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治疗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1
/ 2

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治疗进展

武丽娜 阎博华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32

摘要:与帕金森病有关的神经精神症状、睡眠障碍、感觉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统称为帕金森病的非运动症状。相比于运动症状而言,非运动症状因无明确的诊断价值而容易被人忽视。而实际上,帕金森病的非运动症状不但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具有较大的治疗难度,因此,非运动症状的早期识别及治疗对改善帕金森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关键词: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治疗进展

帕金森病是一种好发于中老年人的慢性进展性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帕金森病的患病率也逐渐升高,其高致残率和低致死率严重增加照料者和社会的负担。帕金森病的临床症状主要分为两大类,即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表明,非运动症状贯穿在整个疾病进展过程中,可以出现在疾病的早中晚各个时期。

1.PD非运动症状的临床表现

情绪障碍可表现为焦虑或抑郁、情感淡漠、痴呆等。帕金森病最常见的情绪障碍是焦虑,约有三分之二的患者会发生。而抑郁通常会因为患者面部表情减少或精神运动迟缓而漏诊。帕金森病患者的痴呆主要表现为决策、执行、视觉空间和记忆提取障碍。帕金森病患者罹患痴呆的风险较不患有帕金森病的人群高6倍,早发性痴呆的发生多与帕金森病相关,超过一半的帕金森病患者会在确诊的12年内确诊痴呆。

帕金森病患者最常发生的睡眠障碍是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另外还有不宁腿综合征、失眠、周期性肢体运动、睡眠呼吸障碍等。帕金森病睡眠量表可以可靠且有效的评定帕金森病病患者的睡眠障碍。

感觉障碍主要表现为嗅觉障碍、视觉异常及疼痛。帕金森病患者的嗅觉障碍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导致的,而不是因为嗅觉上皮的受损。

PD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可以表现在各个系统,包括有胃肠功能症状、心血管调节功能减退、泌尿道症状、体温调节异常等。且患者的功能障碍严重程度和患者的年龄及多巴胺用量呈正相关关系。胃肠功能障碍可表现为便秘、吞咽困难及口角流涎。大部分的帕金森病患者在确诊之前都会有长时间持续的便秘症状,但极其容易被家属及医生忽略。孙百花等[1]的研究认为便秘会更加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心血管调节功能减退可表现为体位性低血压、卧位高血压、餐后低血压等,有的患者还会伴发有头昏、视物模糊、乏力甚至晕厥等症状。泌尿道症状可以表现为尿路梗阻症状,也可以表现为尿路刺激症状。体温调节异常主要是患者觉得头颈部汗出较多而下肢皮肤干燥,且对外界的温度变化更加不耐受等。

2.PD非运动症状的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朱玉娟等[2]的研究表明疏肝解郁的中药对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使得患者的负面情绪得到显著缓解并一定程度的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梁静波等[3]通过对46例帕金森病患者的疗效观察认为滋肾平颤方在用于治疗帕金森并的患者时,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运动障碍及非运动症状,同时能够减少左旋多巴的剂量,从而改善PD患者的生活质量。因为PD患者褪黑色的昼夜节律减弱,故适当的补充外源性褪黑素可能对患者的睡眠改善有一定的帮助,Dowling等[4]通过研究认为褪黑素治疗组能较对照组明显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3.PD非运动症状的非药物治疗

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 TMS)是一种非侵入性的脑刺激技术,其对多种与皮质及其通路有关的神经系统病理状态和疾病有显著的疗效。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rTMS对帕金森病的非运动症状有一定疗效。孙华等[5]的研究证实了rTMS可安全有效的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抑郁评分。Lanza等[6]通过研究证明低频和高频的rTMS均对PD不宁腿综合征的患者的睡眠障碍有一定的改善作用。Nardone R等[7]通过动物实验得出结论认为rTMS可以通过抑制交感神经系统来调控自主神经功能,从而控制患者的血压,而不是通过激活副交感神经系统来调节血压。许行飞等[8]的研究认为脑深部电刺激疗法可以在短期内改善患者的非运动症状,包括抑郁情绪、睡眠障碍、尿失禁、便秘等,但对患者的认知功能无明显改善。同时也有大量的研究表明针灸对帕金森病的非运动症状有一定的疗效。邓聪等[9]的研究认为温针灸百会、风府、脊中、悬枢、腰阳关等穴位可改善患者的嗅觉障碍。于楠楠[10]等应用浮针对帕金森病伴有疼痛的患者进行了为期2周的治疗,疗程结束后患者的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均有了明显的改善

参考文献

  1. 孙百花, 王涛, 乔晋. 帕金森病患者伴发便秘的临床特征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J]. 海南医学, 2021, 32( 2 ): 148-152.

  2. 朱玉娟, 韩克忠. 中药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临床观察[J]. 光明中医, 2021, 16.

  3. 梁静波, 王成贤, 宋洁, 等. 滋肾平颤方治疗帕金森病患者运动障碍及非运动症状46例疗效观察[J]. 湖南中医杂志, 2020, 36( 12 ): 33-34.

  4. Dowling GA, Mastick J, Colling E, et al. Melatonin for sleepdisturbances in Parkinson's disease[J]. Sleep Med, 2005, 6( 5 ): 459-466.

  5. 孙华, 王泽帅, 曾芳, 等. 重复经颅磁刺激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帕金森伴抑郁状态的疗效及机制研究[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9, 22( 16 ): 1819-1825.

  6. Giuseppe Lanza, Mariagiovanna Cantone, Debora Aricò, et al. Clinical and electrophysiological impact of repetitive low-frequency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on the sensory-motor network in patients with restless legs syndrome[J]. Therapeutic advances in neurological disorders, 2018, 11.

  7. Nardone R., Versace V., Sebastianelli L, et al.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and bladder function: a systematic review[J]. Clinical Neurophysiology, 2019, 130( 11 ): 2032-2037.

  8. 许行飞, 祖洁, 张伟, 等. 脑深部电刺激术对帕金森病患者非运动症状及生活质量的短期影响[J].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21, 34( 4 ): 264-267.

  9. 邓聪, 老锦雄, 李子勇. 督脉温针灸为主治疗帕金森病对运动功能和嗅觉障碍的影响[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8, 34( 5 ): 601-602.

  10. 于楠楠, 马琳, 毕海洋, 等. 浮针治疗帕金森病伴发四肢疼痛临床研究[J]. 针灸临床杂志, 2020, 36( 1 ): 37-40.

基金项目: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科研能力提升“百人计划”(21-Y21,20-Q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