了完善的HSE管理体系,建筑行业也应当完善自身安全管理,加强现场-班组-项目-公司-集团整体管控,并及时向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政府有关监管部门汇报安全管理情况。项目部要以施工作业现场安全管理为核心,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为基础,积极落实政府监管部门、建设单位、集团、公司、监理单位提出的有关问题和隐患,实现全面、全过程、全员、全目标的安全管理;此外,要落实安全主题责任,实行专人专责制,划分责任到个人,督促安全专职人员提高监管积极性。

3.2 加强科技创新

随着5G时代的发展,建筑企业对数字化、可视化安全管理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大部分工程通过智慧工地平台实现对项目的实时有效监控,使得项目安全管控处于实时监测状态,保证施工作业的可预测性和低风险性,并通过远程控制实现绿色文明施工。智慧平台包含安全管理所有项目,有安全教育、安全检查、安全隐患排查、安全风险管控等一系列子系统,通过项目安全管理人员每日现场巡查、远程视频监控等手段,有效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建立安全的人机作业环境。

3.3 提高安全培训效率

建筑行业流动性大,人员密集,工人受教育时间短,接受教育频率低,安全意识较弱,因此需要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建立包括入场教育、三级教育、月度教育、特种人员教育、不定时安全教育培训于一体的安全培训体系。

4 结语

本文以宁归来首站公寓项目为例,通过对一线的安全管理特点进行分析,从而以点带面,对企业安全管理特点和管理趋势进行分析,进而提出针对性的管控措施,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保障人员安全健康状态。

参考文献:

[1] 印杰. 建筑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建筑安全, 2014, 29(7):32-35.

[2] 朱雅娜, 王艺玮, 宋雨霏,等. 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J]. 时代金融(下旬), 2013, 000(003):64-65.

[3] 张水平, 朱建平, 朱建华.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和发展趋势[J]. 山西建筑, 2007, 33(22):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