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保健临床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9
/ 2

儿童保健临床研究进展

郭金刚

黑河市妇幼保健所 黑龙江 黑河 1643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以及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人们对保健的服务及需求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儿童保健医疗服务是保健服务中至关重要的内容,而随着保健服务需求及利用的不断拓展,儿童保健医疗服务的内容也有一定的拓展,新知识、新的服务理念以及新技术的不断引入,让儿童保健临床研究有新的进展。

【关键词】儿童保健;生长发育;研究进展

近年来,我国儿童保健医学实现了质的发展,各地儿童保健医学发展非常迅速,这一定程度上与社会日益增长的需求密切相关,也和国家的政策推动及促进密切相关。儿童健康是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资源,也是用来衡量国家及社会全面发展非常重要的指标,而儿童保健在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以及维护儿童健康及生命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儿童保健学科的研究最重要的目的是建立及促进儿童的健康发育及成长,并且尽可能的消除不良因素的影响,要提高对儿童保健临床研究的重视度,促进儿童保健临床研究的顺利进展。

1.儿童保健的相关概述

儿童保健主要是指对儿童实施整体、全面以及持续性的健康管理,随着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行业理念的不断转变,儿童保健概念也有非常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保护以及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及适应社会能力的全面发展方面。儿童保健要始终围绕儿童健康发展进行,要重视以家庭为单位,为儿童健康发展及成长提供以需求为导向的综合连续性服务[1]。儿童保健最重要的任务是对儿童疾病进行早期预警及管理,重视对儿童的生长发育进行监测,加强儿童的喂养指导、伤害保护以及健康教育.

2.儿童保健的临床研究进展分析

2.1发育和行为的关系

关于儿童发育和行为的问题中,在全国各地发表的文献以及研究课题中多注重多动障碍、孤独症以及睡眠障碍的研究。多动障碍在学龄期儿童的发病率在5%左右,多动障碍会对学龄期儿童的身心健康以及学习成长有直接影响,所以多动障碍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难点,如何对儿童多动障碍进行干预及治疗是现阶段世界范围内儿童精神卫生领域关注的重点所在,但因为这种疾病的病因尚不明确,所以对多动障碍的临床诊断及治疗带来一定的挑战及压力[2]。现阶段关于儿童多动障碍研究的文献总体数量和科研仍然比较少,而科研的课题仍然是关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抽动障碍共病患儿心理社会因素的相关性研究”;孤独症是在儿童广泛性发育过程中非常常见的亚型,孤独症最基本的临床特征是不同程度的社会交往障碍、语言发育障碍以及兴趣范围狭窄与刻板行为方式,现阶段的临床研究中儿童孤独症的病因尚未明确,在儿童孤独症的诊治过程中并没有特效药物进行治疗,仍然是以综合性的教育及行为训练为主,以便让儿童孤独症症状能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国内关于儿童孤独症障碍的研究有孤独症障碍儿童早期的诊断、综合干预以及脑机制的研究,以及学龄孤独症儿童面孔表情认知事件相关电位研究等[2]。儿童孤独症需要及时有效的医疗诊断,关注儿童孤独症的康复状况,加强对家长的引导,进而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睡眠障碍主要是指在睡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状况影响到儿童睡眠的异常表现,主要有睡眠失调、病态睡眠以及异态睡眠等类型,儿童睡眠障碍和遗传、疾病、维持因素、儿童性格睡眠习惯、环境因素以及教养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有关调查研究表明,儿童障碍对儿童的神经心理以及认知影响非常明显,最重要的表现是儿童睡眠障碍会影响儿童的注意力与记忆力,会引发儿童的多动、行为障碍以及情绪问题[4]

2.2高危儿管理

高危儿主要是指母亲妊娠期、分娩期新生期以及婴儿时期,存在对儿童生长发育以及机体功能有各种危险因素的特殊群体,主要有早产儿、宫内缺氧、窒息、营养不良,低出生体重、低血糖以及高胆红素血症等各种原因引发的脑损伤,进而造成远期智力低下以及脑瘫的后遗症,现代化医学技术非常注重提升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建立及发展,进而会让围生期高危新生儿的成活率不断提升,但是成活的高危儿会伴随各种不同程度的近远期后遗症,比如患儿精神运动发育障碍、听觉或视觉缺损以及注意力缺乏社交障碍等,要重视加强对高危儿的管理研究,并且更好的进行动态监测及改善预后,目前关于高危儿童早期干预的系统管理以及实际的运作模式研究仍然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我国越来越重视对高危儿监测的方法及管理的研究,并且非常关注孕产期危险因素、高危儿的体格生长发育、早期干预模式的建立等内容[5]

2.3中医儿童保健

中医中医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认识生命、维护健康以及防治疾病的文化精髓所在,其在养护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保健有着非常独特的见解。明·万全尤善儿科以及养生,其会按照小儿养育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的进行护养,中医的发展对儿科护理的形成以及发展有非常大的贡献,中医保健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发育

[6]。中医儿童保健最主要的是引导家长进行儿童穴位的按揉,加强对儿童的中医饮食起居指导,穴位按揉要选择使用保健穴及针对儿童脏腑功能不够完善的特点进行,要重视调整阴阳以及调和脏腑,进而达到消积食的目的。要重视通过中医调理患儿的脾和胃,以促进儿童胃肠蠕动能力的提升,增强儿童的消化能力,并改善营养不足的问题。另外,要重视按揉常用的保健要穴,重视通过补肺益气达到提升儿童免疫力及抗病能力的效果。四神聪穴位在督脉以及膀胱经循行线上,对其进行按揉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睡眠,能够增强及提升儿童的免疫力[7]

3.展望

儿童保健学科会涉及到预防儿科学、社会儿科学、临床儿科学以及发育儿科学等诸多学科的内容和知识,由于儿童时期的健康状况会直接影响到儿童的生长发育及健康,对儿童的整体、全面以及持续性的发展有直接影响,所以要加强儿童保健的研究,促进以及有效保障儿童身心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梁颖. 儿童发育性协调障碍的研究进展[J]. 中国医刊, 2019, 054(008):840-843.

[2]周玉楠, 赵宏博, 姜志梅.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常见共患病研究进展[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0, v.28;No.215(05):73-76.

[3]葛飞飞, 张迪, 姚惠玲,等. 儿童睡眠障碍性疾病的研究进展[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0, v.28;No.212(02):55-56+104.

[4]冯围围, 张彤. 儿童睡眠评估方法研究进展[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0, v.28;No.214(04):81-83+92.

[5]聂银月, 郭津. 引导式教育在儿童康复中的应用进展[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9, v.27;No.206(08):48-50.

[6]王俊花. 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在0~3岁儿童保健中的应用效果[J]. 光明中医, 2019, 034(008):1151-1153.

[7]黄子娟. 中医体质辨识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思考[J]. 健康之友, 2019, 000(003):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