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如何应用中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1
/ 1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如何应用中医

周岐云

乐山骨科医院 四川乐山 614000

膝关节骨关节炎是一种慢性退行性关节疾病,对人们的生活质量有着严重的影响。患者多会出现膝关节疼痛、僵硬、活动受限等表现。发病率中60岁老年人较为常见。本病临床发病率居高不下,随着年龄不断增长发病率逐渐增加。根据临床相关数据统计发现,在大多数中老年患者中,有一部分患者有一定程度的骨性关节炎。目前,西医对该病缺乏非常有效的治疗,主要药物只能短期缓解疼痛。而使用中药不但可以减轻或消除疼痛、改善关节功能、避免或减少畸形、减低疾病恶化的风险,而且有助于修复受损的关节。

一、辨证论治:以病证相结合,灵活治疗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基本方法,“病”是反映在疾病全过程中的主要矛盾。中医中的“证”是指疾病在发展过程中所表现的症状。因此,对“病”的鉴定是从全过程出发,具有特殊性的了解疾病的本质。辨“证”是在疾病的某一个阶段,“证”的病理性质和发病部位。在疾病诊断中,辨证和辨病结合起来,才能发挥疾病诊断诊治的作用。在辨病论治的基础上辨证论治,既能把握当前疾病的主要矛盾,又能把握疾病的基本矛盾,从而在治疗过程中做到精准立法、灵活治疗。

我们认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属于本虚标实,以肝肾亏虚为本,以经络梗阻为标,以风、寒、湿侵入为诱导因素。治疗从虚入手,以补肝强肾、活血化瘀为主要原则。结合外感病的不同时期和不同性质,采用相应的祛风、祛寒、祛湿、清热、祛痰、活血等方法。“病”与“证”相结合,诊断准确,立法合理,处方有效,治疗灵活,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二、临证用药:要标本兼治、攻补兼施、内外结合 

根据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这虚到实的特点,治疗应以滋补肝肾为主的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淫羊藿、枸杞、寄生、牛膝、狗脊、干芍、地黄等,并结合具体症状,分别具有相应的功能,除湿、清寒、清热、化痰、活血化瘀等药物治疗,轻叩补,要补一段时间,即可收获较好的治疗效果。

同时,在辨证内治的基础上,外用风寒阻络、痰瘀温寒、活血通络中药热敷散,疗效倍增。

三、治疗方法:采用多种手段联合治疗,同时要注意个性化

治疗膝骨关节炎,在辨证治疗的基础上,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身体状况、病程、疼痛程度、关节退变程度等,采用不同的药物和具体的治疗方案。例如部分患者处于急性期,关节肿胀、发热、关节积液。长期关节积液对疾病有一定的影响,需要先抽出关节积液。一些疾病病程时间长、关节有不同程度畸形、功能活动受到限制者,首先予以补益肝肾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辅以温经通络的药物进行外敷治疗,配合一定的手法按摩,可以改善局部组织缺血状态、有效促进局部感染性物质的吸收,改善膝关节的畸形。对于一些痛点固定、肿胀、关节挛缩的患者,小针刀治疗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通过经络,消除粘连,改善关节功能。

推拿疗法能改善局部组织血供,促进局部炎症物质吸收,促进软骨代谢,缓解肌肉、关节囊等组织痉挛,纠正膝关节解剖结构异常,是中医外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重要手段。手法的治疗效果有时候会比药物疗效更好。综上,主要手法有按压痛点、放松膝关节周围软组织、提起揉骨、伸展关节等。简易手法治疗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具有疼痛少、副作用少、成本低、易于推广、易于患者接受等优点。

四、治疗时机:治疗宜早,疗程宜长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功能退化,关节退行性变会越来越严重。退行性变越严重,治疗就越困难,许多患者最终需要进行关节置换。因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早期防治对预后有一定的影响。早期用药可有效干预关节退行性变,减少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里这样说到,“圣人不会去等疾病已经出现了再去诊治,而是在疾病还没有发生就去治疗,如同不是等到动乱已经发生了再去处理,而是在乱事在还没有出现前就去处理。如果疾病已出现,再去想方设法治疗,乱子已经出现,再去想办法治理,那就等同于口渴想到挖井,战乱发生了再去制造兵器,那不是太晚了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慢性、进行性和复杂性特点决定了其治疗也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过程。

五、调护特点:要动静结合,筋骨并重

很多患者认为,患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时应该积极行走和锻炼,这样可以改善关节活动受限的程度。也有人认为,每天长距离步行可以消除骨刺。临床通过大量数据研究发现,通过每天步行30分钟以上,甚至每天步行2小时,走20公里多公里路这种锻炼方法是错误的,因为膝关节骨关节炎本身就是一种退行性疾病,发病原因就是因为劳损。长期过度行走会加重骨骼的退行性增生、关节软骨的磨损、滑膜的炎症等病理变化。正因如此,《素问.宣明五气篇》中才会有“走远伤肌,站久伤骨”的说法。

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急性期,关节肿胀疼痛,不宜屈伸,此时应注意休息,以减少滑膜渗出,防止病情恶化。在慢性阶段,可以适当的运动,不需要或减少关节的重量,如游泳,骑自行车和拳击。同时要加强营养,多喝钙质含量高的牛奶,多晒太阳预防骨质疏松,做到静与动相结合,骨骼肌肉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