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夹板固定器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2
/ 2

小夹板固定器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观察

李纯刚

天全县中医医院,四川省雅安市, 625500




摘要:目的 分析胫腓骨骨折患者治疗时使用小夹板固定器的疗效。方法 在本院2020.4-2021.4期间选出82例胫腓骨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值表法将其分成2组。其对照组用石膏固定治疗,观察组使用小夹板固定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有效率,观察组92.68%高于对照组65.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胫腓骨骨折患者使用小夹板固定器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关键词:胫腓骨骨折;小夹板固定器;疗效

在临床上胫腓骨骨折属于常见的一种骨折,多是由打击、冲撞、压砸等直接暴力所引起的,轻者骨折部位会出现肿胀、疼痛,病情严重者骨折部位会出现畸形,甚至还会出现重叠移位样、成角移位样[1]。若不及时进行有效固定,不仅影响骨折端愈合,还会降低病人预后生活质量。基于此,本文将分析胫腓骨骨折患者使用小夹板固定器治疗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20.4-2021.4期间选出82例胫腓骨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值表法将其分成2组。其对照组内有男性19例,女性22例;年龄23-63岁,平均(38.28±1.82)岁;其中有闭合性骨折病人21例,开放性骨折病人20例。而观察组内有男性23例,女性18例;年龄22-65岁,平均(38.31±1.81)岁;其中有闭合性骨折病人17例,开放性骨折病人24例。对比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用石膏固定治疗,观察组使用小夹板固定器治疗,具体方式如下:

1.2.1常规治疗:使用2%的利多卡因对骨折部位进行麻醉,然后根据X光片的检查结果进行连续牵引治疗,期间调整病人的体位为仰卧位,膝关节保持45°弯曲,以便将骨膜调整到受力状态。

1.2.2石膏固定治疗方法:待患者骨折部位处于最佳复位效果后,使用石膏固定骨折部位,注意,石膏长度要比膝关节长20cm,且治疗期间还需密切监测骨折部位状况,若固定效果比较好,4周之后即可拆除石膏。

1.2.3小夹板固定器治疗方法:对于肿胀严重的胫腓骨骨折患者,需先进行活血祛瘀治疗,待其肿胀消退之后再使用小夹板固定器进行治疗,用螺栓连接内、外夹板,并将护套螺管旋入,但不旋紧。然后对患者骨折部位进行常规麻醉、消毒,从胫骨结节到胫骨下端,由外向内穿入直径适宜的克氏针,但注意,克氏针要在皮肤外保留适宜的长度,以1-1.5厘米为宜,过长部分要将其钳断。随之对骨折端旋转移位、成角、重叠等进行手法矫正,复位满意后,用软绷带进行缠绕,并旋紧螺栓,胶布封闭护套螺管外孔。

1.3观察指标

观察各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若患者对位、对线满意,局部没有叩痛与压痛、患肢没有短缩等现象,且膝关节受限小于15°、骨折成角小于5°、踝关节活动受限小于5°,则为治愈。若患者对位、对线尚可,骨折线比较模糊,且患肢成角小于15°、短缩长度在2厘米以内、踝关节活动受限角度在10°-15°之间、膝关节活动受限角度在30°-45°之间,则为好转。若患者骨折对线、对位没有愈合或者比较差,患肢短缩长度在3厘米以上,且踝关节活动受限角度大于15°、膝关节活动受限角度大于45°,而患肢无法负重,则为未愈。治愈率=(治愈例数+好转例数)/41*100%。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用SPSS24.0分析,计算资料用%表示,检验用X2值,若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有效率,观察组92.68%高于对照组65.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 分析各组患者治愈率 [n(%)]

组别

治愈

好转

未愈

治疗有效率

观察组(41)

29(70.73)

9(21.95)

3(7.32)

38(92.68)

对照组(41)

15(36.59)

12(29.27)

14(34.15)

27(65.85)

X2




8.9792

P




0.0027

3讨论

腓骨骨折属于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其一旦发生,血供就会受到影响,若不及时进行妥善治疗,其发生感染的风险较大,甚至还会引起骨不连现象,严重危及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腓骨发生骨折后常使用牵引、修复以及固定等方式进行治疗,其中牵引可纠正脱位、骨折导致的畸形,较利于伤口清理。但为了促进骨折端愈合、关节功能恢复,治疗中还需注重骨折端固定[2]。以往,临床上治疗腓骨骨折时常使用石膏固定,其具有较好的塑性,可根据病人骨折特点进行针对性调整,且固定效果良好。但若固定过紧,会引起患肢缺血,甚至还会引起肢体坏死[3]。且患肢肿胀消退后,固定的石膏易发生松动,进而增加了骨折再次移位风险。此外,石膏固定时会将膝关节、踝关节涵盖在内,相对的固定范围较大,会限制病人的早期活动,易增加其预后肢体肌肉萎缩发生风险。而用小夹板固定器治疗腓骨骨折,其固定范围比较小,不会制约到踝关节活动,便于患者的早期活动,有利于其骨折端愈合,且固定期间可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调整小夹板位置[4]。据本次试验数据显示,采取小夹板固定器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治愈率高达92.68%,比石膏固定治疗的效果要更好。说明小夹板固定器治疗方式对胫腓骨骨折患者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有利于其骨折端愈合。

综上叙述,胫腓骨骨折患者采取小夹板固定器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峰.跟骨牵引配合小夹板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临床观察[J].双足与保健,2017,26(14):13-14.

[2]英俊.蒙医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跟骨牵引治疗胫腓骨骨折35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7,23(10):6-7.

[3]麻海军.28例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在胫腓骨骨折中的应用体会[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18,{4}(07):86-87.

[4]汪洪斌.胫腓骨干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56):86+92.