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19
/ 2

基层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实践研究

张鹏飞

怀远县农机化技术推广中心 233400

摘要:近年我国农业的产业结构不断被优化和升级,农村经济得到飞速的发展,农机化发展也从单一走向多领域的机械化生产,并且在生产的各个阶段都已经落实了机械化的趋势,传统的农业已经不再适应如今人们对粮食和作物的需求,也正因为如此,机械化的农机作业才得到了逐渐的推广和发展,并且势不可挡,有颠覆传统农业的态势。并且,先进的农机势必需要专业的技术支持,因此,本文将针对基层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实践进行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基层;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实践研究

随着农机技术的推广,国家也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政策支持,比如,国家为农机购置设置了多项补贴,基层的农机推广部门也在大力配合国家的政策,为基层机械化农机的使用做出实际的推广工作,但与此同时,机械化农机的推广工作并非轻而易举,需要让农民从传统农作的观念转变态度,并且花费资金购买,同时花费时间学习技术都是目前面对的较大困难。因此,基层推广部门需要完善自身的服务体系,同时不断对农机设备进行升级和优化,不断提高和创新,才能保障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的进行。另外,基层推广工作人员的素质难以统一,整个技术推广工作的信息难以及时更新,也限制了工作的全面发展。

一、基层农机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传统推广体制与经济发展难以有效对应

目前,在基层的农机推广工作中,要确定示范和推广的区域,并且制定出科学有效的试验机制,将农机推广部门的主体地位呈现在农民面前,此举能有效推进全程机械化生产。自古以来,我国便是农业大国,不同地区的粮食生产实践不同,并且不同区域对机械化农机的接受度也不同。比如,较为成型的农机区域,其对机械化农机的推广接受度较高,而传统农作区域的接受度较弱,因此,在进行农机推广的工作中,应该更注重机械的实用性,从而避免农户浪费经济资源,进而保障农机推广的稳定有效发展。但此类农机对农机部门的依赖性较强,并不能进行大量的扩充和发展,因此,农机推广工作并不能有效转变。

(二)推广人员专业素质能力不足

从现阶段来看,基层农机的推广人员年龄偏老龄化,对创新的技术和知识储备不足,而补充进推广队伍的员工时间过晚,新老交替工作难以成行,并且,在基层的推广人员中,高知人员较少,推广能力弱,专业素质较低,这也导致农机的推广变缓,甚至在机构进行改革之后,大量推广人员对工作缺乏自信和积极,精力也并未完全放在农机推广工作之中。并且,农机推广部门大多属于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推广人员因为薪资有保障,对推广工作不重视,甚至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政府部门,而农机技术的培训活动却鲜有开展,推广人员的意识不足。并且在农机推广中,还需要进行相关知识的覆盖和交叉,这让原本就缺乏专业知识的推广人员更难以将工作全面展开,农机的推广和发展也因此受到较大的阻碍。

(三)农机推广观念与技术应用落后

对农民进行农机推广工作时,应该更注重农业生产的各项指标和要求,对不同阶段的机械化发展提供数据分析。但目前的粮食生产仅注重机械化的部分和产出之后的机械化作业,格局较小,从而忽视大农业的发展观念。比如农业工程机械化以及环保的机械化发展等,并且相关机构和组织对农机技术的意识较薄弱,让农机机械化发展受阻,相关农业从业人员的收入难以提升。因此,全面施行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必须要注重观念的更新,否则,便是“无功而返”。

二、基层农机推广工作问题解决措施探析

(一)政府部门要扩大农机化工作支持

最近这几年,政府非常重视三农的问题,因此,新农村的建设也成为国家发展的头等大事,设立了多项政策进行扶持,并要求政府对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的部门“开绿灯”。不过,想要解决如今农民的基本需求,仍然需要政府部门的通力配合,在农机推广工作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也要进行调整和个改革,不断适应变化的生产发展要求。同时,对于基层,相关部门应该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全面掌握农民的各项需求,并大力推广更为高效和科学的农机技术和农业机械。对当地农民的生产现状做深入分析,并将实用性更强的机械推荐给当地农民。另外,推广机构还可以开展相关的交流会,引导政府参与其中,不断发展农机,并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的经济效益做出更为重大的贡献,对于农机推广期间出现的问题和障碍,政府也可以进行搜集和反馈,及时为农民解决困难。

(二)激发推广人员积极性,提升专业人员素质

对各项规章制度,必须要妥善完成,同时要提升基层推广部的作用,并通过年度考核的方式推进工作,全面调动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保障工作的顺利完成,同时促使农机技术和信息能得到有效的流通。再者,管理人员也必须进行专业的培训和学习,不断强化业务人员的综合素质,选择更为有效的措施推广农机,让更多的农民能学习到先进的技术知识,在此基础上对农民作业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动力。

(三)建立农技推广信息网络,实现多样化推广

农机技术的推广观念是整个推广过程中极为关键的一环。只有观念更新,才能让知识和技术拥有成长的土壤,也才能保障农机化的有效安放,从而促使农机市场化。对于基层新农区域,推广部门更应该建立相应的示范区域,让农民在此区域中获取更多有效的信息,并对其产生认可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将新农业机械化的重要特征展示出来。并且,推广部门也可以配合互联网平台,去强化农机企业的发展,并掌握企业的最新动态。而多元化的信息平台能成为农机用户和推广机构以及政府、科研部门等的有效沟通途径,对于农机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能得到及时有效的了解和解决。例如,示范推广区域中,农机大户和科研人员必须做好带动作用,组织更多的农民进行学习,通过多方面的渠道去推广和创新,以备农机在将来依然可以保障农机推广的长久和持续。

结语:目前,农机推广工作处于突破和创新的境地,在实际工作中依然存在较多的难题。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和管理部门对其配以有效的策略和配合,不断激发推广人员的专业度和积极性,合理使用网络推广的方式,实现农机多样化,并且,政府的大力扶持必不可少,由此推动整个农机推广工作的全面开展。

参考文献

[1]王少华,韩波.加强基层农机技术推广的创新策略[J].乡村科技,2020,11(31):121-122.

[2]边红霞.新时代做好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的思考[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9(03):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