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建设的张掖经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5
/ 2

特色小镇建设的张掖经验

刘岩

张掖市委党校(张掖行政学院)

关键词:特色小镇 张掖 实践经验

摘要:近年来,张掖市利用国家鼓励支持特色小镇发展的政策利好,紧密联系乡村振兴,立足自身丰富的文旅资源,在建设特色小镇的参与主体、投资运营、产业支撑、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探索实践出了可供借鉴的一些经验做法。


截止2021年7月,张掖市已建的特色小镇有17家:临泽县七彩镇、丹霞口镇;甘州区屋兰古镇、喀尔喀小镇;民乐县马蹄小镇;山丹李桥镇高庙民俗特色小镇;肃南康乐旅游小镇等。运营良好的有屋兰古镇,七彩镇、丹霞小镇、平山湖喀尔喀小镇等。在这些特色小镇的建设过程中,探索形成了张掖市特色小镇建设的实践经验。

一、公司化运作,投资主体多元

几个运营的特色小镇都是采取公司化运作,无论是资金筹集还是项目运营,由公司进行规范化经营,避免了资金风险和小镇项目建设决策经营的一言堂。同时小镇建设、运营的资金来源由多方投资,政府、集体、村民、个体、私人企业主等都有比例不同的投资。基本上走的是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运营模式,盘活了各方资本,调动各方了参与小镇经营的积极性。

比如,七彩镇。

一是树立了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商业运营模式典范。政府主导就是政府做规划、出政策,由政府的平台企业率先投资建设引领;企业主体就是用各种政策吸引激发企业或有实力的个人参与七彩镇的建设;社会参与就是通过各种方式,集合社会资源共同运营七彩镇。

二是开创了招商引资的成功典范。旅游开发建设,关键是资金。七彩镇建设项目搭建起了一个吸引社会资金投入的大平台,并形成了良好的市场运作机制,激发了广大投资者的投资热情和建设积极性。随着丹霞景区的火爆和七彩镇的建设,酒店、餐馆、客栈已从最初的低标准,提升到现在的高标准设计建设,并在不断提标升级。

三是开创了社会、政府各个部门和景区周边群众共同协作培育大景区的典范。丹霞大景区是全省确定的十九个大景区之一,景区建设既需要政府部门的积极作为,也需要周边群众的广泛参与,七彩镇的建设化解了丹霞景区开发建设中的诸多矛盾,使周边群众积极参与进来,开创了新的投资、创业和增收渠道。

二、大景区支撑,文旅结合、农旅结合、业态多样,发挥特色产业的支柱作用

张掖的特色小镇大多数是依托大景区,按照文旅结合、农旅结合、业态多样的思路建设的。如七彩镇、丹霞小镇都是依托张掖丹霞来经营,屋兰古镇是依托屋兰古镇文化旅游综合大景区来运营。大体是产业,是特色小镇存在的最强基因。特色小镇的“特”最主要的是体现在支撑特色小镇可持续运营的特色产业上。要充分利用政策扶持,多渠道引进资金项目,强化特色产业的发展,夯实特色小镇的经济基础。只要有了特色产业,就业就有岗位,创业就有空间,发展就有前景,就能更好实现经济繁荣发展、群众安居乐业。

一是树立产业立镇意识。

通过发展特色产业,能够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形成区域化、专业化生产,以特色产业来提高特色小镇的综合竞争力。屋兰古镇主打文化牌,借助黄河灯阵、实景剧《张国臂掖》演出,同时、兼具旅游、休闲观光、宫灯制作、民俗体验等业态。

二是选择和培植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

屋兰古镇主导产业是旅游业、灯彩制造业、餐饮业、非遗文化保护传承展示。平山湖借助大峡谷建设喀尔喀小镇,因为这里是甘州区唯一的蒙古族自治乡,主打蒙古族的餐饮、服饰、蒙古族歌舞为主。

三是发挥龙头企业作用。

屋兰古镇有张掖金正源旅游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入股运作经营,先后投入资金5个多亿,最近,张掖金正源旅游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与陕西袁家村惟德乡村旅游咨询有限公司签订的张掖屋兰古镇陕西袁家村战略合作项目,总投资9.2亿元,主要通过双方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建设张掖市屋兰古镇文化旅游综合体大景区项目。龙头企业不断推动特色产业结构升级。

七彩镇由张掖市山水文化旅游公司在临泽县注册成立的张掖市七彩镇开发建设有限公司进行公司化运作,总投资15亿元。

丹霞小镇。2015年,南台村将景区内属于村集体的820亩土地入股张掖丹霞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用于景区服务设施建设,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旅游开发经营。该村193户农户通过众筹入股的形式成立了“河西印象”文化旅游股份公司,来具体经营小镇。

三、紧密结合乡村振兴战略20字要求

张掖市在全省率先启动实施以“两带四区四线”为重点的乡村振兴示范建设,带动全市乡村振兴由典型示范向整体推进、全域拓展提升。2019年、2020年,张掖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考核位列全省第一。

在借助特色小镇建设 推进乡村振兴的实施,张掖有自己的独特路径。

就产业兴旺目标来说,以文旅产业为主,带动餐饮业、休闲观光、民俗体验等多业态产业链,以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提升为特色小镇建设的要求。大型实景剧演出,如《回到张掖》、《张国臂掖》等的演出,增强了村民之间、家人之间的交流沟通,剧情本身也感化教育村民保家卫国、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同时,村民的增收渠道扩大了,有土地流转费收入;有在小镇劳务务工收入(保洁、保安、绿化、做工等);有餐饮业、民俗体验等有经营性收入。

通过特色小镇建设,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生产转型,身份转变、角色改变,特色小镇成为宜业的地方。通过特色小镇文化建设,乡风文明得以张扬,文明素质提升。特色小镇建设实现产业培育、乡村旅游、人居环境改善有机结合,实现了乡村振兴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双赢。

四、紧密结合农村“三变”改革

围绕盘活农村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等资源要素,采取存量折股,增量配股,土地入股等形式,推进集体资产入股,盘活集体农场、林场、荒滩等集体资源,引导农民以土地入股形式加入开发建设特色小镇的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推动农村资产股份化,土地股权化,资源资本化。肃南县白银乡紧紧依托邻近七彩丹霞、冰沟丹霞、康乐草原、外星谷等旅游景区区位优势,积极探索“三变”改革实现途径,稳妥推进农牧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盘点清查各村集体资产资源,盘活闲置林地资源,利用村集体资金50万元,争取政府投资100万元,引导村民以土地、苗木等实物和劳动力入股,建设白银村烧烤自驾游营地。该营地以休闲康养、田园观光、农事体验为主题,配套建设垂钓休闲区、游客接待中心、茅草亭、凉亭、蒙古包、露营基地、游步道、采摘园区等设施。营地建成后将由村集体负责经营,做好项目包装,宣传推介等工作,进一步将该营地打造成为集烧烤、露营、采摘、垂钓为一体的游客休憩场所,充分带动消费,进一步增加群众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助推乡村振兴。

五、推动区域旅游资源联合开发。

张掖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生态文化,加上融塞上江南与西北风光为一体的自然景观,汉、蒙、回、藏等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1936年西路军血战祁连的红色文化等,为张掖的文化旅游产业、红色革命教育提供了有力支撑。对内“七彩丹霞、湿地之城、裕固家园、戈壁水乡”成为张掖旅游的整体形象。同时,市委市政府积极推动区域旅游资源联合开发,南与青海祁连、门源县的生态旅游相结盟,北与内蒙古阿右旗沙漠旅游相联合,东西与丝绸之路文化旅游相衔接,打造区域旅游精品线路。内建外联的发展战略使特色小镇与文化旅游紧密衔接,特色小镇有更强的生命力。

作者简介

刘岩,张掖市委党校(张掖行政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党史党建、农村工作等理论研究与教学工作。

联系方式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滨河新区中和园 邮编:734000 电话:19909366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