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国际工程项目风险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7
/ 2

后疫情时代国际工程项目风险的思考

刘杰 陈随海

昆明理工大学 650500

摘要:2020年疫情在全球爆发以来,国际形势错综复杂,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显著增加。中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发展面临严峻的形势。在后疫情时代,由于境外项目风险环节繁多,各个环节的风险类别繁杂,项目风险的不确定性和易变性更加显现,特别是在新冠肺炎影响下出现新的风险。因此,对外承包企业需要正确和及时识别项目风险,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估,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风险应对,对走出去企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国际工程;项目风险


2020年疫情在全球爆发以来,疫情造成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断的风险不断增加,人员流动受阻,国际形势错综复杂,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显著增加,我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在经历了多年高速发展进入高质量稳步发展以后,也遇到了史无前例的严峻挑战。中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发展面临严峻的形势。

1后疫情时代对外承包工程现状

随着境外疫情封控措施升级,部分境外项目延期开工或停止施工,在建项目因中方员工无法如期返岗、供应链断裂、施工材料价格上涨、国际货物运输受阻等面临工期滞后、延期罚款及利润压缩,给企业造成较大的经营压力和流动性资金紧张问题。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普遍存在。目前部分国家先后进入还贷高峰期,受主权债务危机影响,项目融资推进难度大,国内金融机构及其境外分支机构受风险和责任等方面的约束,对境外投资放款更加谨慎,审批周期延长,且企业缺乏海外项目融资经验和专业人才,导致企业对外投资融资困难,业务拓展受限。


2.后疫情时代国际工程项目风险

2.1项目外部风险

2.1.1政治风险

随着疫情在全球爆发,导致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速度下降,民生问题日益严重,政党之间为了争取选票和各自利益争斗异常激烈,政治局势波谲云诡,扑朔迷离。各国家政党为了竞选上台执政,不惜采取各种手段。反对党不仅抵制政府决议,在几乎所有的问题上采取与政府不合作态度,而且往往采取异常激进的手段,如号召并迫使全国性的罢工、罢市,不承认或者推翻上届政府所签署的工程项目合同或者勒令停工。这对在国际承包工程项目影响很大,有很大的风险隐患。

2.1.2 社会风险

民主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疫情下政府腐败现象愈发严重。腐败渗透到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社会的腐败无所不在,与政府打过交道的公司都深有体会。特别在疫情下政府官僚腐败严重,封锁禁令之下行政部门常常不能正常办公、行政审批时间长、办事效率低下,且政府间的文件流转也慢,因此导致项目执行过程中很多问题都一拖再拖,严重影响了项目的正常执行。对与对外承包工程的企业来讲,当地政府腐败和官僚作风一方面会增加其经营成本与风险,另一方面也会降低项目实施效率。

2.1.3 公共安全风险

在疫情下,境外国家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社会种族、宗教矛盾剧增,群体性事件发生几率上升,公共安全风险与日俱增。从事境外工程施工的企业和个人往往成为暴乱群体和恐怖分子攻击的对象。他们通常选择中资企业和人员,针对他们的抢劫、绑架、勒索、破坏等,以其增加暴恐组织的影响力,导致企业和中方员工人身安全受到威胁,企业经营难以为继。例如,今年7月我国在巴基斯坦的某中资企业员工在通勤途中遭受炸弹袭击,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严重影响了项目施工。

2.1.4 经济风险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报告,为抗击疫情2020年全球财政支出规模达到 14 万亿美元左右。大规模财政支出导致通货膨胀压力上升、债务规模进一步扩大、主权信用风险升高,直接影响政府的融资能力和项目的融资成本。同时,面对通胀压力和债务难题,部分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减少新增公共投资,造成工程项目招标减少,签约项目拖迟开工,在施工项目付款拖延。同时,私人投资因经济大环境下行压力也变得谨慎,部分私人投资项目因为资金链断裂不得不停工,拖欠承包商工程款。

2.2项目内部风险分析

2.2.1 经营风险

国际招标的项目一般采用最低价中标方法,即技术标审核通过的企业投标价格最低者优先中标。而参与境外国际投标的大多数为中资企业,资质和实力不相上下,只能通过价格优势承揽项目。疫情以来,各个国家因财政收入降低,发标项目也随着减少,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很容易造成同行业恶性竞争,对项目以后的履约造成亏损的隐患。

2.2.2 成本风险

原材料价格与汇率波动是影响基础设施经营成本的重要因素。2021 年以来,钢铁、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幅度达到 40% 左右,导致多基础设施原材料成本升高,巴西、乌克兰、土耳其等国原材料价格涨幅均超过10%;多数“一带一路”国家兑美元汇率贬值,国际基础设施结算成本同步上浮,企业经营成本上涨的国别数量占比增至 40%。

2.2.3工期延期风险

一般情况下,境外工程项目工期长,一般超过3年。项目合同均采用FIDIC合同条款,再加上项目特殊条款。业主和监理方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通常在特殊条款中将有利于承包商部分的条款进行了删除或者修改,受疫情影响,项目施工往往不能按计划实施,再加上政府的各种停工和封锁禁令,项目很多时间内都处于停工或者半停工状。项目施工计划无法正常完成,增大项目延期风险。

2.2.4 延迟支付风险

境外项目基本都是政府资金或者金融贷款项目。业主和监理方的管理团队庞大,审批流程冗长。承包商在申请期中付款时,常常会遇到反复修改和审批时间过长的情况。造成项目工程进度款支付延迟,对承包商的现金流造成损害。在疫情影响下,政府机构效率极其低下,经常因政府指令停工,项目面临业主付款延迟的风险因此在项目签订合同或者进行合约谈判时,要注意控制。

2.2.5项目索赔风险

境外项目由于工期长,施工复杂,很容易造成项目延误。这些延期的原因除了不可抗力以外,大部分受疫情影响等问题造成。如果承包商在项目延期情况发生时候,没有及时发函通知业主,错过了索赔有效期,或者索赔的理由和支撑材料不够有力,那么项目索赔很有可能被拒绝或者被业主反索赔。项目将面临独自承担延期等造成损失的风险。在合同中一般规定合同争端解决的适用法律的仲裁机构为本国的法律和机构。而这些机构往往都是半官方性质的,通常是为政府利益服务,不会进行公证的解决合同纠纷,为承包商后期索赔和维护正常合法权益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2.2.6人才短缺风险

海外国家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各个国家持续出台政策限制人员流动,由于各国加强疫情防控措施,关闭边境、撤销签证、削减航班,人员流动受阻导致企业所需的当地专业技术人才短缺、用工费用升高,劳动力成本增幅大于 5% 的国家占比超过 30%。

与此同时,许多中资企业驻外员工长期滞留海外,无法及时回国休假探亲。长期高强度和高压力情况下,企业境外员工离职流失情况严重。同时,由于境外疫情严重,而国内员工出国意愿低,无法及时轮换境外员工,出现管理人员短缺问题。


3、后疫情时代国际工程展望

后疫情时代,各个国家急于恢复和发展经济,基础设施、新能源和关系民生的工程项目是拉到经济的重要手段。展望未来,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清洁新能源成为新的需求增长点,公共卫生基建需求保持高位。中资企业的境外经营属地化或当地化趋势明显,通过海外收购方式,或者与欧美日韩等优质企业进行合作等多元化经营成为开拓国际市场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董迎军,王安琪.国际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及控制[J].中国市场,2021(19):72-73+168.

[2]高莉莉, 杨蔚民, 付佳佳,等. 疫情对我国国际工程的影响及应对措施分析[J]. 价值工程, 2020(30):1-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