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中生态城市规划思路与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19
/ 2

城市规划中生态城市规划思路与方法

李洪瑞

平度市城乡规划中心 2667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现代城市的发展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代城市的建设不仅需要考虑到发展的速度,还需要考虑到环境的承载能力,将提升环境的承载能力,作为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此发展趋势下,生态城市的发展理念被提出,该理念基于现代城市的发展趋势,以提升城市环境的承载能力作为城市发展的出发点,符合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本文从生态城市的相关概念出发,探讨生态城市建设的思路以及途径,希望该研究能够提升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关键词:生态城市:规划;设施设置

1生态城市的概念以及建设要点

1.1生态城市的概念

建设生态城市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对城市的规划以及管理,从系统性的思维出发,充分发挥城市绿地城市水汽以及城市建筑对于雨水的吸纳以及缓释作用,确保能够充分地进行水资源的滞留,以此来加强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及开发,从而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生态建设应统筹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及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其中低影响开发指在场地开发过程中采用源头、分散式措施维持场地开发前的水文特征。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可以通过对雨水的渗透、储存、调节、转输与截污净化等功能,有效控制径流总量、径流峰值和径流污染。其核心是维持场地开发前后水文特征不变,包括径流总量、峰值流量、峰现时间等。

1.2生态城市建设要点

我国在以往的城镇雨水排水工程中主要以排放为主,基本上没有考虑雨水的利用。大量雨水通过管道直接排入水体,这对于中国这个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来说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同时也造成了初期雨水对水体的污染。

生态城市建设理念则是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通过生态城市的建设,理想状态下开发建设后径流排放量,应接近于开发建设前自然地貌时的径流排放量。

2生态城市规划总体思路

从现代城市发展建设的趋势上来看,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已经成为城市发展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目前城市建设面临着城市发展与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城市的发展可能对城市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另一方面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又需要良好稳定的城市生态环境,在这种发展形势下,生态城市理论可以为城市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指导,在城市的建筑的规划设计中,充分的应用生态城市理论,从城市生态的整体特征出发,以提升城市环境的承载能力为规划设计的目标,不断的对设计规划的方案进行优化,在有限的城市空间内,将城市建筑建设与城市绿化结合起来,能够在城市发展建设的同时,有效的对城市的生态环境进行建设,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水平,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3生态城市理念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分析

3.1生物滞留以及雨水设施设置

在雨水滞留的设计上,主要需要根据该路段绿化带的地形条件以及结构特征,对导流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确保雨水能够有效地深入地下。在这个过程中,首先根据雨水口的位置设置了明沟,明沟的主要作用是对雨水进行沉淀,而在明沟两侧需要对出水沟渠进行设置,出水沟渠的作用是配水,能够让雨水直接流向明沟。当进入到降水量较多的季节时,通过雨水口保证水体能够在绿化带中滞留。

针对水体净化的设计,主要需要进行种植土的铺设以及砾石层的设置,最后再进行渗透管的安装,确保雨水能够得到高效的净化利用。针对启运路工程的设计,为了保证相关路段具有良好的透水性以及雨水净化能力,进行了生物滞留设施的建设,根据雨水的不同用途以及实际施工条件,采取了渗透型,半渗透性,以及不渗透型三种生物滞留设施等有机结合。从渗透型生物滞留设施的设计上来看,主要需要在设施底部设置穿孔,排水管所处理的径流全部射入地下,这种设施一般适用于地下水位低、土壤渗透能力强的区域;半渗透型生物滞留设施内设置穿孔排水管,但排水管的位置在砾石排水层中间(池内有一定深度的贮水区),处理的径流一部分深入原位土壤中,一部分被排水管收集,适用于有一定渗透能力的区域;不渗透型生物滞留设施需要使用防渗膜或土壤渗透能力很低,穿孔排水管设置在砾石层底部,处理的径流全部进入排水管中,适用于离建筑物近或地下水位高的区域。

2.2对城市生态系统进行有优化改造

从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角度来看,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对现有城市生态系统的保护,对于已经遭受破坏的生态部分,需要做好人工干预,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城市生态系统的整体活力,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城市的生态系统往往会受各种人为因素的干扰破坏,如果借助自然的恢复能力,难以实现对生态系统的高效恢复。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从城市的生态特征出发,合理的应用人工方法对城市生态系统进行改造,促进城市生态系统能够高效恢复。此外,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过程中,还需要做好对生态景观的规划以及保护,重视新技术的应用,从而更好地促进城市的发展建设。

2.3重视应用自然资源

从城市的地理分布特点上来看,往往依山傍水而建,在建设生态城市的过程中,需要确保能够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以自然资源促进城市发展,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重视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区域的自然生态,在长期的颜面下形成了一定的自主调节能力,这种调节能力能够有效的改善环境。因此,在城市发展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以及自然资源本身的自然调节能力,在此基础上进行城市的规划。需要注意的是,通过人工建设的方式来构建生态环境,虽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是对于生态系统的改善作用远远不及自然形成的生态环境,因此在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需要寻求自然环境本身与城市建设状况的结合点,合理的对生态资源进行开发应用。

参考文献:

[1]崔心红.建设城市湿地园林 增强城市生态韧性[J].园林,2021,38(08):1.

[2]陈启帆.城市绿地规划的生态建设探讨[J].江西建材,2021(07):238+240.

[3]党娇.绿色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理念及策略研究[J].居舍,2021(19):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