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思想

/ 2

中国共产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思想

时代价值探析


徐 洁

中共重庆市江北区委党校 重庆江北 400000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美好期待,历朝历代的思想家们都曾对小康社会做过许多设计,赋予小康思想不同的理论内涵,但最终没有找到实现小康社会会的正确路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以后,我国的小康社会思想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由此中国共产党将千年的小康梦想真正地付诸当代中国实践。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和人民在天安门城楼上向世界庄严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在这历史性的关键阶段,更加理性、深入地认识研究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挖掘中国共产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价值,将有利于我们把握中国新时代背景下社会主义新变化,更好地落实人民的根本利益, 接续推进共同富裕,推进实现百年以来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梦想,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一、中国共产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发展。中国共产党的小康社会思想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人民性原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执政理念上的发展,中国共产党的小康社会思想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具有一脉相承的与时俱进的适应性、开放包容性和以人为本的科学性。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深入了解人民群众内部的真实状况,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推翻三座大山,深受人民群众的拥护与爱戴;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总结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失去民心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出了一系列理论体系,推动了全面建设小康的到来; 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执政理念都是把人民群众放在核心位置; 胡锦涛同志的“科学发展观”以人民为中心,大力发展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推动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 2020 年全面建成的目标,并且为小康社会赋予了新时代的内涵,来不断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从小康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对于科学社会主义规律认识更加深入,敏锐把握我国国情的能力不断提升,对于国际形势研判更加成熟,这处处彰显了我们党作为一个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治国理政能力的提升,为世界人民追寻现代化的道路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锻造形成的“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必将激发新时代中国人民的精神追求,进一步照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增强我们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的决心和意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赋能铸魂。

二、中国共产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契合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实现小康一直是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目标,这展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宽裕、殷实的社会生活的不断追求,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使得人民这一理想得以实现。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小康社会作出了很多努力,从邓小平提出小康并建设小康社会到江泽民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胡锦涛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到习近平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路走来,中国共产党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出发,坚持以人为本,一心一意为人民谋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小康社会契合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使得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不断得以彰显。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进行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努力使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的群众路线。

三、中国共产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一种制度是否优越、有效,最终要靠实践来检验。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提出,到这一宏伟目标的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深刻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过程异常艰难,曾面临的形势异常艰巨,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异常复杂。为此,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一系列创造性的、有针对性的实践行动,而这些真抓实干的实践行动,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绽放的坚实土壤,系统完备、执行高效的制度优势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保驾护航。这些制度优势包括坚持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的制度优势、坚持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优势、坚持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的制度优势、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优势等,在众多的制度优势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是最大的政治制度优势。

四、中国共产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印证了反贫困实践中国方案的可行性。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意味着占世界人口近五分之一的中国全面消除了绝对贫困,提前 10 年实现《联合国 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创造了彪炳史册的减贫奇迹。遍观全球各国,鲜有哪个国家像今天的中国这样,能实现“一个不少”“一个不落”的全面福祉,能在如此辽阔的疆域上取得如此卓越的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充分彰显了中国道路解决世界性难题的制度价值、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能力,为加强全球有效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也为那些还在苦苦寻找消除贫困之道的国家和人民提供了有益经验。正因如此,这一盛举被国际社会评价为“规模宏大、意义重大的人类实践”“推动人类进步的伟大催化剂”

在具体的减贫实践中,我国形成了一套“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贫困识别机制,以“四个问题、五个一批、六个精准”为主的精准扶贫策略,扶智、扶志、扶制相结合的可持续贫困治理体系等等,重塑了长期依赖西方发展理论的减贫知识结构,有力冲击了传统国际减贫体系的权力分配,为人类摆脱贫困提供了多元化的路径选择,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向更为公正均衡的方向发展。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立志于中华民族的千秋伟业的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在开启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中,继续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锐意进取,乘势而上再出发、风雨无阻向前进,在新征程上铸就更加辉煌的伟业,书写更加壮丽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