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血液透析导管临床相关并发症的因素及护理心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9
/ 2

探讨血液透析导管临床相关并发症的因素及护理心得

赵瑢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安徽 巢湖 238000

【摘要】目的:讨论血液透析导管相关并发症的相关影响因素以及对应的护理策略。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4月于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置管治疗的重症患者50例作为研究样本,应用数字随机表对患者进行分组,即参照组与观察组,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应用细节护理模式。结果:进行干预后,相较于参照组,观察组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提升(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置管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细节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可有效降低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同时有助于创建良好、和谐的医患关系。

【关键词】血液透析;导管相关并发症;原因;护理经验


血液透析是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终末期肾病的治疗手段,它能够快速清理终末期肾病患者体内的相关毒素,控制患者病情的发展进度,借助半透膜原理可实现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清除代谢产物的目的,同时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恶心、水肿等临床症状。本次研究将着重讨论血液透析导管相关并发症的相关影响因素以及对应的护理策略,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4月于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置管治疗的重症患者50例作为研究样本,应用数字随机表对患者进行分组,即参照组与观察组,例数均为25例。参照组中男女例数之比为14:11,年龄均数为(41.34±2.19)岁,其中临时置管患者17例,长期置管患者8例;观察组中男女例数之比为15:10,年龄均数为(42.23±2.54)岁,其中临时置管患者16例,长期置管患者9例。

1.2 方法 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案,包含健康指导、病房管理、运动指导等。观察组应用细节护理模式。细节护理模式:

(1)环境护理:确保病房环境清洁,定期开窗通风,同时应对病房的温度及湿度进行适当调节,使其维持在适宜范围内,以便为患者提供舒适、清洁的休养环境

(2)心理干预:相关护理人员应时刻关注患者心理情绪的变化情况,以便及时开展心理干预及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焦躁、恐惧等负性情绪,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配合度,确保治疗及护理过程能够顺利开展

(3)健康宣教:通过讲座、座谈会等形式对患者开展血液透析治疗相关知识的普及工作,以便提升患者对血液透析治疗的认知水平

(4)饮食干预:依据患者的饮食习惯及病情进展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膳食食谱,并对患者的进食情况进行监督,以便确保患者的进食过程完全遵循饮食食谱。提醒患者尽量多摄入低盐、低脂、高蛋白类食物以及鲜果时蔬

(5)护理操作舒适护理:对患者实施相关检查处理时,应尽量轻柔,以便削减患者的疼痛感;穿刺处理时,应尽量轻柔,以免弄痛患者或者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损伤。进行护理干预时,相关护理人员应尽可能多地与患者展开交流,耐心询问患者的感受及操作过程中的舒适度,并及时对相关操作进行调整

(6)康复训练: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训练方案,运动应以有氧运动为主,同时需要提醒患者坚持每天锻炼。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及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程度。护理服务满意程度: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分析软件选用SPSS20.0,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数据的表现形式为x±s;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数据的表现形式为率。P<0.05认定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情况对照 参照组中有5例患者发生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即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为20.00%,观察组中仅存在1例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患者,即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为4.00%。相较于参照组,观察组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

2.2 两组的护理服务满意程度对照 与参照组相比较,观察组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提升(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的护理服务满意程度对照 [ 例数(%)]

组别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参照组(n=25) 12(48.00) 9(36.00) 4(16.00) 21(84.00)

观察组(n=25) 14(56.00) 10(40.00) 1(4.00) 24(96.00)

3 讨论

感染是血液滤过导管发生的主要并发症,而感染包括导管出口皮肤感染与导管相关感染,是由于环境污染或无菌操作不严格等因素导致。导管经常使用时,导管开口反复暴露,导管入口容易受到环境中物品和空气的污染;插管操作的熟练程度也与感染有关;导管直接接触或细菌的烟雾样作用,导管内壁细菌定植而导致导管感染;置管困难,体表定位盲穿,操作者技能生疏,操作时间过长等均可增加导管穿刺点局部感染的发生率。细节护理模式的涵盖范围十分广泛,其护理内容包含环境护理、心理干预、健康宣教、饮食干预、护理操作舒适护理及康复训练等。在血液透析置管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细节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时,将综合考量患者的身体条件、病情的发展轨迹等因素,并制定针对性、全面性、高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以便改善患者的临床表征,降低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从而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本次研究发现,进行干预后,相较于参照组,观察组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降低;观察组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提升。

综上所述,在血液透析置管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细节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可有效降低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同时有助于创建良好、和谐的医患关系。

参考文献

[1]梁淑琴.循证护理模式在预防血液透析深静脉留置导管相关并发症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8,25(12):176-178.

[2]黄颖婷.血液透析留置导管护理风险的相关因素及风险管理的策略[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15):153-154.

[3]林华,连家红,吴怡苗,等.循证护理在血液透析长期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9,16(10):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