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型肺癌X线胸片与CT的诊断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2
/ 2

中央型肺癌 X线胸片与 CT的诊断效果分析

吴龙刚

黑龙江农垦牡丹江管理局中心医院 158300


摘要:目的:分析中央型肺癌X线胸片与CT的诊断效果。方法:中央型肺癌患者随机取样67例(收治时间为2019.10-2020.09),等差数列法分组,行CT扫描和X线胸片检测,对比分析诊断效果、中央型肺癌检出率。结果:CT 扫描误诊占比1.49%(1/67),漏诊占比10.45%(7/67),皆比X 线扫描占比低,确诊者有88.06%(59/67),比X 线扫描70.15%(47/67)占比高,同时,CT 扫描可检出76.12%(51/67)支气管腔内肿块,55.22%(37/67)综合淋巴结肿大,82.90%(55/67)肺门区肿块,比X 线扫描占比高,P<0.05。结论:中央型肺癌诊断中,CT扫描相较于X线胸片应用效果更优,诊断准确性更高,可切实提升诊断结果参考价值,值得推广。

关键词:诊断效果;CT扫描;X线胸片;中央型肺癌

中央型肺癌临床表现一般以咯血、发热、胸痛为主,少数严重者可存在肺不张、阻塞性肺炎等情况,继而明显增加临床治疗难度。由于此疾病早期症状并不典型,故而易造成误诊和漏诊情形,导致部分患者在疾病晚期时确诊,这不仅对患者生命质量和身心健康产生了严重威胁性,还增加了病死风险。鉴于此,本文重点分析阐述了中央型肺癌诊断中X线胸片与CT扫描的应用效果,以期提升早期诊断准确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中央型肺癌患者随机取样67例(收治时间为2019.10-2020.12),患者体质量46.02至71.87kg,平均(59.03±10.41)kg,有0.7至3年病程,平均(1.79±0.43)年,年龄51至79岁,平均(65.82±10.01)岁,(P>0.05)。排除指标:(1)存在沟通、认知障碍,精神异常者;(2)中途退出,配合度、依从性极差者;(3)碘剂过敏者;(4)月经、哺乳、妊娠期患者。入组指标:符合病理组织诊断标准,签署知情同意书、临床资料完整的中央型肺癌患者。

1.2方法

1.2.1 CT扫描:使用飞利浦 Ingenuity Core128 层螺旋 CT 机进行扫描检查,调节相关参数,管电流120 mA、管电压 120 kV、层距10 mm、层厚为 5 mm,螺距为1.0~1.5 mm,扫描时间5s,指导患者屏气,取仰卧位,并由肺尖至肺底部实施扫描检测操作。在此基础上,向肘静脉注碘普罗胺( 剂量:1.2 ml/kg,注射速度保持在 3.0至3.5 ml/s即可),进行增强扫描 ,重建层厚5cm,结束扫描检测。

1.2.2 X线检查:指导患者去除金属物品,屏气、站立状态下使用利浦单板数字化 X 线摄影对其进行前斜位、左侧位、正位摄片,结束扫描检测。

1.3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误诊、漏诊、确诊例数,由经验丰富医师(5年以上工作经历)阅片,分析总结检测资料,比较两组支气管腔内肿块、综合淋巴结肿大、肺门区肿块的检出状况。

1.4统计学分析

资料分析用SPSS21.0,计量(61727ef9cad44_html_5439e398700c5771.gif )、计数(%)资料以t、X2检验,P<0.05。

2.结果

2.1检出率对比

由表1得:CT 扫描误诊占比1.49%(1/67),漏诊占比10.45%(7/67),皆比X 线扫描占比低,确诊者有88.06%(59/67),比X 线扫描70.15%(47/67)占比高,P<0.05。

表1 检出率 n(%)

组别

例数

误诊例数

漏诊例数

确诊例数

CT 扫描

67

1(1.49)

7(10.45)

59(88.06)

X 线扫描

67

7(10.45)

13(19.40)

47(70.15)

X2

-

4.786

4.252

6.501

P

-

0.029

0.039

0.011

2.2检测结果

由表2得:CT 扫描可检出76.12%(51/67)支气管腔内肿块,55.22%(37/67)综合淋巴结肿大,82.90%(55/67)肺门区肿块,分别比X 线扫描49.25%(33/67)、35.82%(24/67)、50.75%(34/67)的占比高,P<0.05。

表2 检测结果 n(%)

组别

例数

支气管腔内肿块

综合淋巴结肿大

肺门区肿块

CT 扫描

67

51(76.12)

37(55.22)

55(82.90)

X 线扫描

67

33(49.25)

24(35.82)

34(50.75)

X2

-

10.337

5.086

14.755

P

-

0.001

0.024

0.000

3.讨论

中央型肺癌特点一般以上段支气管黏膜病变为主,包含管内、管外、管壁生长三种情形[1],可引起支气管管腔狭窄、支气管阻塞等状况,若不及时采取救治措施,就会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威胁。但此疾病早期诊断具有一定难度,发病特征不显著,易存在漏诊、误诊问题继而延误治疗时机,对于此,武国军[2]则通过研究证实: CT 扫描分辨率、准确率优于X线胸片检查,其检测更具参考价值。

此次研究中,CT 扫描诊断准确性优于X线胸片,且确诊率更高,误诊率、漏诊率比X线胸片检测要低,对比诊断效果:X 线检查操作简单,诊断费用较低,在中央型肺癌诊断中,可出现斑块或条索状阴影,支气管壁不规则增厚,肺部纹理稀疏,肺门部位可见不规则肿块及结节,局部病灶为毛刺状或分叶状,边缘相对清晰,可良好反映大致病变位置及肿瘤部位,但整体图像质量欠佳,易受呼吸伪影影响,疾病难以得到准确判断。CT 检查则可弥补上述不足,具有分辨率高的应用优势,对细微结构具有良好辨识度,可快速获得胸腔数据,避免层面遗漏及伪影情况,图像质量更优[3],借助三维图像能够更直观的观测病灶,诊断效果更优,辅助分期诊断,精准判断病情状况及病变范围,有效区分病灶良恶性质,切实提升诊断准确度。

综上所述,中央型肺癌诊断中,CT扫描相较于X线胸片应用效果更优,诊断准确性更高,可切实提升诊断结果参考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郑东明,李昌利,林振东,等.X线与CT在中央型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医用影像学,2020,29(07):1247-1249+1261.

[2]武国军.X线胸片和CT扫描在中央型肺癌诊断中的应用对比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2(01):13-14.

[3]谢军利.用X线胸片检查和CT检查对中央型肺癌患者进行诊断的效果对比[J].当代医药论丛,2018,14(21):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